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胜健 《黄埔》2013,(2):20
罗芳珪,1907年12月20日出生在湖南省衡东县的一家书香门第。13岁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4年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五军八十九师五二九团团长。1937年的南口一战,罗芳珪率部战榜提名,成为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的"四大名团"之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8,(15):24-27
顾拜旦,全名皮埃尔·德·顾拜旦(Le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法国巴黎人,男爵。生于1863年1月1日,卒于1937年9月2日。他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3.
何兰生 《黄埔》2007,(3):25-26
路景荣(1902-1937)原名精荣。字静吾,江苏武进人。少将师参谋长。1917年其父母至湖南长沙经商,他随至长沙上中学。经商不利的父亲病故后,中学未能毕业的路景荣只身至广州谋生。受革命思潮的影响,满腔热血,壮志满怀,于1925年冬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1926年10月毕业。因成绩优异,曾留校工作。1929年回到常州与张瑞华结婚,时任陆军第五八三团副团长。  相似文献   

4.
台湾现代诗的发展,是两个球根的开花、王:您是《笠》诗社的主要成员,曾亲身参加了台湾现代诗的运动和创作,是否请您谈谈台湾现代诗运动的历史。有人说,台湾现代诗是大陆新诗的延续和发展,您对这种看法持何种态度? 杜: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环,始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而以胡适的尝试集为新诗的滥觞。到了1925年,中国新诗发展为新月派(格神诗)、现代派(象  相似文献   

5.
马祝忠 《黄埔》2012,(2):48-49
1925年间,当时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派人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学习,然后参照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和训练内容,于1926年5月在南宁东郊(今星湖路大板二区一带)开办南宁军校。1937年日军入侵南宁,南宁军校只得搬迁到桂林郊外的李家村,并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开办了第十四期二十期。  相似文献   

6.
宋胜健 《黄埔》2013,(2):20-20
罗芳琏,1907年12月20日出生在湖南省衡东县的一家书香门第。13岁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4年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五军八十九师五二九团团长。1937年的南口一战,罗芳硅率部战榜提名,成为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的“四大名团”之—。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中共党史极重要的"剧作者""剧中人",一代伟人毛泽东最早力倡和最先"深耕"党史研究。他日昃忘食,亲自编纂了三大"党书"(《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和《毛泽东选集》等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坚实之基。他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实践论》(1937年7月)、《矛盾论》(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相似文献   

8.
529旅旅长许权中,1918年参加陕西靖国军,先后任营长、团长,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1925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国民2军旅长,曾留学苏联。1933年在抗日同盟军任师长、副军长等。1057团团长阎揆要是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中共党员。这个旅1937年8月下旬调到河北省易县、涞源、完县、唐县地区以后,坚决执行命令,积极支援友军,就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汉奸,维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能终生坎坷而勤奋多产的女画家非潘玉良莫属。这位生于扬州、曾沦为烟花女子的著名油画家,早年生活极为艰难。1916年由桐城海关监督潘赞化赎身,彼此相爱而结合,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18年以素描第一名考入上海美专,1921年考取法国里昂美术学院,受教于德卡教授,后又考入国立巴黎美术学校,与徐悲鸿同时师从达仰先生。1925年在巴黎获罗马奖学金,得以至意大利深造,进入罗马皇家美术学院,随绘画系主任康洛马蒂教授学油画,成为该院第一名中国女学生,又因其作品《酒神》为雕塑系主任琼斯教授看中并收为门徒,习雕塑两年。1926年其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打破该奖无中国人获得的历史记录。1929年回国即被上海美专聘为研究室主任、导师,同时接受徐悲鸿邀请兼任南京中大艺术系教授,1933年任"中国美术会"理事。1937年,迫于诽谤再度愤然出国,从此开始了羁旅孤魂的巴黎之居,极其勤奋地创作,直至1977年溘然辞世。一生所受苦难而持补天之功,不能不让人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0.
李熙宗     
《黄埔》2012,(5):20
李熙宗,男,1925年6月2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87岁。1943年6月至1945年4月在陆军官校十九期通讯科毕业。后在国民党第十三军军部通信营任准尉见习、少尉排长等职。1949年2月至1988年6月先后担任北京卫生工程局  相似文献   

11.
潮州分校     
《黄埔》2017,(2)
<正>潮州分校是黄埔军校设立的第一所分校。1925年2月,为了给参加第一次东征的学生补习课程,黄埔军校筹划在广东潮安县城设立分校,后来因为杨希闵、刘震寰叛乱而暂停。1925年12月,第二次东征后恢复筹办潮州分校,借用潮安县城李公祠(又名李家祠)为校址。初名为“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后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简称“潮州分校”)。潮州分校从1925年12月创办至1926年底停办,历时一年多,招收了两期学员。历史沿革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12.
温潘亚 《长白学刊》2006,(3):104-108
波澜壮阔、纷繁复杂的20世纪中国文学已渐行渐远,但学术界对其进行科学全面的总结与回顾却做得远远不够。作为一个与旧文学有着很大截断性的文学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兴盛、危机、变革的诸般演进与托马斯.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范式理论有着强烈而鲜明的对应关系。其质变之点是:前科学时期(19与20世纪之交至1937年),常规文学阶段(1937年抗战爆发到文革结束),反常与危机(1976年至1985年),嬗变与革命即新的文学范式的孕育、产生与发展期(1985年以后)。如今,把握其不同时期文学范式的主要特征及演进轨迹,以揭示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与逻辑进程,进而为21世纪中国文学走向繁荣提供借鉴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黄埔军校于1925初成立青年军人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出版有会刊《中国军人》。自1925年2月创刊到1926年3月,共出版九期。其中1925年11月20日出版的第八期发表了《惠州战役日记》一文,作者署名“铁血余生”。该文为作者当年10月在二次东征叛军陈炯明的斗争过程中,自总指挥部出发至攻克惠州的十一日中的随军笔记。约1.7万字,内容翔实、观点鲜明、笔锋犀利。记录了正义之师得到工农商学各界支持援助的情景;记录了在革命军面前,惠州这座历史上曾有二十八次攻而不破之城,两天即被攻陷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黄威廉 《台声》2009,(5):28-30
我祖籍台湾新竹县关西镇深坑乡。上世纪初,父亲黄国华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台湾外出谋生,先后在日本,法国、德国勤工俭学,后定居大陆,担任当时的南京东南大学蚕桑系主任《详见《台声》200B年12期)。我1925年出生在南京,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与台湾有什么关联。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南京,父母不得不带着我们背井离当逃难到当时的大后方贵州。我在贵州读了7年书,直到大学一年级。后来,日寇又进攻贵阳,一度打到了独山,形势紧迫,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共产国际为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前后期不同的土地政策对中共的土地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林峥 《北京观察》2016,(9):74-79
民国初年北京都市格局重组,北海所处的内城中心区域,公园、图书馆、博物院、高等学府林立,崛起为新文化的中心.而1925年开放的北海公园,引入茶座、图书馆、公共体育场、溜冰与划船等一系列设施,构成了辅助与补充学校教育的现代美育空间.  相似文献   

17.
读书     
正《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郑曦原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定价:79.00元外媒眼中的中国抗战本书为"《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之一,系《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入选的220多篇稿件出自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仅反映了八年抗战的战争状况,也反映  相似文献   

18.
从1908年回到中国至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伍连德历经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时代。通过主持专业防疫机构、创办医院、组织学会、推广医学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伍氏深度参与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我国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19.
经过1927年"清党"与1928-1930年间的党员总登记,中国国民党党员人数急剧减少.1931-1937年间,征求党员成为国民党各级党部的一项主要工作,但收效甚微,至1937年正式党员只有95万余人,且近六成的党员隶属近于虚设的军队党部之中.这使得国民党对全国的统治显得力不从心.国民党党员人数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此时期入党条件苛刻,依旧排斥普通民众入党;国民党不愿开放其既得的行政资源,使得普通民众不愿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从上至下的政治纷争,涣散了其凝聚力,降低了各地党部对党员的征求效率.  相似文献   

20.
雪儿 《新东方》2014,(3):I0003-I0003
<正>梁大鹏(1911-1998),海南琼海中原镇排塘书田村人。1930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专修政治学,1933年获密执根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纽约大学博士学位。1947年,他与当时海南各界精英一起筹建了私立海南大学,为海南教育史写下难以磨灭的篇章。学成归国,致力教育。1937年,梁大鹏学成归国,适逢"七七事变",本想从戎报国,但因交通受阻,便留在广州创办《贯彻评论》杂志,以文报国,为抗日作宣传。1938年秋,因国内形势趋紧,撤往重庆。在重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