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佳音 《党政论坛》2014,(24):54-55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9日已经揭晓,一年一度的全球文艺偶像诞生——法国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又一次爆冷。假如你上网查资料,很快便能发现这个名字离我们并不遥远。王小波和王朔都是他的粉丝,并在作品中向他致敬。王小波的小说《万寿寺》是这样开头的:"莫迪阿诺(当时的译名)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而王朔也毫不讳言《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模仿的《暗店街》,不过只学了个皮毛。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3,(12):5-5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9日发表题为:“中国需要一场像1997年那样的危机”的文章,文章指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受到了尤其严重的冲击,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尽管这些经济体各不相同,但一些共同特点使它们从世界银行眼中的典型沦落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护之下。  相似文献   

3.
张传发 《民主》2011,(6):52-52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曾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表示,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钱文忠说:“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2011年1月1日《山东商报》——复旦教授称按《三字经》等标准培养孩子90%要吃亏)  相似文献   

4.
高云凌 《学理论》2008,(1):56-57
我与这件事儿有关,是一个意外。 2002年5月,黑河日报社的总编候德山送给我一份当年4月26日的《海峡时报》报纸,上面整版刊登了一篇原黑河日报记者现任《海峡时报》主编王居卿写的一篇特别报道。题目是《解读台湾,风雨飘摇“芭蕉叶”》。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2009,(4):64-64
《新京报》2009年4月11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研究员的文章指出,近日,有名校毕业的年轻法学博士来访,陪其参观宋庄美术馆,他指着新落成的遇罗克雕像问我:遇罗克是什么人,人们为什么要为他献花?听此言,我深感意外。  相似文献   

6.
徐虹 《各界》2014,(6):69-72
2O13年的7月1日,邹韬奋先生和我外公徐伯昕创立的生活书店在北京恢复设立,我有幸参加为此召开的座谈会。会前,走进北京三联书店办公楼大厅,外公的大幅照片扑面而来:坚毅,沉稳,睿智,又栩栩如生。多么熟悉的相片啊!这是外公去世后,我为外公精选的遗像,曾刊于1984年4月的《人民日报》。那一刻,回忆像潮水般涌来。  相似文献   

7.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一部记录中国改革和发展历程的著作——〈朱镕基讲话实录〉》,文章介绍到,近期出版的《朱镕基讲话实录》,收录了朱镕基同志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民主》2007,(11):42-42
中国传媒对科学家的极度忽视和对明星的极力热捧,连老外都看不过去了,今年4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就撰写文章《除了章子怡,他们是谁?》,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2007年4月4日《参考消息》)。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8,(12):62-63
从中英协议达成开始,到1997年回归,我们称之为香港的“过渡期”。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订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相似文献   

10.
海巴子 《各界》2013,(5):21-26
洋人永远搞不懂的中国政治 事情必须从我们的主流报章上的文章谈起。197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随即,全周掀起批判浪潮——其实,对这部近4小时的长篇纪录片,国内99%以上的工人、农民、士兵几乎不可能看得到,更不知道安东尼奥尼是何方“牛鬼蛇神”。  相似文献   

11.
靳树鹏 《各界》2011,(6):89-91
冯亦代先生的一本日记《悔余目录》,是李辉先生主编的《沧桑文丛》中的一小,200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2009年4月章诒和女士在《南方周末》发表《卧底》一文,人们才议论起这奉书和冯亦代告密的事。  相似文献   

12.
我认识一个军人,是一位中将。初次相识是在1983年4月,我刚从《西藏日报》副总编辑的岗位上调到西藏文化局任党组书记、局长。有一天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打来电话,让我到自治区党委书记阴法唐的办公室去一趟。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09,(4):63-64
《人民日报》2009年4月11日刊登高深的文章指出,据《中国青年报》载,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王庭大,分别在北京市的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发放了理想职业的调查问卷,其结果让王庭大委员无语:在九个选择的职业中,企业家名列榜首,其次是歌星影星,科学家排列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和工人。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月23日,华国锋拒绝三年之后,终于同意在我收藏的《你办事,我放心》油画年历上签上他的名字,从而使这幅油画年历成为举世无双的孤品。现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团结》2008,(1):60-64
建国方略 1917至1919年,孙中山倾其毕生学力著《建国方略》,系统地抒发自己的建国宏愿和构想。《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三篇构成。《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出版于1917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教育国民怎样去行使民权;《实业计划》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中国国际发展(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发表于1919年6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是“圆家经济之大政策”;《孙文学说》于1919年春夏间出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阐述心理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安库雷 《党政论坛》2008,(18):14-15
对于大众来说,中央党校是一个多少有些神秘的群体,他们的责任更多地足利用特殊的信息优势,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我们看看中央党校的两份杂志发过的三篇文章,就知道这是一个怎样重要的舆论高地:1978年,《理论动态》首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00年,《学习时报》发表《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示将此文复制分发给政治局委员参阅;2007年,《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时成为国内外舆论焦点。  相似文献   

17.
辛本健 《求知》2010,(8):40-40
2010年4月12至13日.全球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领导人出席。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国.美国的前期筹备工作颇为引人注目:一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建立“无核武世界”的理念:4月6日,美国公布2010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承诺不对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停止发展新的核武器和核武器试验;4月8日,美国在布拉格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协议.规定美俄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不能超过1550枚。  相似文献   

18.
朱开平 《民主》2004,(9):38-41
《冰心全传》——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翔实而形象地记载冰心一生99年风雨历程的文学传记,由河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今年2月28日,是冰心老人逝世5周年。春天,我捧起了这部文学传记……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发表了《落日的辉煌》一文。文章的副标题是《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文章发表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先后予以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十年过去了,在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迎来自己90华诞的今天,重读《落日的辉煌》,倍感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0.
靳义亭 《党政论坛》2010,(12):47-47
首先,颁布法律法规。越南在革新开放中加快立法步伐。1997年5月,国会通过了修改后的《刑法》,1998年3月公布了《干部,公务员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法》和《反贪污法》,并采取法律制裁,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的综合治理措施,征治贪污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