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史三题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291093),在治平三年前后,人昭文馆编校典籍,那时苏轼也在史馆任职,两人颇友善.王安石行新政,沈括是变法集团的重要成员.熙宁六年间,沈括奉旨察访两浙.苏轼正在杭州任通判.沈到来后,与苏谈旧谊,颇相得;他又要求拜读苏轼近日所赋诗词,苏就将诗稿交给了他.沈持至别馆,一边吟咏一边手录,并将自己认为诗人讥刺朝政之作一一加上标记,然后上禀神宗皇帝.后来御史李  相似文献   

2.
王元 《各界》2011,(6):34-37
大科学家沈括,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以官员和儒者的身份出现的。直到上世纪,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沈括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和“中国科技史上的的里程碑”,人们这才开始以科学家的眼光审视这位八百年前的伟大人物。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1,(24):22-22
任一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其实,他内心早知“人走茶凉”,他的前任“自然不如他”,但他还是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得到那点“快感”。这就是为官者的心理。甚至贵为“真龙天子”的皇帝老爷子,也需要类似的“快感”。  相似文献   

4.
王爱军 《各界》2014,(10):50-52
历史上的父子文学家中,北宋的晏殊和晏几道可谓当仁不让,世有“二晏”之称。与父亲晏殊高居宰相,一生风光不同,晏几道经历了家道中落的悲凉,饱尝世间冷暖。好在,天性孤傲的他不以官场为意,一生只痴迷于写词。同时代的好友黄庭坚曾说他“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因为这份“痴”,他不仅在名家辈出的宋朝词坛赢得了一席之地,而且获得了“宋词小令第一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各界》2012,(12):F0002-F0002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梁漱溟说,他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一生精力都用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对人生问题的追问,使他出入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学问,而被视为哲学家;对中国问题的求索,使他投身于辛亥革命、乡村建设,发起中国民主同盟,而被视为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6.
张嵌 《各界》2014,(9):54-57
理解一个人需要多少年。赫赫有名的东林党魁首,晚明名臣邹元标用了四十年。那个曾经被他憎恨,而最终被他理解的人,就是万历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张居正。作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万历晚期至明朝天启年间的政治明星。邹元标,在万历登基的早期,却是一个出名的“愤青”。邹元标,字尔詹,号南皋,江西吉水人。史书上说他“九岁通五经”,是当地出名的神童。他后来创建东林党的“战友”顾宪成曾说他“少有大志,性刚直,早年就学时,曾因忤逆师意遭罚。”  相似文献   

7.
《各界》2012,(4)
傅斯年是“五四”的产儿。他在北大求学时幸运地赶上了那个历史的节骨眼,而且成了扛大旗的人。他和罗家伦等人发起成盘了“新潮社”,创办了《新潮》杂志。1919年5月4日那天他是学生游行的总指挥,站在大时代的浪头上。1945年7月,当他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访问延安时,毛泽东曾和他有过一席长谈,并当面推许评他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他却回答:“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临行时,毛泽东手书北宋诗人钱惟演的诗句相赠:“不将寸土分诸子,刘项原来是匹夫。”  相似文献   

8.
人是费尔巴哈全部哲学的基础,他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人本学,他的“新哲学”就是人的哲学,“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的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①。他从类存在物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人与历史的关系等方面广泛地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丰富的人学思想,并逻辑地构成了他的人学体系。1  费尔巴哈认为对人的认识必须从认识那些为人所特有的差别性出发,这是他认识人的根本方法。“如果你从人身上除去他赖以成为人的东西,那你就可以毫无困难地向我证…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有个绰号——“拗相公”。“拗”字,在汉语里是倔强、偏执的意思,是说此人性格古怪,品行异于常人。王安石被人称作“拗相公”,还由于他主持的那场变法伤害了很多人,可他就是不听人劝,一意孤行。可见,“拗”字用在他身上,是个贬义词。  相似文献   

10.
南朝齐梁时的沈约,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加大才子。唐后主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句,沈约的腰就成了瘦腰的代名词。沈约不光人长得漂亮,才华更是没得说。他是文学史上有名的“永明诗体”的创始人之一,曾主持编撰《宋书》、《晋书》等数百卷。人若有才,做事就爱动脑筋,甚至耍点小聪明,他的尚书职位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11.
李兴濂 《各界》2014,(5):1-1
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冒氏是江苏如皋的望族,历史上出过一位著名人物,即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冒鹤亭为诗人、收藏家、国学大师、被人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其实,最符合他的称呼应是“名士”,他最具名士风采。  相似文献   

12.
阿芝  阿圆 《各界》2013,(4):93-95
当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华莱士说他是“唯一的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西方称他为“红色鲁滨逊”,他亲历过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曾经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个人就是李敦白。他和他相濡以沫的中国妻子,全家都致力于中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吴营洲 《各界》2013,(11):75-7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念”。只是有些人自知、自觉,有些人不知、不觉。曹雪芹的“人生理念”是什么,他本人并没有直接说过,但是,通过他的书,通过他笔下的文字及人物,倒是可以“感悟”到一些的。至于这些“感悟”是否与他的本意相符,是否能得到《红楼梦》读者的认可,就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综观历史,关于正义的观念皓若瀚海。罗尔斯有感于对正义理解的纷繁,提出了正义的“概念”和“观念”之分。然而,当罗氏以“权利”作为正义的底色时,他的正义“概念”实际上落入了他所定义的正义的“观念”之窠臼。鉴于此,通过对正义与社会秩序以及人的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的揭示,本文试图给出一个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正义”,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结束正义的概念纷争。  相似文献   

15.
一位高僧问一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年轻人答:“成为人上人。’:高僧听后对他说:“你这不是理想,是欲望!”  相似文献   

16.
阳虎的恶名     
陈仁华 《各界》2010,(7):63-66
阳虎,又名阳货,生卒之年,无从考定,仅知他与孔子是同时代(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氏,且年龄略长于孔子。有趣的是,阳虎与孔子俩人长得还极像。按《史记》上的说法,“孔子状类阳虎”。而孔子“生而首上圩项”、“长九尺有六寸”。坊间野史对孔子的体貌特征描写得更为细致,称他“牛唇虎拳,鸳肩龟背,海口辅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选人用人、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尤其强调:“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选人用人的  相似文献   

18.
迟明,今年已75岁。他与沪上吴青霞,浙江凌虚之,被人誉为“三大鱼王”,自己则以“江南渔翁”为号。而迟明与他的老师林散之的遇合,更是一段为人称羡的传奇。1940年初春,17岁的迟明在安徽和县一所小学任教。一天,他在医生王福荣家中,偶然看到了林散之先生的...  相似文献   

19.
鲁民 《党政论坛》2008,(18):34-34
人在倒霉时最清醒。胜利时容易冲昏头脑,也是人之常情。“人生得意须尽欢”,面对美酒、鲜花、掌声、喝彩,就忘了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拿破仑在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骑在马上狂妄地大叫:“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而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荒岛上后,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思前想后,他的头脑终于清醒了,他深刻反思说:“好长时间没和士兵一起喝汤了。”  相似文献   

20.
说起历史上身负骂名的昏君、贪官,人们常归咎于“缺德少才”,仔细想来,这话既对,又不全对,因为斥他们“缺德”,这并说到了.点子上;但若说他们“少才”,就很难一概而论了。一般说来,这些人还是有些本事和才能的,有的甚至还聪察敏锐,才智过人,否则,也做不成赫赫有名的太坏人。就说那个隋炀帝杨广吧,堪称丑名昭著的昏君,但他并不是那样无能少才。这个人天资聪慧,多才多艺,在军宁、政治、文学上都有一套,而且察事敏锐,富有魄力。他作为行军元帅丰50万兵马灭陈,是为附王朝立了一功的。在任杨州总管的十几年间也颇有政绩,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