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交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繁荣给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作为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促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着法律欠完善、体制欠周全、工作有待深入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整体特点入手,阐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意义上的汽车是1886年开始的,自此人类一步步进入机动车时代,之后一直发展到现在.进步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产生.随着机动车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可能,但是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事故问题也变成了一大困扰,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给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迄今为止,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而我国作为机动车大国,更是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大概每年全世界由于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数有120万人,每天有3000多人因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每年全世界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大约有5000多亿美金的损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安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有交通设施与实际需要、驾驶人员数量大幅提高与公民文明交通意识不相适应,道路交通安全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如何督促政府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并遏制交通事故这一“杀手”?今年初,省人大常委会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列入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交通事故和驾驶员安全教育现状以及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前提条件,提出了驾驶模拟器用于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安全教育的虚拟道路交通视景特征及驾驶模拟器用于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有关道路交通事故作出了细致的具体规定。本文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与相应建立起来的车辆责任保险制度的具体研究,充分认识了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并指出探索我国道路交通及车辆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交通安全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和千家万户幸福平安的大事,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无疑将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原则、程序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所以,它也将会对人民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发生影响。为此,本文作者结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道路交…  相似文献   

7.
世界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更不容乐观。文中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其统计规律,揭示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后,从全局、系统的角度对事故的防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方面综合协调,共同努力来防治交通事故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的诞生及普及,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交通事故的数量与日俱增。不管是在民众的生活中,还是在法学家的视野中,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都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从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来看,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经历了从过错责任向无过错责任转变的过程。我国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也规定了自己的归责体系,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
宁乐然 《法学论坛》2007,22(5):128-131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法》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基础上作了修改.从法学和逻辑学的角度上分析,修改后的定义仍然存在着定义不准、概念不清等问题,影响到该法的准确实施.科学定义道路交通事故概念,首先要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法律特征,其次要明确道路交通事故概念构成的内在要件和外在要件,第三要遵从语词规则.  相似文献   

10.
张岩 《法制与社会》2013,(13):51-52
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之一,而机动车保险在交通事故预防、经济补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制度充分利用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社会管理效用,对于完善我国的立法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该制度本身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为更好实现"交强险"制度的人本主义精神,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必须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探索完善这一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汽车进入日常家庭生活步伐的加快,中国社会也快速步入现代交通社会,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失赔偿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虽然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因道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损害赔偿问题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或者是因颁布时间过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处理的要求以及交通事故案件审理的需要,提出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需求。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交通事故鉴定的技术框架,总结概括了交通事故的技术鉴定内容,以及目前已开展的部分交通事故鉴定项目的服务目标。最后对我国的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论文总结中国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的现状,对比国外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现状,分析了我国交通事故采集项存在的问题及道路交通安全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基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及哈顿矩阵,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改进的需求,并提出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信息采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交通的发展,而交通事故也随之多了起来,交强险制度就是在这一历史形式下应运而生了.我国为此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本文从其内涵、特征、意义、与商业第三者责险的联系区别等方面对交强险制度做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明  许婧 《政府法制》2011,(32):64-64
为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重要作用,晋城市交警三大队始终把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大队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在创新特色上下工夫,努力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向社会化推进。一是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社会化进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张熙 《法制与社会》2011,(15):267-268
交通事业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两部法律规范在实务中解决实际问题便是本论文所要积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新海 《政法学刊》2011,28(5):120-123
农村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人、车、路、环境及信息等要素不协调,是农村交通事故高发、致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科学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需要重视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参与者素质、改善交通环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制度,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汽车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使用 ,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原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方面的立法滞后 ,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时值我国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和实施细则及有关司法解释即将出台之际 ,本文针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作一些探讨 ,以供司法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实行,它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第73条的执行引出了不少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道路交通中的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但与此同时,由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得不令人们深思.例如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交通事故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隐患.但是交通事故又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考虑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如何及时、合理、公平的解决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从而切实保护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的利益,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及时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