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图片报道     
4月26日至5月1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管局局长焦焕成同志陪同李克强副总理出访俄罗斯,并顺访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焦焕成同志与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科任举行了工作会谈,参观了国家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大剧院、麦恩多尔福官邸,考察了克里姆林食品联合体。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0,(2):66-66
3月26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代总统普京以52.94%的选票,一举夺得了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宝座。  相似文献   

3.
正莫斯科位于俄罗斯奥卡河与伏尔加河之间,横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雅乌扎河两岸,城区零星地散布在7个山丘上,面积达1000多平方千米。800多年前,莫斯科河两岸树林葱郁,而莫斯科在卡巴尔达语中意为"密林",莫斯科的名字由此而来。14—17世纪的克里姆林宫建筑群是莫斯科最古老的部分,其中克里姆林宫和红场一带逐渐成为莫斯科的繁华地区。克里姆林宫最早是木墙的城堡,莫斯科成为  相似文献   

4.
2011年的3月2日,戈尔巴乔夫满80岁了,仍活跃在世界和俄岁斯的政治舞台上——梅德韦杰夫总统把他请到克里姆林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勋章;普京向他发去生日贺电,肯定了戈氏存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7日,俄罗斯新任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从普京手中接过权力棒,正式宣誓就职。而据媒体透露,为确保这次权力交接的顺利进行,早在今年3月份,梅德韦杰夫就已经提前将办公室搬进了克里姆林宫,其就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  相似文献   

6.
纪念冷战结束15周年 15年前的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那面印有镰刀和锤子的红旗在瑟瑟寒风中徐徐降落。它向世人宣告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走到了尽头,同时标志着二战以后左右世界格局的冷战正式结束。  相似文献   

7.
述弢 《同舟共进》2010,(10):34-36
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是斯大林发动新一轮政治大清洗的信号。后因斯大林猝然去世,案件中途夭折,许多人方侥幸逃过此劫。这一案件决非孤立的事件,今天重温这段旧事,或可从中依稀看到斯大林执政期间的一些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8.
3月间日,时任俄代总统的普京突然紧急召见俄各部部长和媒体j已者,满面春风地宣布:“车臣匪首萨拉勒曼·拉杜耶夫被擒获!”这一消息对车臣战局来说,具有转折性意义。号称“高加索孤狼”的拉杜耶夫至今也没弄明白,俄罗斯特工是怎样捕捉到他的行踪并从天而降的?喜讯传来3月13日下午,克里姆林宫。代总统普京突然紧急召见政府各部部长和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记者。当两名记者和摄影师扛着机器赶到克里姆林宫特别会议室的时候,普京和各位部长们已经整齐地等候在那里了。记者发现,普京那张“呆板,鲜有笑容”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意。摄影师刚…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总统为了自身安全,都要挑选一些身怀绝技、效忠总统的年轻军官做自己的贴身保镖,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和新闻,世人对此也大都耳熟能详。然而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保镖却因数量多且鲜于公开露面而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从总统宝座上退下后,俄一些媒体相继披露了叶利钦总统保镖鲜为人知的故事。俄罗斯总统的安全警卫工作由总统卫队──总统团实施,人数大约有700多人。总统团是由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克里姆林宫独立团改组而成的,是俄军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目前总统团就驻在红场旁克里姆林宫的墙后。改组…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     
行动推迟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拿起通往埃及总统府的电话:“我是勃列日涅夫,我要和萨达特总统的遗孀讲话。”“遗孀?萨达特总统一直都活着的呀。”电话另一端传来惊讶的声音。老勃放下电话,冲着身旁的克格勃头子大喊:“混蛋。为什么把原订的行动时间推迟了?”(小火荐)绝不可能在看望父母期间,妈妈开始盘问我现在男朋友的情况。“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她最后问。我指了一下爸爸说:“像他那个样子的就行。”爸爸得意地合不拢嘴。“我花了30年才把他调教成这个样子,”妈妈说,“不可能有26岁这样的原型。”不麻烦“这里太凉了…  相似文献   

11.
在距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南约4公里处,有一片粉红色的建筑.这就是修建于十六世纪中叶、俄罗斯著名的修道院之一——新处女修道院。该修道院侧门所连接的一片白桦林所掩映的墓地.即因该修道院而得名的新处女公墓。  相似文献   

12.
红场随想     
巍峨的克里姆林宫城墙东侧就是闻名遐迩的红场。初春的阳光下,游人三五成群在花岗岩石块铺就的广场上漫步。我站立在广场中央,绵绵思绪像碧空中的云絮,飞向遥远的地方。世事轮回,沧海桑田,如今的红场已不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但它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见证,已深深地铭刻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年轮中。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的眼中,他们是盛名显赫的数学家、富可敌国的亿万富豪、克里姆林宫的“幕后铁腕”、散尽千金的慈善家。然而,他们也是千夫所指的“窃国大盗”。在那个颇为特殊的年代,不甘平庸的他们乘势而起、借势而为,在俄罗斯上演了一幕幕峰回路转的传奇故事。不过,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相似文献   

14.
速读     
《人民公安》2009,(15):9-9
“普京,普京让我们感到很酷。” ——近日.俄罗斯的网络上开始流传这样一首歌曲.一名留着胡须男人唱着:“普京,普京前往皮卡洛沃。普京,普京让我们感到很酷。普京,普京迅速做出合理裁定。普京,普京你是我们的总统。”外界推测普京今后将重返克里姆林宫.重新担任总统。  相似文献   

15.
有“钢琴之王”之誉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一次应邀到克里姆林宫演奏。可是在演奏中,沙皇却和身边人说起话来。李斯特见状,就中断了演奏看着沙皇。在沙皇问他为什么要停止演奏时,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听到这话,沙皇随即表示了歉意。  相似文献   

16.
与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相比(见本刊2013年第12期《斯大林之女与克里姆林宫的角力》),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截然相反--女儿一心想凭本事吃饭,试图摆脱特殊的身份和待遇,过寻常百姓的生活,不得,一再抗争;儿子则对自己的特殊身份非常自负,凭借这一身份扶摇直上,又自恃这一身份为所欲为,最终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听从苏联学习归来的同志讲苏联的“电视”。我问:“啥是电视?”他说:“克里姆林宫在开会,几百公里外的工厂就能看见。”我吓了一跳,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这是什么技术,能让人的眼睛看到几十甚至几百公里之外的东西?难道世上真有千里眼吗?整个世界都像在玻璃缸中一样,不管远近相互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世界各国“总统府”的安全保卫内幕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美国总统官邸白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伊拉克的总统府,以其独特的规模、现代化的装备防卫手段和指挥控制系统而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莫斯科风光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13(1):40-41
波光粼粼的莫斯科河像一条蓝色丝带,静静地从城市中间流过;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和众教堂巨大的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古老建筑和现代建筑在白桦树影中显现,这就是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  相似文献   

20.
天下·动     
《创造》2012,(1):6-6
向2012,地球的大选之年2012年是全球公认的"大选年",奥巴马能否延续2008年的"奇迹"?普京能否如愿重返克里姆林宫?这是2011留给世界的悬念,也是2012终会破解的谜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