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大区域以至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可以说重点在县域,关键是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因此,如何发展好西部地区的县城经济,是我们学习“十六大”、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具体体现。发展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一要充分发挥本县比较优势,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二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三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相似文献   

2.
张承元 《奋斗》2001,(8):20-20
从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通过对各产业的全面比较,可以看出发展奶牛业和肉牛业具有很大优势,“两牛”业应成为我省多数市县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湘潭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基于这样的县情,我们确立了“主攻工业、提升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省内经济强县为奋斗目标,突出抓好园区经济、农民增收、项目建设三个重点,注重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壮大循化县域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发展思路的创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县域综合竞争力研究概述 1.研究的意义。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中国的县制历史久远,经历数千年的演变,目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支撑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只有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党和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县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而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人才,重点和焦点也在人才。  相似文献   

7.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必须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块“短板”,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回首2010年,辽宁省的农业农村工作成果丰硕,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其中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县域经济迅速崛起、日益壮大,全面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这些成绩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标志着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9.
县域活则全省活,县域强则全省强,提升全省经济实力的潜力在县域,希望也在县域。2008年平安县将结合县情,以工业发展为核心,主攻民营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构建109国道沿线小型加工业“产业带”,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培育特色经济,提升劳务经济,构建湟水沿岸特色设施农业“经济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城市发展为依托,搞活商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努力建设平安物流中心,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瑞 《理论研究》2005,(2):21-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县域。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县域经济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这种形势和任务,必须理清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振兴县域经济,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11.
以县为主体深化农村改革试验,既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需要。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自主发展能力差等问题,一直是阻碍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桎梏。特别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中,显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改革试验,就是对阻碍农业农村发展的现行政策和体制在一定范围内先行突破,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和提炼经验,用于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东江 《奋斗》2001,(3):20-20,34
县域经济是支撑区域经济的重要层次。县域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对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县域农业结构的调整,应当立足区域,眼睛向外,找准位置,在适应市场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莆田市实现“争先进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莆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据此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杜吉国 《奋斗》2002,(11):22-23
(一)把发展规模经济、特色经济作为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千方百计地创造区域新优势。近年来,山东各地努力把种植业调优、调绿、调特、调出经济效益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布局和种植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烟台市提出建设“山上烟台、海上烟台、田里烟台”的战略构想,特别是围绕国际农业新潮流,大做“引洋、养野、串季、仿古”的农业开发文章,形成了莱阳、海阳蔬菜,莱州种子、花卉,牟平食用菌,  相似文献   

15.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 《新长征》2006,(5):27-3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省也确立了“开放带动、县域突破、科教兴省、人才兴业”的发展战略,而且在吉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实现县域经济整体跨越。这标志着县域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发展县域经济,对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较我省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一些发达省份在县域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对解决我省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城乡文明、沟通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县域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顺应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潮流,调整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四大转变:一、在经济布局上,由“趋同”经济向特色经济转变,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20世纪以来,赫尔希曼等人倡导“非平衡发展战略”,强调优先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和行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相对于整个国家多门类全方位的经济来说,我国的县域经济处于中观层次,只有发展优势、特色经济,才能在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搞…  相似文献   

18.
庄河市把抓好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推动县域经济跃上新台阶”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北黄海开发,加快“一城两带”规划建设,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预计财政收入可望达到3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超过6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县这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可以从产生递增效应、增添经济活力、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上促进县域竞争优势形成.在我国,县域竞争优势形成还受制于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化环境不够完善和信息化人才缺乏.为此,必须统一思想、确立目标、强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的推进,全面提升县域工业、农业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