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是承担着建设祖国的未来的重担,对青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如今,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却令人堪忧,我国教育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相对缺乏,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是性格走向成熟同时也很叛逆的时期,必须要加强心理教育。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起步比较晚,同时,发展也很缓慢,本文就目前我国青少年发展的现状和一些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意义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迷失于网络的青少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浅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媒体的不恰当导向、父母抚育子女方式不当和青少年自身的同一性心理危机等,因此要防止青少年过分痴迷于网络,必须要靠社会和家庭的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主体心理畸变的言语刺激诱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不当的言语刺激是青少年心理畸变的重要诱因。通过对青少年犯罪主体心理畸变的言语刺激诱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对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生成机制是重"身"轻"心","权威"与"孝"、"功名"心态、"关系"意识等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我们应选择的文化心理治理路径有:转变重"身"轻"心"的心理,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放下"权威"思想与姿态,与青少年平等对话;淡化"功名"心态,激发青少年潜能;弱化传统的"关系"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指导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顽强的意志和改善适应环境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条件下,由心理性原因引起的行为问题可以导致品德性问题,而品德性行为中也含有情绪性格异常等心理因素,两者互相交错、渗透,有时难以严格区分。如果学校德育工作中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忽视对青少年人格素质的整体培养,把思想品德教育同心理健康指导割裂开来,那么就会影响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使之流于形式。 据报道,某市5万名学生中18%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和心理疾病。某地大、中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具体表现在性格,情绪和行为上的偏异,导致社会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影响身体,甚至成为学生逃学、出走、死亡、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仅依靠通常意义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收效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8,(3):F0002-F0002
汶川地震,举国哀痛。面对地震灾害的突然袭击,团中央紧急行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震后青少年较为突出的心理创伤问题,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组建“12355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援助专家志愿团”。5月20日,共青团中央“12355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援助专家志愿团”从北京启程前往四川灾区。  相似文献   

7.
有别于青少年"法制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有所发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除了对青少年要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之外,应当培养其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意识,从而建立青少年的法治信仰。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法治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逐步推进。第一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第二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识。第三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于社会的互动之中,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青少年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由此引出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不衣社会心 症结在于:失衡与迷芒;浮躁与行为短期化;自危意识与怀旧心态;冷漠与无助;心理矛盾与评判标准二元化。要疏导青少年的不良心态,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健康成熟的社会心理环境,首先要规范经济与生活循序其次要加强制度民改革,再次要建社会利益矛盾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健全与完善青少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上的色情信息、暴力信息以及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对青少年形成性犯罪心理、暴力犯罪心理和诈骗犯罪心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以期对解决这一现实严重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如何预防青少年的犯罪目前成为了大家共同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所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多,对他们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在加上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和辨识能力都相对较弱,使得他们的成长道路非常复杂。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上做出阐述,希望能够减少青少年的犯罪,创造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