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群 《求知》2011,(3):17-19
2010年我国的经济运行正在向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总体平稳增长,价格涨幅较低,出现了较高增长与较低物价上涨并存的态势,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问题、房价上涨过快问题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控制,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尚未稳定建立。(一)2010年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一、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回顾  相似文献   

2.
张立群 《求知》2006,(1):19-20
一、2005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物价涨幅明显降低,消费需求继续保持比较旺盛的势头,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增幅趋稳。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顺差继续扩大。总体上看.处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期,其基本特征是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即经济较高增长时,供求总量保持在平衡点附近运动。一方面,需求特别是消费结构升级引起的源头性需求拉动仍然比较强劲,这就决定了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3.
FDI对陕西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测定外商直接投资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和对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外溢作用,结果表明,陕西省目前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内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的推动,外商投资的作用表现并不显著.但外商直接投资是更有效率的资本,其所带来的外溢效应使它的单位贡献率是国内投资的五倍,并且外商直接投资对于陕西省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总体贡献率不如国内投资的原因在于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不大.陕西经济的发展应该立足干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同时要在提升国内资本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外来投资,充分发挥外资的技术外溢作用,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相似文献   

4.
徐连仲 《求知》2010,(7):15-16
<正>今年前几个月,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较高增长,经济运行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增长持续加快的同时,外贸需求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拉动经济的三大需求正在向协调增长的方向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经济运  相似文献   

5.
曾文碧  周清明 《学理论》2014,(33):21-22
高等教育培养高级知识型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模型并计算湖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1999-2011年湖南省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与周边省份相比稍显滞后。湖南省应当采取进一步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谈到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向阳认为,第一,经济全球化虽然曲折,但总体发展的大趋势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乃至和平崛起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第二,从经济增长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还能维持中速乃至中速以上的经济增长,这为我们2020年以前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要素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王宇 《瞭望》1998,(40)
风云变幻中美国经济王宇今年上半年,虽然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剧,但美国经济总体运行情况依然良好,正处于战后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美国经济实现低通胀增长已经持续八年了,以至一些学者提出,美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是否已经超出了传统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因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和脉冲响应等技术分析了我国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中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高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平均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既不存在长期均衡也没有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立群 《求知》2007,(2):12-13
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水平提高,2007年我国经侪发展外部环境较好,但经济运行内在增长能力和约束制衡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民收入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总体上看,仍存在着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农村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诸多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思路: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一系列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转变观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二元经济格局,加快城镇化建设;着力培育农村市场,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涉农教育,加大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3,(10):8-8
<正>中国经济"硬着陆"并未出现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有时年增长率高达两位数。现在,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终结了吗?不。有关"中国硬着陆"的说法言过其实。中国在过去半年里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速比从前减缓,但这不单有中国自己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欧洲的需求减弱。此外,经济增长放缓绝对也是有意为之。中国的新政府由此表明了推进经济改革的意愿;人们在反思过去那种咄咄逼人的经济增长方针。城镇化和国内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最近,在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的推动下,零售额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在消费领域之外,工业也在继续增长。对效率更高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求会增加。这一方面是为了推动经济继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鉴于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在中国越发受到重视。毋庸置疑,中国在今后20年面临巨大挑战——在经济上、政治上和社会上。但这是经济增长的代价,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整体而言仍将显著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德国《商报》作者:卡斯珀·罗尔施泰德(德国汉高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一是消费增速明显加快是经济增长周期处于中部区间(繁荣期顶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的增强及前期收入的快速增长,开始扩大消费,即经济扩张由投资转向消费(投资增长仍处于高位)。因此,经济增长将处于周期性最繁荣的区间。当消费增长达到顶点时,投资增长便会明显回落,经济增长也随之回落。  相似文献   

13.
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制约正式制度。从宗教的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中的伦理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物质基础(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包括宗教),但反过来上层建筑也制约着物质基础的建造。宗教伦理对经济增长既有制约的作用,也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晓梧 《团结》2012,(2):43-44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调整步履维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十五"、"十一五"就提出来了,至今进展缓慢,事实说明有待改革攻坚,尤其需要界定政府和市场界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伟大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增至2018年的16%,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于最好时期。将新中国70年的快速增长事实置于整个增长历史长河中,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经济增长未来之路。基于对投资驱动型增长路径、劳动驱动型增长路径、终端产品消费驱动型增长路径和创新增长路径的比较分析认为,经济增长未来之路在于创新是必然选择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2)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必须协调发展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近年来消费的下降,尤其是农村消费的下降,却对GDP的增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这种依赖性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将必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在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率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率的增长是当务之急,唯其如此,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受过多的影响,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赵纳  沈磊 《学理论》2014,(2):71-72
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对人居消费水平的关系,并根据良好的社会消费波动状态特征和历史数据来估计最低人居消费支出增长率,从而得出我国经济适度增长不应低于7.19%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第一,经济增长率总体呈现回升态势。4月份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7.3%,较3月份降低了1个百分点;但从累计增长率看,1-2月份为3.8%,1-3月份为5.1%,1-4月份为5.5%,呈持续上升态势。3、4月份工业增长率的波动,主要受库存调整的影响。去年四季度以后原材料库存处于持续调整中,3月份一度出现补充库存的活动,对工业增长形成拉动;4,q份则再次出现去库存化活动,对工业增长形成抑制,由于库存调整已近尾声,幅度不大,因此对工业增长率的影响也不大,剔除这一因素,可以认为1—4月份工业增长率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9.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势在必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实现研产结合,经济增长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市场需求疲软,虽然目前出现了一些经济趋稳的积极因素和表现,但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仍然脆弱。对深圳而言,在历经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其经济增长趋势如何?本文从深圳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对比研究分析与深圳资源禀赋、经济特征相似的部分国外城市的经济增长历史中,探讨深圳经济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