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6年巴西大选中,为争夺总统职位而进行的政治较量不仅使各党派的主张得以展示,国家的形势也因此更加明朗:政党政策趋同现象明显,劳工党左派特点并不凸显;巴西的反贫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却在下降。卢拉第二任政府的政策走向是:在经济方面将致力于经济快速增长,但对其制约条件难以克服;在对外关系方面将执行既定政策,强调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树立其发展中国家领袖的形象;中国与巴西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巴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巴西在继续稳定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拉美邻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便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体现和发挥巴西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为巴西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卢拉政府执政两年来所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上展开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动,是巴西外交新战略的体现,是前政府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卢拉政府外交政策评析及未来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6年大选中,针对卢拉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卢拉与反对党总统候选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辩论内容涉及外交政策的各个方面。本文首先以两位总统候选人对外交政策的辩论为切入点,分析他们在外交政策上的各自立场;然后针对这些分歧总结卢拉第一任期内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实效;最后对未来4年卢拉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
1990年,巴西的政治、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政治上,自1964年以来巴西第一次实行了民主选举,在政治民主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外交政策上,巴西一改萨尔内政府时期既与西方发达国家保持传统关系,又加强和扩大同发展中国家交往的多元化方针,转而实行更加务实、更具有选择性的“在优先发展同邻国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将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西方发达国家”的亲西方政策。在经济上,巴西实施了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其主要体现是新的稳定经济政策和新的工业政策。面对1990年末1150.96亿美元的巨额外债和1764.87%四位数的高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大批左派政党领袖和政治人物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左派政府.以巴西的卢拉政府、智利的巴切莱特政府和乌拉圭的巴斯克斯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温和的改革政策,而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政府和厄瓜多尔的科雷亚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激进的改革政策.两种不同左派政府执政模式和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党体制化程度的差异.经济环境的限制是温和左派政府采取稳健政策的重要因素.本国自然资源禀赋在推动激进左派政府进行反体制变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近几年出现的反全球化运动的特征及其主张进行了总结,然后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立场与观点进行阐述,接着对目前各国政府对全球化运动的态度和举措作了分析,最后,论文就中国政府对反全球化趋势应有的基本原则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第三波全球化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勇明 《国际观察》2004,54(6):8-14
第三波全球化至少产生了四种经济效应 ,即减贫效应、边缘化效应、马太效应和社会倾销效应。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因采取了与全球化相协调的国内政策 ,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贫困问题有所缓解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三波全球化中日益边缘化 ,人均GDP下降 ,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全球化在发达国家产生“社会倾销”效应 ,这是发达国家反全球化运动的重要根源之一 ;全球化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马太效应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深化全球化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反全球化是一种思潮,在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存在。金融危机加剧了全世 界的反全球化倾向,一直支持全球化的发达国家反全球化倾向也日益高涨,贸易壁垒成为自由经 济竞争的主要威胁力量之一。这种威胁不仅反应在一系列双边及多边贸易摩擦事件之中,也反映 在主权国家的政治和公民社会活动中。而新兴国家正在全球化进程中稳步崛起,紧紧抓住更多的 发展机遇,在金融危机中推动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2003—2010年期间,在国内良好经济局面、追求大国地位和维护外交自主性三个因素的支撑下,巴西卢拉政府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不但改善了出口严重依赖美欧市场的被动局面,还极大地提升了巴西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威望和影响力。被往届巴西政府长期忽视的中东地区,凭借其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和庞大的发展中国家规模,为卢拉政府实现其外交理念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舞台。历经大胆接触、密集互动、积极斡旋三个阶段,卢拉政府立足经贸合作,充分利用巴西与中东国家的人文纽带,放眼政治合作和大国地位提升,极大地推动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卢拉实现了巴西元首对中东地区的百年首访,积极推进南美—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利用与阿拉伯国家深厚的人文纽带参与调节巴以冲突、积极斡旋伊核问题,不但为巴西与中东国家不断深化的经贸交往提供了政治保障,还大大提升了巴西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2023年新年伊始,新一届卢拉政府有望抓住中东国家外交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加速促进后疫情时代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来临。  相似文献   

10.
一、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加速深化的趋势,逐浪于全球化大潮中的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其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展的产物。它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产生和发展,也必定被深深打上资本的烙印。从根本上讲,它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其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全球化的两重性就在于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为发达国家加强全球经济霸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