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权利人面对境外的侵害者侵害其享有的知识产权时,根据这类案件的特点,直接表现的侵权行为地以及被告的住所地均在我国境外.权利人欲向侵害人提起诉讼,不得不考虑到境外法院提起诉讼.而在境外提起诉讼高昂的律师费、案件受理费、语言上的障碍、境外诉讼长达几年的时间成本等等一系列的难题迫使权利人不得不放弃维权.其实,权利人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包括行使诉讼程序权利,选择在国内进行诉讼,降低维权成本.  相似文献   

2.
我国专利法坚持专利侵权赔偿适用补偿性赔偿原则,由于很难精确计算侵权人所得和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所以补偿性赔偿原则不足以遏制专利侵权行为。将补偿性赔偿原则与惩罚性赔偿原则并用,特别是利用惩罚性赔偿原则对侵权者进行教育、警示和震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专利侵权行为,使维权成本下降,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一步改善,这也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指导思想。如果我国承认惩罚性赔偿原则,须明确在适用条件上仅限于恶意侵权人。  相似文献   

3.
牟隆  裴晓丽 《法制与社会》2012,(34):168-169
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分析,探究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并就加大惩罚力度和降低维权成本的措施进行细化和探讨,在司法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权利人诉讼维权成本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国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力度。由于更看重对潜在市场的争夺,所以在知识产权案件中,时间成本的大小对当事人意义重大。众所周知,民事案件一审和二审的审限为6个月和3个月,行政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和2个月。但令人惊讶的是,经过统计发现,案件在一审审结到二审立案之间,竟要花费近3个月时间!上诉移送是否必须耗费如此之大的时间成本?笔者试图在对北京市第一中级  相似文献   

5.
地理标志是一种由自然或人文因素决定的、具有产地和品质识别功能的知识产权,由于立法不统一、保护力度弱,存在侵权行为频发、维权成本高等问题。由于“西湖龙井”等地理标志涉及区域公共资源和地域品牌形象、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秩序和同行业生产经营者利益等公共利益,同时其集体垄断权属性和开放性特征,可能导致“公地悲剧”,亟需检察公益诉讼对其进行必要保护。应当从完善地理标志法律制度体系、将地理标志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妥善选择检察公益诉讼的介入路径等方面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西安中院管辖陕西省境内的专利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设计、认定驰名商标、垄断纠纷案件,同时审理辖区内部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为此,西安中院在审案中树立办"精品案"的理念,遵循统一执法、平等保护、适度保护和利益平衡原则,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止侵权行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侵害的是一种特殊的权利,由此引起的民事案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一项非常迫切的要求就是需要尽快地执行案件,以便及时制止侵害。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该类案件的快速执行机制。本文结合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特征,论述设置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快速执行机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都具有知识产权属性,在频繁发生的利用企业名称权侵犯驰名商标权的案件中,侵权行为的共性在于:以企业名称权侵犯驰名商标权,是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恶意冲突的表现,并会导致对驰名商标的混淆和淡化,从根本上来讲,对此可通过到侵权地法院维权的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9.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几个疑难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护正当的竞争秩序、兼顾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财产权益,既是我国设立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价值选择,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保护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价值追求。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重大损失的认定,应以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丧失的竞争优势或者商业机会为主,兼顾商业秘密自身的价值;以行政优先为原则、以刑事先理为例外是我国处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在程序方面必须坚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韩朴鲁 《法人》2005,(4):62-64
从北京汉王科技有限公司的维权经历人们看到,在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前途漫漫.低下的司法效率、居高不下的维权成本以及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悬疑,都是阻碍中国企业维护知识产权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1.
对上年涉及公司企业的典型案件进行回顾是本刊惯例.本次仍将知识产权案件单独成篇。2010年的典型知识产权案件有以下特点:涉及网络的纠纷在知识产权各个领域都有体现.所占比例较大;国外公司在国内维权案件较之以往有所减少.说明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竞争白热化.各种不正当竞争案件上升.冲击商业诚信底线;  相似文献   

12.
西安中院管辖陕西省境内的专利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设计、认定驰名商标、垄断纠纷案件,同时审理辖区内部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为此,西安中院在审案中树立办"精品案"的理念,遵循统一执法、平等保护、适度保护和利益平衡原则,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止侵权行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推动西安经济跨越发展,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及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国内简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送审稿)报送国务院;我国年内将建约40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案件案由。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件有以下特点:我国企业或主动维权或勇于应对海外企业各类诉讼及"337调查",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积累经验,胜诉案件增多;国内知识产权案件最终以调解、和解形式结案增多,既显示执法司法部门的努力,又反映出涉诉当事人维权更加理性,务实;法院认定驰名商标更加慎重,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关于商品通用名称认定案件增多,关系到行业健康发展;新类型案件更加注重实际经济效益,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实践中不断扩展;司法认定手段更新……本篇仍旧以商标权纠纷案件、专利权纠纷案件、著作权纠纷案件以及不正当竞争等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顺序对案件进行回顾,所选案件均为至少一审审结案件。囿于作者水平及公开报道资料所限,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件可能没有收入,是为遗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商标权利人品牌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近几年,人民法院受理的商标侵权案件数量增长迅速。据北京市丰台区法院统计,该法院受理的商标侵权案件,2011年为67件,2012年为194件,2013年仅第一季度收案就达到80件。商标侵权案件中,又以销售者销售侵权商品类案件最多,约占总案件数的90%。丰台区法院统计发现,2012年审结的商标侵权案件调解撤诉率为70.2%,低于该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整体调撤率近1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商标权利人的5种行为激化了与被诉侵权人之间的矛盾,造成维权障碍,不能有效实现案结事了。商标权利人应充分认识到诉讼维权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得损失赔偿,而是通过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其商业信誉、商标声誉,商标权利人维权,在有理的同时更要做到有节。  相似文献   

16.
对知识产权侵权案法定赔偿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 识产权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性,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知识经济需要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制裁侵权行为,规范科技文化市场秩序,从而促进科技、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知识产权案件诉讼中,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一直是法官和律师着重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原因在于,知识产权内容的多重  相似文献   

17.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适用刑事和解的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该类犯罪在客体方面的特征及侵权行为属性与刑事和解具有契合性,同时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具有适度性、部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刑事和解能够更好地保障知识产权人的合法利益,能够使知识产权尽快产生效益,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论侵犯外国知识产权的管辖与准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外国知识产权指侵权行为地或结果发生地位于外国领域的一种涉外侵权行为,其所涉及的管辖与准据法问题是处理此类案件的重要前提,而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不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就此类案件的管辖而言,应当区分被告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两种情况,并考虑该案件中是否涉及外国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是否有禁令性请求等情况,综合确定管辖原则。对外国居民侵犯外国知识产权案件的管辖宜引入合理关联原则;就准据法的确定而言,在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导原则的前提下,对在多国侵权的行为可通过适用共同本国法或通过灵活解释侵权行为地的方法,解决适用该原则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上升11.7%。出台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等10个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方便当事人举证、缩短诉讼周期、降低维权成本、提高赔偿数额,知识产权案件判赔金额同比增长79.3%,促进形成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法治环境……”2021年3月81.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耕对外公布: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自2000年至2004年11月份,共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 539件,批准逮捕2462人。近三年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立场。2004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该《解释》降低了侵犯知识产权量刑标准,从刑法角度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在此《解释》颁布之后,有学者认为降低知识产权犯罪的量刑标准,将会使我国以民法为主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