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变迁,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以及社会交往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新激活乡规民约的功能,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可通过兴乡村教育,引乡村精英,育乡村社会资本来重拾其日渐被边缘化的道德教化功能,另一方面,面对法治化建设在乡村社会产生的制度性断裂,发挥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合力,以嵌入式发展理念重塑乡村共同体。运用现代道德、法治双管齐下,促进乡规民约生发出现代文明之维,使其成为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村治理中乡规民约的再造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行政论坛》2018,(2):46-49
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乡规民约在乡村传统再造和现代"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治理过程中,对新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随着城乡融合,基于乡土之上的乡规民约在社会变迁中渐渐失去主导性地位,其生存空间被挤压,内容也较为笼统,亟须对国家管理与基层自治之间的矛盾、村庄共同体的衰落、公共物品匮乏所引发的乡规民约权威性丧失等问题,在理论层面上及时做出回应。因此,强调国家政权适度介入,重建村落新型共同体,调适乡规民约的内容和程序,增强乡村精英服务和村民的有效参与,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动逻辑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现代乡贤在当代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及参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下,现代乡贤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从传统社会时期,生于其乡众人称为贤者,到近现代以来的断裂及重构,新时期乡贤群体意义更加广涵,呈现多类型、多功能的新特点。现代乡贤参与当代乡村治理过程中,在道德秩序、制度规范、农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功能,为追求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有效衔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部门应合理选择实现现代乡贤价值的具体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乡规民约凭借其自身的内生性、非强制性、灵活性等特点以及所具有的中介、整合、道德教化与文化认同功能,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然而,农村社会的历史性巨变、乡规民约自身建设的诸多问题以及国家力量的过度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乡规民约逐渐虚置化。当前,对乡规民约的价值认同、国家-社区组织-广大村民等治理主体合理的角色配置、科学的制度重构、完善的措施保障,是乡规民约摆脱虚置、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具有增强村民的精神凝聚力、加强村民社会团结协作能力,通过思想的物化表达实现道德教化、培养村民社会规则意识和自治能力等社会治理作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从明确民俗体育文化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定位、让民俗体育活动扎根民间土壤、增强政府扶持力度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推广宣传等方面发展民俗体育活动,以发挥其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现代功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乡规民约凭借其自身的内生性、非强制性、灵活性等特点以及所具有的中介、整合、道德教化与文化认同功能,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然而,农村社会的历史性巨变、乡规民约自身建设的诸多问题以及国家力量的过度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又导致乡规民约逐渐虚置化。当前,对乡规民约的价值认同、国家-社区组织-广大村民等治理主体合理的角色配置、科学的制度重构、完善的措施保障,是乡规民约摆脱虚置、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规章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014年市委1号课题发布"1+6"文件,提出"关于完善居民区治理体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资本存在着性质上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功能上的积极社会资本与消极社会资本、现状上的传统社会资本与现代社会资本三方面内在张力,这些张力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不同的作用,成为影响农村社区治理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发挥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村社区治理的积极功能,就要处理好农村社会资本的内在张力,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整合这些张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区协商治理:实践动因及有效运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论坛》2018,(5):30-36
农村社区协商治理,对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规避社会风险、保障民众权利及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原有治理制度滞后、社区原有治理机制不畅是新时期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的重要实践动因。地方探索形成的"协商共治体系""民主协商议事会""分层民主协商"等社区协商治理实践模式,为破解社区治理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期,保障农村社区协商治理有效的运转关键在于:突破协商主体的封闭边界及其他束缚,使多元共治精神在农村社会生根发芽;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网络化的协商机制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法治化与制度化相统一,正式协商与非正式协商有机结合;增强基层社会自组织力量,夯实协商治理运转的社会基础及社会资本;遵循人的发展与社会融合理念,以协商治理促进人的发展。由此,使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如何将多元共治精神真正植入农村社会,不仅是农村社区协商治理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还是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乡规民约与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规民约是我国历朝历代实施道德伦理教化的重要力量。乡规民约突出乡民的自我教育、自我劝诫和自我约束;村民自治要求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两者的先天一致性充分表明,村民自治组织形态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离不开乡规民约的重要支撑。制定和执行乡规民约,发挥乡规民约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不得违反国家现行法律,必须符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必须符合村民意愿,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彰显社会主义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的新气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农村社区及其治理先后经历了传统时期的"自我性"、近现代以来的"国家化、政党化"、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化"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当代乡村社会正经历着重大的历史转型与变革,城乡社会逐渐趋向一体、融合,与此同时,国家在农村社会治理上的政策及目标也做出了相应调整),这些(变化)都对当代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带来了较大冲击。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内外各种力量的综合推动下,当代农村社区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呈现出"复合化"特征,这些种种因素都在客观上推动着社区治理的现代路向转换。实现当代农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需要从价值目标、治理理念、治理进程、治理体系、治理机制、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冲突与调适: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规民约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调化解民间纠纷以及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弥补国家法律的不足,起到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作用。但是,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又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可能产生不利的社会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的结合,需要对乡规民约进行整合、引导与制约,促进乡规民约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29)
公共精神是现代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受传统社会文化及治理模式的影响,我国社会缺乏公共精神自然生长的条件,这也直接阻碍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从而导致了社会治理困难重重。培育我国社会的公共精神措施有:发展公共领域;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发展社团组织;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在农村发展的最广泛实践。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一种村民的价值理念,是一种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更是一种村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在规范村民选举行为,推动农村选举公平公正;提升村民参与能力,推动农村决策科学民主;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推动农村治理创新优化;确保村务信息公开,推动农村监督规范完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对改变村民的政治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治理现代化相对忽视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治理作用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承担着"领导者"角色,农民则扮演着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者"和"享有者"的双重角色。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性。以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农民政治生活幸福感提升的耦合联动为路径,在新时代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情境下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此,必须全面提升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质量,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公正性共享机制,塑造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良好环境,激发农民参与村务共治的兴趣,在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治理现代化中共进共生。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前国家治理转型的大背景下,工会作为系统化的社会组织,是一股重要的治理资源,必须在去行政化改革中融入现代治理理念,突显工会作为社会功能体的定位,强化工会的维权主业,发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职工服务,加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向运作,发挥职工的主体性作用,通过五个方面的努力推动工会成为国家治理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应对现代复杂性社会环境的新型治理方式,柔性治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柔性治理对纾解现代政府治理困境具有极强的价值功用,代表着未来的公共治理发展方向。只有理性鉴别面临的挑战并构建起系统科学的治理方略,方能发挥柔性治理的恰当作用,从而实现治道变革的善治理想。  相似文献   

18.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治理主体的历史演进及角色定位,分析实现多元主体合作与整合的制约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治理形式、明确行政与自治的关系、厘清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职责、扩大居民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对于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质是要使社区从国家领域中分离出来,回归到社会领域。社区管理是社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完善社区管理就要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社区治理代表了社区管理的新走向,治理包含管理又超越管理,它是管理、服务、建设的有机统一。在社区治理中,除了发挥政府、社区主体组织的作用,还要重视和发挥其他社区组织、驻区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由行政主导的传统体制,发展为以居民自治为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公民社会发育的要求,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文化特有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社会治理体系建构离不开文化共识的塑造;社会治理机制运行需要文化的整合、维系;社会治理效能提高有赖于文化的促进。有效激活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需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现代社会治理的价值共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培育、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发挥其治理主体的作用;创新文化艺术活动载体,丰富社会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