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时期,发展中国与中东国家①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完成了与中东国家全面建交的历史进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中东国家的信任.中国关注中东地区热点,积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实现了制度化与机制化,经济贸易关系大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交往日益热络,中国对中东的学术研究日益深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开辟了双方关系发展的广阔新天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与印度的相互投资呈现投资数额少、领域窄的特点,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内外因素干扰印度对两国合作或竞争关系的判断以及两国文化差异较大.本文在进一步分析中国与印度相互投资潜力的基础上,展望两国相互投资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4月中国与印尼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双方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两国贸易快速增长,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也不断增加。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领域,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也开始增加,并采取并购、BOT、投资设厂等对外投资方式。本文就中国对印尼的投资状况、投资领域和方式,以及中国在印尼投资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突尼斯事件之后,中东国家爆发了一系列的示威和冲突,民众要求进行政治、经济等全方位的改革,从而形成了新一轮民主化浪潮。然而,在原有矛盾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新矛盾的产生加剧了中东国家的动荡。要平息目前的混乱状态,实现中东国家的转型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中东国家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单靠民主化无法完成,因为这涉及到人口、就业、经济、宗教等多方面因素。本文认为,即使建立了西方标准的民主体制,若上述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中东国家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转型,新的动乱还有可能爆发。 相似文献
5.
中韩两国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投资国之一。韩国对中国的投资经过了投资许可时期、初步投资时期、展开投资时期。在韩国对中国投资的整体性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方案,以推进今后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互为近邻 ,双方的经济增长都很快 ,有相互合作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潜力。加之印度广袤的国土 ,众多人口为后盾的商品市场 ,略逊于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双方曾一度长时间的中断经贸往来的历史背景 ,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印度大有可为。本文就目前不断升温的中印关系出发 ,分析印度的政治、经济、市场环境 ,探讨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和贸易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阿尔及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和油气输出国之一,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居世界第15位和第7位。20世纪90年代后,阿政府成功化解因政局和社会动荡严重影响投资环境的矛盾,推广积极的开放政策,使阿经济保持连续增长态势,油气工业吸引了大批外资进入,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欧美在阿市场的优势地位,我应“扬长避短”,挖掘中阿关系中的传统积极因素,协力增强在阿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9.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东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产生贫富差别扩大等问题。这一波经济体制改革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被西方媒体蒙上意识形态的色彩。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的民主化改造受挫。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符合本国的国情,才会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中东地区的宗教地域特征和伊斯兰教固有的强烈涉世性决定了中东国家现代化之路有别于其他国家,并围绕伊斯兰教而显露分野.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显现出下列基本特点:(1)中东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先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地区之一,其类型属于外源后发型;(2)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色,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和"超政府力量"对各国现代化进程起主导作用;(3)在现代化进程中,中东各国的政治发展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并未促成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质的飞跃;(4)中东是多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冲突的进发区,各国都缺乏现代化必需的稳定的内外环境,现代化进程不断受阻;(5)中东国家现代化进程始终面临如何更深入地协调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飙升,居高不下,为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中东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呈现新特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护本地人就业;改善外国投资环境;推动产业结构多样化。但这些国家仍需解决经济结构单一化、对外国企业投资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的闭门坚守政策,以及扩大经济自由度等问题,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受到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政治民主化改革成为中东伊斯兰各国政治生活的一个主题。由于西方国家同伊斯兰国家对民主的认知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伊斯兰国家民众的民主化要求之间也有严重分歧,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至今尚未取得显著成效。伊斯兰国家各国政府作为民主化改革的施动者,承受着协调分歧的巨大考验。中东伊斯兰国家民主化改革的前景因国内外相互冲突的民主诉求,以及各国政府协调能力的不同而面临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东再次出现新的"石油繁荣",被称为"新石油时代"。中东油气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改变了昔日单一出口原油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油价高涨是对在这之前国际石油垄断资本长期强加的超低油价的补偿,存在与外国资本之间的对抗;而这一次"新石油时代"则主要靠石油经济实力的支撑,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外国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已有所改变。评价高油价需扣除美元贬值的因素。20世纪"高油价—经济滞涨—石油供过于求—油价回跌"局面不会简单重复。政治仍然是影响中东油气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石油天然气研究上的中亚地区一般指里海以东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和里海以西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三国。其中主要石油生产国是阿塞拜疆和哈斯克斯坦,主要天然气生产国是土库曼、乌兹别克、哈萨克和阿塞拜疆。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政治重建在美国的计划下按部就班地进行,但其国内安全形势严重恶化,暴力活动愈演愈烈,使得美国在短期内难以从伊脱身;巴勒斯坦领导人更迭,巴以双方表示了和谈的愿望,和谈有望重启,但谈判前景不容乐观;伊朗核问题极为突出,将是今后一年里中东局势紧张的新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越南投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中国在越南投资现状自1987年颁发《外国投资法》至2005年2月,越南有效的外国投资项目约5100个,注册资金超过468亿美元,已到位资金约262.6亿美元。其中,工业—建筑业占总项目的67%和注册资金的约60%,服务业占总项目的19%和注册资金的35%,其余是农林渔业。2001~2004年,有200多个项目因没有运作或运作无效而被解体,占总项目的3%。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至2004年底,中国(不含中国香港特区、台湾地区)在越南直接投资项目由1个增至315个,注册投资资金由20万美元增至6.26亿美元,居66个在越南投资国家和地区的第15位。2004年,中国加大了对越南… 相似文献
18.
越南水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越南有326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这为越南发展水产业提供了极为理想的自然条件。从北部湾到泰国湾的海域正好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地区,全年平均气温为25℃,这种气候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洋流给该海域带来了丰富的浮游微生物。越南境内江河密布,特别是中部和南部靠近沿海的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湖泊连绵。每年雨季的时候,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为海洋生物带来了大量的食物。这为海洋水产的自然生长和人工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水产业的发展1986年越共六大之后,越南实行革新开放政策,集中精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与东北亚各国贸易、投资合作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目前,辽宁省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贸易与投资等方面,彼此间的贸易往来与投资规模都在持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在辽宁省的对外贸易中,东北亚地区所占的比重较高。其中,日韩是辽宁的主要贸易与投资伙伴,俄朝蒙居次要地位。今后,辽宁省还将结合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在贸易与投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以来的中东动荡对巴以问题具有深远影响。从近期看,虽然巴以问题在中东地区的外交议程上位置后移,但是巴勒斯坦、以色列的战略生存环境均在发生重大变化,双方的内部政治生态也有新的演变。巴以之间不仅围绕定居点、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等核心议题的立场悬殊,还在以色列国家属性、巴勒斯坦非军事化等其他争议问题上较量不休。从中长期看,随着中东地区新的阿拉伯政权的诞生和步入施政阶段,巴勒斯坦问题有可能重新升温,恢复其作为中东地区核心问题的本来面貌,并成为地区国家之间进行竞争博弈的重要外交舞台。然而,由于导致巴以和谈停滞的阻碍因素继续存在,巴以重启和谈的希望仍然渺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