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把物联网纳入十二五专题规划。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为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引入了一种崭新的服务方式。它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更具有双刃剑性质,它对社会运行管理机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公共管理要有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的跟进。  相似文献   

2.
正物联网时代的车联网人类已经历了机械社会和电子社会的发展,现在正跨入一个"泛在社会"。在机械社会,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依赖于机械工具,人与人的信息直接传递,社会活动机械化。在电子社会,人类社会的交流主要依赖计算机网络,人与机的信息交互传递,社会活动网络化。未来的泛在社会,也是一个物联网,交流无处不在,人与机,物与机,物与物信息交互,网络无处不在。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应用包括了公共服务、家庭及个人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物联网,席卷而来,牵动各行各业的神经。之于安防行业,除了贴上了物联网安防的新产业标签外,迎接的还有万亿元的产业规模。如何能在物联网安防时代,通过端到端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将信息进行及时感知,实时传送,让人与物能够实时地智慧互动,这是我们所渴求的。华为,时代的风云企业,他们正在全面拥抱物联网,深入挖掘行业用户信息价值,带来安全和智慧的安防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网购"、"网红"以及最近走红"阿尔法狗",大众可看到的、可感知到的这些名词和生活,都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速宽带整合变奏……复杂的事简单地说,就是实时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多平台顺畅地及时输出。大数据使信息更透明、需求更明确;物联网使城市更智慧、生活更便捷;而宽带传输则使原本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实现了跨地域、跨平台、甚至是跨文化的实时连接及传递,这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技术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从容自  相似文献   

5.
在专利制度的历史长河中,商业方法因被归于"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而被排除在专利权之外。而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专利制度经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物联网商业方法是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商业方法。与传统商业方法不同,物联网商业方法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传感感应等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电子装置实现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将人与物、物与物最大限度联系起来,实现人类对物理世界高效、节能的管理与控制。物联网商业方法创新中潜在的巨大利益与其技术性的特征驱使人们再一次向专利制度寻求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已经从电影屏幕中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无需再对日常琐碎的小事倾注更多关注,一个按钮一个设置就能让生活体验变得简单智能,这一切,都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成熟。顾名思义,物联网是将物体相互连接形成网络,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物品和物品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处理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如果说互联网是光纤铺出的巨大的虚拟世界,物联网就是这个虚拟空间里的三维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从中国移动的角度,我们认为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很重要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应用边界的扩展。从固定电话到宽待到智能手机,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的通信,那今后人与物,物与物将带来极大的扩展。第二,联网设备的爆发,今后各种各样的联网设备越来越多。第三,信息技术的革新,这里面有传感网方面的技术革新,也有传送网技术革新,还有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第四,物联网是对传统产业的改变。从运营商角度来讲,物联网将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一次信息革命。  相似文献   

8.
正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即广义物联网为支撑,由物联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实现信息感知互通,进而在物联网之上,结合多类资源实现城市智慧管控调度,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衍生出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民生、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发展需求的变化,其经历可以归纳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物联网利用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而它对于信息端的云计算和实体段的相关传感设备的需求,使得产业内的联合成为未来必然趋势,也为实际应用的领域打开无限可能。物联网时代的停车场系统,也从产品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生活的城市,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物联网的出现,城市间的人们实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而物联网将城市生活的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进一步将世界缩小和扁平化。于是,有人惊呼:我们正在迈入智慧时代!智慧城市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无限的舒适和便捷,人们之间的通信方式出现了很多种新形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但是这些仍远远不够,在涉及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就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由于没有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或者救援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调度,人们依旧遭受着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灾难后果,突发事件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从1G到5G,移动通信网络之所以能接连升级换代、不断提升性能,是因为人们对于高性能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从未被充分满足。类比2G到3G,4G向5G的进化是人类通信史上最重大的变革。5G更关注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强调如何更好地支持行业应用与万物智联,它不再是简单的面向人的移动带宽业务,而是将带来三大方向的典型应用场景:面向人服务的更快速的增强移动带宽(eMBB)、大连接物联网(mMT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以及也是用于5G车联网的5G NR。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初,美国奥巴马政府把"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并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通过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创造新型社会和经济结构。智慧地球引入物联网的概念,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与管理,全部纳入信息化的范畴之中,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了信息化社会的内涵,重新诠释了信息化概念。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是安防领域和物联网领域亲密接触的一年,物联网成为继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之后又新一代产业热潮。随着科技、互联、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安防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物联领域。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感知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视频采集装置、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物物互联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  相似文献   

15.
朱韶斌 《法人》2015,(2):40+96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和策略均与传统时代大相径庭如果用一张地图来展示全球互联网的使用情况,把全球互联网用户点对点之间用线连起来,就会像银河系一样,密度不同说明网络的密度不一样。用户在使用时绝大多数人在低头用互联网、用手机,每个人每天是连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物联网,人、机、物都是连在一起的。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用户希望版权是无线的,即时的,就像用互联网查一些资料,使用一些即时通讯工作一样,很多信息的分享是即时和免费的,这是互联网用户的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隐私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空前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生话与生产方式,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拓了一个广阔而贴近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的不当收集和使用产生了"网络隐私权"和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问题,以及我国的信息保护制度不完善,更要求我们积极的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不法公开。  相似文献   

17.
正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与车、车与互联网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它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虽然车联网概念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已见雏形。有关专家认为,这个庞大的市场会形成两大格局:其一,科技巨头不会放过车载多媒体平  相似文献   

18.
沈文文 《刑警与科技》2013,(22):268-272
<正>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of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是信息产业领域的三大支柱.最新型的结合和体现则是无线物联网平台技术.当今,无所不在的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通信时代的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其物联网被专家及多个国家认为是继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不管是"智慧地球",还是"感知中国"这些新提法的问世,都意味着无线物联网将是当下最热门最具竞争性的产业.那么,物联网的理念及应用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正>"物联网"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自动识别实验室于1999年提出。世界上万事万物,小到钥匙、手表、手机,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射频标签或传感器,通过互联网就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交互,从而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物联网","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作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IR,全球定位系统GPS,压力/温度/湿度/浓度传感器等信息传感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