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中亚地区在国际社会和相关大国的协助下实现了无核化,并与中国、俄罗斯等国成功解决边境地区军事安全问题。当以军事威胁为主的传统安全问题大大缓解后,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就突出地呈现在各国政府面前。中亚地缘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非传统安全因素生成的跨国性和地区性,仅凭个别国家能力很难有效治理。而中亚各民族国家曲折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错综复杂的关系,制约着地区各国建立起有效的地区治理机制,致使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发酵、升温。这一趋势如仍不能引起中亚各国和国际社会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势必成为威胁地区安全的重要隐患。独立25年来,中亚各国高度警惕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渗透和蔓延的危险,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打击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等联合行动,"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得到有效治理。但存在于各国高度关注之外的民族关系、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等"非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仍然不断积累,并正在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亚地区基本保持了相对和平与稳定,但是地区各国本身所固有的多种不利因素,如边界纠纷、民族矛盾、毒品走私、宗教偏执、恐怖主义以及与动荡的阿富汗毗邻等,一直刺激着该地区小武器和轻武器的扩散及滥用。总体来说,中亚地区的小武器和轻武器持有状况比较复杂,持有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小武器和轻武器的来源也极为复杂,其中苏联解体、塔吉克斯坦内战、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毒品贸易、阿富汗战争、反政府暴力骚乱和民族冲突等在加剧该地区局势动荡的同时,也使大量小武器和轻武器流向了社会。作为中国的近邻,中亚地区小武器和轻武器的扩散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西部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深入研究中亚各国小武器和轻武器的扩散状况及其来源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亚无核区问题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中亚无核区是保障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大举措.它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务虚和务实两个阶段,现已开始实际操作.建立中亚无核区有利于中亚国家免遭核武器的威胁、防止毒品走私、防止武器贩运、治理日益恶化的环境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中亚国家在建立无核区问题上立场基本一致,5个核大国对此亦持支持态度,中亚无核区条约有望签署,但条约的贯彻落实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亚无核区最终会建立起来,从而为中亚的安全与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许涛 《和平与发展》2014,(2):84-97,135-14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均衡发展,社会、经济等因素长期孕育的极端情绪释放,激化成新形式的暴力对中亚各国及中国西北部的社会稳定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中亚各国安全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以及与中国西部安全的密切联系,把中国西部安全同中亚各国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的目标与维护地区稳定的总体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中国与中亚各国执法的国际合作都属于最积极、最活跃的领域,有必要具体探讨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比如:禁毒合作、网络安全、联合救灾、金融合作等。阿富汗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对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经济援助、巩固共同边防等领域的合作,也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亚地缘政治变化与地区安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中亚地区各国已获得独立20年。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致力于巩固新生主权和社会发展。在经历了世界和地区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同时,中亚各国也成功地推动着独立建国进程和参与国际社会新秩序建设,并以不同的方式与定位确立了各自在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尽管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渐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产生的影响已使中亚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地区安全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中亚地区,打着宗教旗号的激进组织约有上千个,它们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多民族密集区费尔干纳盆地为活动中心,范围遍及整个中亚地区.这些组织中有以和平手段进行政治斗争的伊斯兰组织,也有主张暴力行动的伊斯兰极端组织.近年来,随着国际反恐斗争的深入和中亚各国政局的复杂化,许多伊斯兰组织都转向政治斗争或进行秘密活动,但有些组织仍不时地利用各种时机从事暴力行动,对中亚各国的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分析影响中亚五国制定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各种因素,简介各国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异同点及其原因,以及中亚五国外交和国家安全观的特点,指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各国制定国际战略、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和核心.在当前国际形势相当复杂和"三股恶势力"肆虐中亚的情况下,中亚各国国家安全战略正面临巨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8.
中亚,作为中国的西部近邻,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冷战后,中亚各国历经社会转型,在取得进展之余,地区不稳定因素也频繁出现.未来中亚地区的发展依旧扑朔迷离.作为中亚地区的战略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成员国互信、建立安全机制、加强经济人文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成果显著.在未来的发展中,上海合作组织将继续坚持安全、务实的两大合作方针,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以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急剧改变了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1991年的阿拉木图宣言,一方面结束了苏联的存在,一方面也给中亚旧地缘政治的历史发展阶段划上了句号.自此,中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亚各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区地缘政治关系转变的长期影响.但是,继承原苏联保持同阿富汗冲突地带的隔离政策仍将是中亚各国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亚战略形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是中亚国家取得主权独立、推进社会转型的第20个年头,也是各国应对各种挑战,努力维稳定、促发展的关键一年。政治上,各国政局均未出现大动荡,但经过独立20年的发展,中亚各国大多接近历史变革临界点,大多数国家均出现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良趋势。经济上,各国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但经济危机并未改变中亚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基本布局,各国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安全领域,涉恐等恶性案件未显著减少,极端宗教思潮利用各种渠道加紧渗透,中亚安全风险上升值得关注。外交上,中亚各国平衡外交理念更加清晰,手段更加纯熟,但中亚地区的大国博弈有所加剧,俄美两国均提出自己的新中亚战略,日本、韩国等积极介入中亚事务。与此同时,中亚各国与中国关系稳步发展,安全与务实合作得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