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下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又具备哪些现实资源?如何实现跨文化对话交流?复旦大学教授张庆熊从生态学视角剖析中华文化的繁荣之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09月本书是根据我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乐黛云先生的讲座稿整理而成,是"跨文化方法论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七节,涵盖了作者对多元文化发展与跨文化对话、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在跨文化语境中发展,以及美国梦、中国梦、欧洲梦等多元文化建构的理解,表述了她对促进对话、避免对抗,塑造对宇宙、对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5月16日,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文化哲学论坛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2009中国文化哲学论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乐芳 《唯实》2004,(1):17-20
知识经济使文化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要规避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须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平等对话的建设性关系 ,追寻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整合 ,努力在文化的普遍价值与个性发展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就民族文化而言 ,其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现实选择是积极的自我扬弃 ;在中国 ,推进多语教育和跨文化教育是保护民族文化的可行举措。为了维护文化多样性 ,建立合理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言内与言外)、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张金秋  张蕾 《理论导报》2012,(11):47-4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同质论"、流行音乐文化"庸俗论"、流行音乐文化"市场支配论"问题从理性思辨的角度阐述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最后阐述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旨在丰富和完善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推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玥 《世纪桥》2012,(1):35-36
文化差异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无处不在,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为了帮助不同文化之间"对话"的正常进行,科学家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不同的文化维度理论。本文主要对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进行了介绍和解读,期待对预防文化休克和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莫凡  谭培文 《理论学刊》2020,(4):94-101
从"国家文化治理"走向"全球文化治理"问题的核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意识形态传播。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具有国别性,跨意识形态传播是跨越国界的意识形态传播,而曲解与对抗构成了跨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状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推进跨意识形态传播的初心是以对话寻求正解,但是遭遇曲解成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阻碍。共同利益与文化融通并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推进跨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路向,在此基础上可构建相应的实践策略:一是实现利益和解与文化理解的辩证统一;二是实现产业化与公益性的辩证统一;三是实现学术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境外孔子学院的创建与发展:基于文化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境外孔子学院是专门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在全球升温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现代价值和以中国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的崛起。境外孔子学院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来打造国家软实力.成为当代中国“走出去”的文化符号与不同文明间对话的桥梁。目前孔子学院处于创建初期,面临着挑战,立足于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是孔子学院应该采取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马国良 《世纪桥》2005,(6):90-95
中国有关鹤的文化现象浩瀚、多元而久远.这是任何一个以现实自然物为依托的文化现象所无可比拟的。它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越走越远,但是作为一个曾经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怎么才能在今天建设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保留自己民族所独有的传统文化。现代社会瞬息万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传统文化问题是十分棘手的问题,要想顺利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给其进行详细的定位,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代化之间的问题,不会被所谓的"全盘西化论"和"国粹主义"所误导,这样可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有效的传承,转化为对改革开放起到积极作用的文化,使中国的发展具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张岱年继承了文化争论中的正确意见提出了文化综合创新论,而文化之所以能够综合创新,是因为文化具有可选择性,这是由文化系统的可解析性和可重构性以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可分离性和可相容性所决定的。文化综合创新论的提出不仅在当时,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有着重要意义。学术界对文化综合创新论也作了很多阐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深入了解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观,对理解传统文化、超越传统文化,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学理层面探讨当代审美文化建设与传统审美文化资源的内在联系,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当代审美文化因其具有"审美与生活相同一"的特异品格,并同经典美学"审美超功利、无目的"话语模式迥然异趣,而被人们命名为"后现代"或"现代"的文化,但其与"前现代"即古代审美文化资源的联系却被大大忽略.其次,当代审美文化的崛起与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直接相关,也因此显示了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之间难分难解的历史联系.再次,当代审美文化中"传统"审美文化资源以"道不远人"的哲学-美学精神,同当代语境中的"现代"、特别是"后现代"审美文化因素呈现出互补与融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无法回避自己的传统,现实是历史与传统的现实,发展是在一定程度上基于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并非无根的浮萍,受中国文化传统供给和滋养兼具融合外来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挖掘和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中的三种"文化传统",对于夯实文化自信的民族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以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有益养料具有重要意义。三种"文化传统"具有内在关联,统摄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中,融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是人类基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取向。费孝通先生生前极力倡导的文化自觉是跨文化交际的新境界,体现了文化的平等意识、反思意识、互补意识和发展创新意识。在全球化时代中,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将会激励着人们更加自觉地从事文化的创新实践,推动跨文化交际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自觉与中国认同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致力于探讨的重要问题。打破学科壁垒,从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重角度探究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在水乳交融的学术对话中认识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认同,以历史眼光和主体意识反思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考察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研究之得失,探究现代中国文化的建构方式与中国人的文化面貌,体现了这组文章作者的共同努力。徐楠博士解读了古代文论基本观念的内在理路与当代意义,他认为古代文论乃至整个古代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血脉相连的特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自觉,古代文论基本观念研究将为"传统文化当代转化"这一热点话  相似文献   

17.
钱穆先生论中国"道德精神"具有超宗教性,其基本思想是:中国的道德文化精神以"不朽论"、"天人合一论"和"性善论"为其精髓,不仅消除了宗教所造成的生死、灵肉、现世与来生等种种分割与对立,而且具备了宗教的功能,也包含了宗教的精神,实为一种更加圆融广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历史上如此悠久广大的历史与民族.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的浪潮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中国文化主体性能够建构,迫切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内容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扬弃。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道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出路就是把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落实到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层面,即把儒道互补的思想文化价值信仰资源与建构公民社会之公民信仰相结合。信仰的指向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儒道互补而衍生出“天道”、“和谐自然”、“公正”三个概念,是儒道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三个理念正是中国在21世纪构建公民社会中,培塑公民信仰所必须的元级理性信仰元素。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既存在互补和融合,也不乏碰撞与冲突,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同样如此。要卓有成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走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和风格,必须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特点,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心理特征。概言之,中华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土壤,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关鹤的文化现象浩瀚、多元而久远,这是任何一个以现实自然物为依托的文化现象所无可比拟的。它的基本特点是:1、鹤的文化现象渗透到了众多的文化领域在中国的历史上,鹤给了文人创作的灵感,文人的创作提高了鹤的文化品位。人们歌颂鹤的优美,升华鹤的特性,宣扬鹤的神秘,从而使鹤文化几乎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