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为何"德国模式"能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呢?答案就是蕴藏在机器的沙沙声中——实体经济的胜利。德国的实力在工厂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7家在德国。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欧洲头号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欧盟总量的三分之一,可谓是欧洲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2.
吴黎明 《党政论坛》2011,(22):58-58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为何“德国模式”能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呢?答案就是蕴藏在机器的沙沙声中——实体经济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朱丹 《党政论坛》2012,(14):26-26
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德国的中小企qk指的是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欧元、雇员人数少于500人的企业。有一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已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的产品要占到德国产品70%至90%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去年夏季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但近日德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可谓惊喜不断:德国的生产、消费、工业订单、就业率等指标却逆势上扬,消费者信心指数再次意外上升。这与美国频见经济降温迹象形成鲜明对比。次贷危机缘何没有对德国经济产生大  相似文献   

5.
弗莱堡学派的理论与政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之中,德国的弗莱堡学派与英国的伦敦学派,还有奥地利的新奥国学派、美国的芝加哥学派,都属于坚持自由主义传统的学派。这些自由主义学派既有共同点,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弗莱堡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联邦德国得到推行,创造了“德国经济奇迹”,更为人们所关注。 一、弗莱堡学派经济理论的核心 弗莱堡学派提出了一套以自由主义为中心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包括竞争秩序论、货币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6.
正视现实,清醒地认识21世纪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执政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其他政治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无论是德社民党理事会制定的、提交党代会讨论的纲领草案,还是施罗德--布莱尔宣言,都明确无误地表明,在全球化与德国经济发展、欧盟一体化及其扩展、劳动就业与社会福利,外交与国家安全等单方面,德国的构想和规划已明朗化。认真研究它们,不仅可以加深对德国未来战略的了解,而且对我们制定新世纪规划也具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7.
韩春  陈元福  李晓鹏 《学理论》2013,(21):98-101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和社会结构重构期,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劳动关系问题更是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战后德国成功推行以劳资共决制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政策,使得德国尖锐的劳资矛盾得以缓和,劳资双方在社会伙伴关系中实现了德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德国劳资共决制建立和内容探究,以期为我国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德国中小企业就业创造及其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强 《理论视野》2007,(11):54-56
地区差距成为自1990年东西德国合并成立联邦德国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颇受关注的问题,该地区差距从分布上主要是东西差距,从内容上看集中表现区域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差距。本文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德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对缩小德国地区差距具有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这些促进了德国社会经济的比较和谐的发展,并且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德国曾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已越来越使它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德国的多元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德国政府目前的政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待日益增多的移民及其社会融合问题,德国政府的态度并不是始终如一的。排斥不同文化的文化强权主义,不仅会阻碍多元文化社会的构建,也是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的和谐世界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廖先旺 《党政论坛》2010,(16):29-29
德国经济网站“特别新闻”28日报道称,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了《201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该报告是经过对全球各地400名高级制造业管理人员的调查后撰写的。  相似文献   

11.
市场和竞争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的角色尽管德国具有国家主义的深厚传统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市场也在向公民提供公共利益的服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和市场息息相关 :1 )德国的公共行政有一套完善的公共采购体制 (publicprocurementsystem)。公共投标宣布需要什么样的物品和服务 ,并通过特定的采购机构来购买物品。在很多部门中 ,国家是经济市场上物品和服务的重要需求方。然而 ,采购也严格限制在那些被认为“可市场化的”物品和服务 ,例如道路的养护、建筑服务、办公用品的供应等等。2 )在德国 ,许多公共服…  相似文献   

12.
贾磊 《党政论坛》2012,(10):32-33
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不在于像西门子、宝马、奔驰和克虏伯这样的大公司,而是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为扶持中小企业,德国政府长期以来甚至采取了"限大促小"的政策,在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限制大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29)
德国在空间方面的贡献并没有通过国家空间法的形式来调整空间活动,但德国已有与空间活动相关的专门立法,如《德国航空法》、《德国电信法》、《卫星数据安全法》等。从德国加入空间条约的情况、空间立法情况、空间活动的组织机构、以及空间活动的若干规则等方面对德国空间活动的规则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建 《党政论坛》2012,(3):60-62
中国经济专家认为,中国依靠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变。经济学家李扬对近期政府数据分析后指出,中国以往过度依赖出口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因为国内需求没有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太大的影响,依然在增长。他认为,这将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未来政治格局使然 中国人对我们德国人是十分开放和抱有好感的。我们不能拒绝合作的提议,因为中国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这不仅仅有经济上同时也有政治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德国新移民法的设计师之一迪特·威费尔斯普茨近日表示:"除了高技能人才外,德国目前不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人进入德国就业市场." 9月10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威斯巴登宣布了一则惊人的消息,2007年德国申请难民人数是1994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德国政府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对国有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因其力度大、成效显著而令世人瞩目。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政府希望通过对国企的改革摆脱因维持大量低效或无效的国企而使财政陷入困境的状况。德国国有企业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改革后的德国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以私人垄断所有制为主;组织形式以股份制为主;生产资金以银行借贷为主;经营决策由企业自己作主且职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德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政府分级所有;政府分类管理;政府参与控股;大胆运用托管经营方式;职工参与管理;建立监督体系。深入探讨和研究德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内容对正处在加入WTO后新形势下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民的力量     
张志勇 《民主》2014,(2):57-58
<正>社会的治理成本与国民素质息息相关。1944年冬,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战争使德国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陷入了极度困境之中,为了让老百姓捱过严寒的冬天,政府不得不允许人们上山砍树。政府部门的林业人员在林海雪原里拉网式地搜索,找到老弱病残的劣质树木,做上记号,告诫民众:如果砍伐没有做记号的树,将要  相似文献   

19.
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采取了诸如巧妙对接从消极抵制到积极介入的战略意图,反对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以及欧洲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力促欧洲财政联盟与改革金融监管机制等对策。然而,由于欧洲经济增长预期暗淡,社会危机渐趋发酵,政治局势危如累卵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到期债务庞大,其前景将对德国提出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李建 《党政论坛》2012,(2):60-62
中国经济专家认为,中国依靠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变.经济学家李扬对近期政府数据分析后指出,中国以往过度依赖出口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因为国内需求没有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太大的影响,依然在增长.他认为,这将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