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网络。交通"大脑"的概念起初是由互联网巨头提出,它们也是由此进入智慧城市。2016年阿里云提出城市数据大脑,首次公开进入交通领域。自此,交通大脑一直成为居高不下的热词。而在智慧城市中越来越活跃的安防企业,也在促进交通大脑的进化。  相似文献   

2.
<正>"智慧城市"的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06年,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智能交通系统成功实施为开端,后来2010年,IBM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点集中在六大领域:公共安全、电力、医疗卫生、水资源管理、交通和服务型政府。"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论到实际的现实举措,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智慧城市"旨在打造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样本。据悉,全球50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智慧城市的相关业务,产生了1200多个智慧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交通、食品安全、制造业、水资源管理,还是能源和公共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在智慧城市的交通上同样适用。一方面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混乱,交通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各种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并应用于交通领域。从最初的智能交通,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再到城市大脑、交通大脑,被社会各界广为传播和讨论。谈及这些概念的具体定义和内容,恐怕无法达  相似文献   

4.
正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服务发展,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将成为我国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相关产业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值得关注与重视。"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发展加快,千万、亿元投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智能交通建设,提升了城市出行效率和质量。互联网交通快速发展,城市智能交通行业  相似文献   

5.
正智慧交通系统是解决交通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交通信息化、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特别是引入大数据计算"智慧交通"更加注重人、车、路和环境的和谐协调的关系处理,使交通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意识,能够更好的改善交通秩序和交通环境、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我国的智慧交通建设处于不断的发展改善阶段,特别是近几年国内科技企业发展迅猛,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且政府在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深圳市沃达孚科技有限公司斩获"2018第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推荐品牌",该评选是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指导,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主办的。物联网兴起的大趋势下,以车联网为标志的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关键部分,其中位置服务又是车联网的基础。沃达孚作为一站式位置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十三五规划"和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推出将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城市建设,交通先行。智慧城市建设以突破城市发展瓶颈为出发点,而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这需要融合先进显示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服务来实现。三星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供应商,凭借出色的商用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春节,人口的大量流动,导致疫情在全国扩散,给疫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各地纷纷采取了禁止人员输入的举措,阻断人群的流动,进而切断传染源。但是对于中心城市、节点城市来说,交通仍然是城市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换言之,疫情给城市交通建设者敲响了警钟,应该从根源去思索交通系统所存在的挑战,深入探究适应城市重大疫情事件的城市智慧交通系统,提升非常态交通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进而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目前,交通运输各业务领域、各地区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机动车数量目益增加速度远大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道路交通指挥中心中的智能化控制设备与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多,如何提高综合应用功效,充分发挥联动功能,提高综合投资效益,是智能交通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实现集成智慧应用的重要课题。这其中,交通综合管理平台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对智能交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数据分析需求愈加急迫。一方面,交通数据采集的范围、广度和深度急剧增加,正在形成以微波、线圈、GPS、车牌等交通流检测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以及系统数据和服务数据等为主体的海量交通数据。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环境下开展研判应用的数据分析需求急迫,研判应用将有利于整合多种类型的交通数据,深入挖掘分析各业务条线情报,洞悉交通环境演变轨迹和机理,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数据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11.
正汽车不再仅仅是一辆汽车,它将融入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成为智能交通这个城市"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大安防"不可避免地也在融入这个巨大的网络中。安防企业携手各界,合作创新,共同为智慧城市添砖加瓦。通过更"智慧"的城市,我们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安全,改善工作和生活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交通信息化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交通控制"智能化"、交通信息"实时化"、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服务"人文化"、交通管理"智慧化"、交通指挥"扁平化"、交通资源"共享化"、交通决策"科学化"。智慧交通信息化体系架构包括场地建设、终端感知层、通信网络层、图像存储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系统层、信息发布层,以及信息安全、标准规范、运维管理三个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当前,交通问题日益凸显。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被视为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环境、实现交通运输科学规划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其实质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与综合利用。因此,交通信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系统中每个分支的运行都离不开交通信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重点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智慧城市试点;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规划设计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环保、智慧医疗、智能  相似文献   

15.
正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市政,现在看似有些遥远,实则已经扑面而来,正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发生这些改变的,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沈阳市浑南新区政府已经组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领导班子,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宜居的城市形象,力争在五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智慧新城。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各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城市居民"乘车难、打车难、开车难"等现象。为此,各地正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以缓解现行城市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然而,由于所建的智慧交通系统众多,已形成信息孤岛,无法满足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建设,交通先行。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智慧交通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车联网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实例化,因而也遵循物联网架构,其应用系统包含前端的感知层,中间传输层及到后端应用层。车联网应用城市交通建设也带动地方信息服务、设备制造、核心芯片技术产业的长足发展,可以通过试点、标准化和规模推广的路子推动车联网技术的产业化。物联网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将各核心交通元素"联"通,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以及各交通  相似文献   

18.
<正>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随着城市建设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乘风破浪、不断前进现在互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等智慧城市各个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果,深圳在中国优秀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19.
<正>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全国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中国铁路大型中转站及内河重要港口。同时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城市第三。"十二五"规划以来,武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武汉交通资源、机动车保有量均有显著增加,武汉城市交通资源、道路建设,也成为"十二五"收关之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而,武汉市的智慧交通建设变得非常迫切和意义重大。并且,智慧交通建设可为武汉智慧城市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0,(5):64-64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交通局按照交通运输部“三个服务”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快交通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局于部职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全国交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省交通系统“第一届文明行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