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权保障经历了19世纪的兴起、20世纪“衰落”的现代所有权保障重构的过程。但现代所有权概念之重构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抛弃近代所有权概念,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所有权,而是对近代所有权加以改造,摒弃其绝对自由性,改采相对受限制性。但这种相对受限制的所有权并没有抛弃近代所有权的本质,所以,现代所有权虽然受到限制,但仍然是自由的所有权,这同时也体现了所有权本身就包含着义务的理念。本文试述了所有权保障制度演变的成因及现代所有权概念重构之目的,以期能使我们在真正理解现代所有权价值的基础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物权立法及所有权保障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公共所有权的类型之一,受公法和私法的共同调整。公共所有权是一种既有权利又有义务、能够使管理规则得以发展的有组织的所有权制度安排,确保群体成员对共有财产平等利用权的所有权制度设置本身,已隐含了公共事务负责者对共同体成员实施内部管理的公共性权力,也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即,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是一种兼具公权和私权双重属性的复合性权利。当前国内学界的公权说与私权说,只不过是对其社会属性某一方面认知的结果,均具相对的合理性,但都是一种存在"附加条件"的"真理性学说",而当此"附加条件"被去除之后,无论是公权说还是私权说,均有可能成为谬误。  相似文献   

3.
罗马法取得时效在罗马历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其中对当代较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作为补救权原瑕疵的取得时效。通过对罗马法上补救权原瑕疵取得时效的历史梳理和将其与近代善意取得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逻辑功能、构成要件、内容及立法体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关联。罗马法取得时效发挥着类似于近代法善意取得的作用。这表明罗马所有权绝对主义的观念并未导致其对交易安全的完全漠视;近代善意取得与罗马法取得时效名异而神似;而近代取得时效与罗马法取得时效名同而实异。  相似文献   

4.
所有权神圣理念是私权神圣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所有权神圣理念的历史演变典型地反映出私权神圣理念的历史演变过程。所有权神圣理念经历了古代的萌芽、近代的兴起和现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所有权限制应是所有权本质之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权限制内含于所有权概念之中。宪法既规定了所有权受限制,又规定了所有权受保障。所有权宪法保障包括保障条款、制约条款和征收补偿条款。保障条款包括制度性保障和个别性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试图从技术的角度阐述罗马法中所有权概念的产生。罗马私有化以后,家庭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家父享有最高统治权,家父利用其统治权来涵盖对财产的支配。但随着家庭主权地位的丧失,作为政治主权观念的家父权再也不能解释对财产的所有了。而人役权、地役权概念的产生,使罗马人获得了人对物利用模式的权利原型。于是,在借鉴人役权、地役权权利模型的基础上,产生了人对物所有的所有权概念。  相似文献   

7.
所有权是基于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束权利的集合。传统所有权概念把所有权当成是人对物的支配关系这样一种事实 ,而未揭示其法律权利特征。本文基于所有权本质及其客体特殊性来重构所有权概念。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物业管理业发展迅速,然而目前我国有关的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却难以满足物业管理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国((物权法》确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没有与基本法衔接统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健全,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在物业管理立法方面的先进经验,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律制度为基本理论的现代化物业管理法,以帮助人们树立物业管理领域是私权领域的概念,从而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及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在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保护好公民的私有权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 ,以所有权保留的延伸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加工条款和事先让与条款在所有权保留合同中订立所衍生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作为一项兼具买卖与担保双重功能的担保方式 ,所有权保留的生命力来源于其以延伸和扩张的形式在工商业活动中的广泛运用。我国《合同法》关于所有权保留的原则性规定 ,不仅无法满足所有权保留运作的制度需求 ,而且也不利于工商业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利用所有权保留的各种变形创设有利于资金融通的担保方式。本文建议 ,运用延伸的所有权保留涉及的法律问题应当在民法典的框架中予以通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所有权不仅是物权法,而且是整个民法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今年两会通过的物权法中明确提示了所有权的积极权能,符合传统的民法理念,但却未提示所有权的消极权能,明显存在概念不全面,内涵不明确的缺陷。消极全能是所有权绝对权、支配权的国有属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两大法系财产法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绝对意义的不动产所有权 ,只有绝对意义的动产所有权 ,罗马物权法与日尔曼财产法均是如此 ;两大财产法只存在财产利用方式上的区别 ,而非一以所有为中心 ,一以利用为中心 ;日尔曼财产法中的双重所有权与英美信托制度中的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都不是罗马法意义上的所有权 ,所谓的“一物多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两大法系财产法最根本的区别还是一为制定法 ,一为判例法。这一根本区别是所有相关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成为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13.
所有权的蜕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产,应被区分为若干类型,其上存在着所有权,其主体为行政机关。公产所有权属于行政法上的所有权的观点不可取,以民法所有权来定性公产所有权完全符合法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机动车所有权制度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车辆登记是"准予上道行驶"的行政管理措施,而非所有权登记。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机动车所有权转移"以交付为原则,以约定为例外"。以占有作为机动车财产所有权公示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建议人大常委会尽快做出立法解释。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土地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物权法》延续了《民法通则》将所有权概念与所有制概念混淆使用的方式,规定农村集体成员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由此使得所有权的社会治理功能无法发挥,而且造成所有权主体实质上处于虚位状态,也造成了所有权与用益物权的权能混淆,变革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土地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物权法》延续了《民法通则》将所有权概念与所有制概念混淆使用的方式,规定农村集体成员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由此使得所有权的社会治理功能无法发挥,而且造成所有权主体实质上处于虚位状态,也造成了所有权与用益物权的权能混淆,变革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反思传统所有权概念立法例及其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深入考察了所有权的内在方面和弹力性 ,认为 ,为全面理解所有权概念及其终极支配性 ,应放弃弹力性的说法 ,并将目光聚焦在“人”身上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哪一项法律制度像所有权这样承载着极为厚重的人文价值。人类社会从蒙昧时期、文明时期发展到近现代社会时期,所有权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的财产支配到个人人性乃至社会整体的精神解放、从等级身份制条件下的公然不平等到形式主义的人人平等、从近现代的绝对所有权到现代社会兼顾实质平等的所有权这些重大的法律价值嬗变。所有权制度的有效性,是法律体系的核心目标,而有效的所有权制度,只有从认真对待民众的自然权利的角度入手才能够真正予以理解。在我国,解放民众所有权上的制度和思想桎梏、建立科学的公共财产所有权制度,应当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所有权制度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9.
相邻关系理念起始于罗马法时代,最初的相邻关系调整是通过地役权制度实现,到<德国民法典>时第一次出现"相邻关系"的概念,并把其列入所有权一章,作为"所有权限制"的定性,揭示了其法定性的特点.法律通过对"容忍义务"的规定来给当事人之间的相邻关系的权利、义务划分界限,但是相邻关系在法定调整的基础上应当可以为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规范,苏永钦教授的相邻关系"自律法走向"理论,就是相邻关系在法定基础上可以为当事人自由约定的有力论证.相邻关系将发展为"法定"、"约定"相结合的混合体模式.  相似文献   

20.
古罗马文明留下宝贵的政治遗产,其中共和国早期蕴含社会和谐的政治实践闪烁着罗马人高超的统治技术。古罗马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是,在内部的等级斗争中,平民与贵族互相"妥协";对外在与意大利同盟者的关系上,古罗马推行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