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民进山西省委作为一级地方组织,多年来始终把参政议政作为工作的重点,同时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带领、组织广大会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坦诚进言,献计献策,做出了新的成绩。一、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参政议政1997年以来,民进山西省委负责同志多次参加了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省政  相似文献   

2.
社会服务是民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一项重要职能。民进通过社会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作用,既是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中释放服务优势和效能的出发点与依归,也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更是民进践行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的重要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地发挥民进社会服务工作凝心聚力的作用与效能,需要在深入理解二者双向互动逻辑的基础上,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民进社会服务工作在凝心聚力中发挥作用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年以来,四川民进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宣传报道一直保持很强的力度,民进组织的凝聚力得到极大增强,社会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而民主党派宣传工作如何准确切入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展开正确树立党派形象的宣传报道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有必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背景,提炼工作,梳理启示,以此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画家阳太阳,久居八桂乡,山水甲天下,应研朱墨忙。这是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赠给阳太阳教授的诗。德高望重、蜚声中外的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阳太阳教授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于1961年至1980年担任民进南宁市委会第二届主任委员。阳老是1952年在桂林加入民进的。他与胡明树、杨东药同志一起筹建民进广西省分会筹委会,是广西民进的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民进领导人。历任民进中央委员和参议委员,民进广西省(区)委会副主委、秘书长、名誉副主委,民进武汉市副主委,现任民进广西区委会名誉主委。阳老还曾担任武汉中南美专、…  相似文献   

5.
1949年11月,民进港九分会会员、著名作家胡明树在广州参加广西工作团到广西工作.他首先在南宁联系了一些文教界无党派爱国人士.1952年1月29日,民进南宁小组成立.6月25日,民进南宁小组改称"民进广西小组",1953年5月,成立民进广西省分会筹委会,杨东莼任筹委会主任委员,胡明树、阳太阳任副主任委员.随后,根据中共省委统战部意见,先后在桂林、南宁、梧州、贵县、容县、玉林、贺县、桂平、河池等市县建立组织.1958年10月16日,民进广西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民进广西区第一届委员会,张景宁当选为主任委员,郑建宣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民进广西区委会正式成立.当时全区有基层组织41个,会员517人.  相似文献   

6.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民进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民进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和会情的深刻变化,加快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的重大举措,民进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必须继承传统,积极作为,开拓创新,才能真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民主促进会在太原市仅有从北京等地调入的陈公庆、王幸生、汪超中三位会员。他们三人在太原曾组成一个民进小组。这个小组,就是山西民进的组织雏形。1957年6月23日,在中共太原市委的关怀帮助下,民进太原市筹委会宣告成立,陈公庆担任主任委员,丁裕超、赵诚斋担任副主任委员。随后一年,先后在山西的部分师范院校及中小学校发展了68名民进会员并建立了七个基层支部。1961年2月,民进太原市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太原召开,选举产生了民进太原市第一届委员会,陈舜礼任主任委员,丁裕超、陈公庆、赵诚斋为副主任委员。到1965年6月,民…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民主促进会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在民进的会章上把民进的传统概括为"三个坚持",即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民进的这一优良传统,是民进的前辈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精神的总结,是他们人生哲学的最好概括,是我们这些民进后来人的行动准则。一、"花落还开水流不断",继承民进光荣传统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短暂的,但是人类的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十九大闭幕以来,民进省委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作为全省民进的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一核心任务,推动理论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方法途径,开展广  相似文献   

10.
天津民进是1951年8月开始筹建的。1952年8月3日成立民进天津筹委会,1953年1月4日正式建立民进天津地方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天津分会(1957年根据新会章规定改为天津市委员会)。半个多世纪以来,天津民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努力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求实、务实、  相似文献   

11.
1958年11月,中国民主促进会成都市委员会在成都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五十年来,成都民进继承和发扬民进优良传统,与党肝胆相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不懈努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回顾五十年历程,记忆半世纪春秋,成都民进作为参政党的一个地方基层组织,她的历史,恰似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数千个参政党基层组织历史的缩影。组织建设:规模由小到大结构不断改善组织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基础。五十年来,成都民进坚持“三个为主”,发展与巩固结合,发展工作为发挥职能服务,积极慎重发展会员,不断改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换届之后,民进湖北省委会把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贯彻民进中央和省委统战鄙的精神,注重把握时代特点,结合自身实际,精心筹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以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湖北民进自身建设,促进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智库是汇集智慧的思想库,是吸纳专业人才进行研究的平台。民进会属智库具有天然的人才、平台和社会优势,发挥民进优势,加强会属智库建设,有助于提高政党协商质量,最优化发挥民进在政党协商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7(2):F0003-F0003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广西区委主委俞曙霞(右四)考察民进成员、民营企业家吴小龙(右三)创办的广西小龙集团。  相似文献   

15.
雷洁琼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她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新中国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创立发展、为民进的成长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所走过的人生历程,是民进优良传统的典范;她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民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探索的结果。民进要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必须重视三个问题:明确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背景;正视影响民进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存在的问题及表现;积极探索民进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60周年,我们隆重庆祝她60华诞。四川民进由建立、发展到壮大的21年的足迹,是她铸就60年沧桑与辉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段历史值得回顾。21年前,在民进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的具体指导下,经过以刘西林同志为主任委员,马力可、徐天逸为副主任委员的民进四川省筹备委员会的积极筹备,民进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2月在成都召开,正式成立了民进四川省委会。成立之初,民进会员只有294人,地方组织只有4个(成都、重庆、南充、攀枝花),会员主要集中在教育界。经过21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8.
民进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在民进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指出: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参政议政和自身建设为重点,努力把民进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的参政党。民进成都市委近几年来坚持这一基本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制度和方式,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政治交接落到实处。进入新世纪以来,成都民进每年都要吸收一大批新成员,截止目前,成都民进已经由上个世纪末的900多名会员发展到了1400多人。同时,形势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无不深深地影响着全体会员。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扬我会优良传统,如何做好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2年5月2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民进河北省委员会。顺利完成了民进河北省委新老班子的交接。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河北民进几代老一辈领导人,把坚决接受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20.
一1986年3月29至30日,民进绵阳市委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的民进绵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后届中增补3名委员)。严代泽任主任委员,蒋安中、李健中任副主任委员,杨明辉任秘书长(于1987年1月增补为副主委)。到2005年10月底,绵阳民进已发展成为拥有43个基层组织(含总支、支部、小组)、会员621人,组织系统完善,在绵阳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主党派市级组织。二十年来,民进绵阳市委通过选举,推荐民进会员担任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实职,参与大政方针、地方要事的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履行了民主监督的职能。市委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