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台声》2017,(2)
正摘编自1月9日香港《文汇报》近期"港独"分子频频访台,与"台独"势力进行所谓交流,包括"本土民主前线"的黄台仰、"香港民族党"的陈浩天,乃至因宣誓司法覆核败诉、被香港法庭确认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的梁颂恒、游蕙祯,都先后访台,交流"播独"心得。这些"港独"分子还犹抱琵琶,以民间身份参加在台的"播独"活动。但此次"两独"分子互动交流,明目张胆撕下遮羞布,  相似文献   

2.
<正>香港至今尚未摆脱殖民地心态,港人大都以英美等作为自己向往的地方,这种文化领导权方面的"受制于人"直接导致香港易于陷入意识形态陷阱之中。在第一次选举面前,三百七十多万选民面临选择:建制派、泛民主派还是本土派?选择了谁,意味着香港命运会有本质性差异?无论答案如何,这些问题背后的真正选择是:香港的未来在哪里?例如,此届立法会出现了许多新面孔,有一些议员是以"香港独立"或者"民主自决"为理念的,他们入局代表了一部分市民选择了本土路线。有分析认为,"港独"并非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表现出本土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重属性,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目前,本土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某种失谐,造成港陆两地之间的冲突。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层原因是港陆经济发展失衡以及利益关系的失谐,由此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应从中国国情和香港的独特性出发,通过发展香港经济,解决民生问题,来消除香港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培育两地共同利益认同,从而构建"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对于香港回归以来的一系列政治行动体现出的虚假"本土意识",本文梳理了影响这种本土意识运行机制的三个结构性因素:超级地租、产业结构变动和高等教育文化资本通胀。香港青年的生存状态造成了其本土意识的极端化与政治化,但是这种意识存在内在矛盾。随着"港版国安法"的落实,本文建议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香港特区政府从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重视民调数据积累和宣传、关注青年发展空间及高等教育改革、占领海外新媒体宣传阵地等四个方面作为未来应对香港青年问题的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会议认为,近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港独"、分裂国家、暴力恐怖活动等各类违法活动严重危害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干预香港事务,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影响香港的政治发展。他们进行广泛的政策倡导、做出细致的政策评估,深入渗透香港社会。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港活动的实质是帮助香港"反对派"扩大社会生存空间,促使香港在未来为中国大陆树立"民主样板"。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香港社会的民主政治和选举走向成熟,而且也使香港逐步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主流价值,但也有以下不利之处:不利于香港政制稳定发展;阻碍《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立法的落实;有损中国在香港的主权与治权。香港是具有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的地区,在这一特殊条件下,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在港活动客观上强化了香港的"两制"特征,但是挑战了"一国"原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而经济安全则是政治安全的基础与核心。在全球化时代,唯有和平发展,方能保障经济安全进而根本保障国家政治安全。二战后,日本政治的发展在潜意识上秉承了其战前政治文化的绝对主义价值观与伦理观,延袭着其近代极端保守主义的国家安全观与发展观,在政治文化心理上使日本的国家安全理念与发展理念陷于自障的误区、囿于自厄的悖论。日本国家命运的关键,是尽快奠定理性的安全观与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时期的香港文学中,许多作家基于自身的城市认知,建构出不同的城市想象。其中,"我城"这一想象模式因承载着强烈的本土意识与城市认同感、归属感而具有代表意义。结合20世纪香港城市规划理念和建筑景观的变迁,"我城"想象中一方面充斥着大量的新兴建筑意象,营造出一派繁荣的未来图景;另一方面又频现颇具地域特色的老香港建筑,以寻觅本土化的香港记忆。两种书写角度都寄寓了香港作家对这座城市的深切情感与人文关怀,共同支撑起多彩的"我城"香港想象。  相似文献   

9.
正7月1日上任的特首林郑月娥今后道路可能不会平坦,除了要修补社会撕裂、协调建制派与反对派之间的关系、提升香港经济、增加市民福祉等问题之外,如何打击"港独",避免"占中"事件的重演无疑都是相当艰巨的任务。所以,如何治理香港,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并以习近平治港方针去开拓管治新局面,将是香港能否重新步入正轨、谋求发展之关键。从太平山山顶眺望维多利亚港,星光璀璨,由此香  相似文献   

10.
国家文化利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求索》2005,(10)
国家不仅有经济、政治、安全利益,还有其文化方面的利益。国家文化利益对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的国家文化利益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加强对维护国家文化利益的重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安全措施,这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与分析穗港两地学校社会工作现状,我们发现:尽管穗港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但因社会文化与制度不同,将香港学校社工模式"移植"广州存在诸多"水土不服"问题:学校社工服务内容虽受到广泛认可但仍面临资金制度缺位、人才流失、专业化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因此,应进一步呼吁政府加强引导、推动和整合青少年服务资源,打造青少年综合服务体系,同时加快穗港两地青少年专业服务人才队伍的融合,进而建立适宜广州本土的专业化青少年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香港现在正处于政治过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且多元文化并存,因此其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就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矛盾,解决冲突,以保证"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以及香港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和合文化所倡导的普遍和谐意识与和而不同理念,则可为此提供一种卓越的思想和可供选择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调查目的系统掌握公众对政治意识的整体看法、认知与评价;深入探索国家发展中政治意识的作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的意见建议。重要发现越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越需要高度凝聚的政治共识,需要强化社会公众、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作为"四个意识"之首,是根本的、基础的、统管全局的。只有讲政治,自觉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公众对政治意识有着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而且在公众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认知中,国  相似文献   

14.
网络政治传播中的拟人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政治机构或媒体的拟人化形象;二是政治话语的拟人化表述。这一现象的实质是,通过数字技术对政治机构或政治话语的"人化",消除公民的政治冷漠,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使相对孤立的网民转变为参与协商的公民。适度拟人化使政治信息更贴近公众的日常生活,有助于提升政治传播的公众参与度。而过度拟人化则不免走向娱乐化,偏离政治传播的原本意图,弱化政治传播在生产、建构或反映特定国家与社会关系时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观点     
正2018年7月1日《经济日报》夯实"一国两制"的中华文化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作为一种深沉、持久的思想和情感力量,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集体记忆和共同追求。在当前香港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化形态而存在的,因而也必定是多元而差异的,而现代国家内含着一体化特征和整合性原则。因此在现代多民族主权国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传承与国家一体化整合之间的紧张,有可能引发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威胁到国家安全。中国也面临着"中华文化一体化建设与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困境,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理论,通过"一体多元"的方案,中国是可以走出这种困境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在全球一体化体系中的并立,使"文化安全"的概念内含着对当代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抗辩.它以对"地位群体文化"特点的强调,以便在全球化不同层面的社会实践中获取资本化符号的权利.在当代全球化的结构中,内蕴着政治、经济利益和诉求的"文化边界"处于不断的更新过程中.在文化交流形式的磋商中,文化安全的目标指向就是实现对符号的结构性控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具有总体性意义的战略理念,也就在全球社会中获得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等多重性、多层面的全方位表达.  相似文献   

18.
"双普选"的实施将是香港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必将对香港各阶层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对香港政党政治的发展、对香港行政、立法体制与机制的调整以及对"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将使香港社会的政治重心显著下移,深刻地影响香港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保障,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政治意识的确立是政治体制改革不可缺少的思想基础,新政治意识"新"在四个方面:倡导立足本土、树立中国特色的政治意识;倡导与时俱进、拒绝保守僵化的政治意识;倡导团结和谐、适度灵活妥协的政治意识;倡导和和共美、追求世界大同的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20.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当局极力升高两岸对立,恶意破坏两岸交流交往一是继续插手香港事务,支持、勾结"港独"势力。乱港分子黎智英被香港警方依法拘捕,蔡英文扬言向乱港分子"持续提供必要人道协助"。台陆委会表示,对于台港"相关互动所衍生的问题",须"有所作为",采取反制措施。二是不断限缩两岸正常交流交往。台"内政部"修正相关规定,未来只要现任或曾任大陆"党政军职务"的港澳居民申请来台居留、定居,都须经跨部门联合审查,"以防渗透"。台经济部门预告修正"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