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显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持续回升,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十分重要和紧迫,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保持增长的内在需求,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各类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我国把握历史机遇的现实需求。后危机时代我国应该通过增强经济结构的协调性、完善金融体系、深化市场改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型经济等战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汝民 《求知》2010,(1):21-24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和产业转移进程受到了阻碍,这给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港口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妥善应对危机是各港口企业当前的紧要任务。同时,我们更要考虑面向后危机时代港口行业如何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2008年金融危机及之后的欧债危机打破了全球经济秩序的平衡,国际传统市场的萎缩让我国长期依赖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变得不可持续,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当中国的出口发动机在放缓的时候,我国经济结构必将面临大的调整。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新型经济体在实行经济刺激政策后出现的通货膨胀以及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将"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明晰大型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路径,避免潜在风险,变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3,(6):16-16
经济增速有望超“8”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中国经济也在逐步转型。目前来看,内需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中国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措施效果逐渐显现,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的增长,GDP增长率为8.2%左右。  相似文献   

5.
中国无须担心经济增长放缓。从1980年至2010年的10%增速中放缓,这一天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到来。对于中国而言,重要的是经济放缓的后果,即这究竟是有助于解决老问题,还是会带来新问题。目前,人们对于"下一个中国"的走向没有丝毫怀疑:不平衡的制造模式将让位于更加平衡的消费社会。2011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决定实现消费导向型再平衡,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最新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则推动了这一转变。"下一个中国"揭示了经济增长放缓轨迹的关键。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6.
王得新 《求知》2011,(3):33-34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天津市始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实现经济增长16.5%,工业增长更是达到18.5%。在后危机时代,调结构、促转变仍将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天津工业如何在"十二五"期间"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并引领天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全市上下关注的一个热  相似文献   

7.
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2011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和经济再平衡之中。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不仅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长期发展的四大机遇:一是通过及时有效的调整确保国民经济的无泡沫化或者微泡沫化,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的无金融危机增长;二是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率性和可持续性;三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人民币崛起成为与美元和欧元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货币之一;四是此次危机可能成为东西方文明兴衰交替的一个契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非常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重新成为引领全球文明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这也是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全局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制造业发展态势及滨海新区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一)后危机时代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态势。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也促使人们重新考量制造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世界各国逐步意识到制造业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并纷纷重新制定制造业发展规划,加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相似文献   

11.
孙学峰 《党政论坛》2014,(20):32-32
对于中国的东亚政策而言,200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8月,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东亚安全问题;一个多月之后,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与东盟国家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全面合作的新时代。转瞬十年,其间中国与东亚国家经历了合作与共赢,也遭遇了互疑与危机。回味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我们感到,中国的东亚政策需要寻求三个再平衡。  相似文献   

12.
张立群 《求知》2009,(1):9-10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是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深度下调。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把握时机.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2009年中国经济就将走上更为稳健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3.
蓝茵 《学理论》2012,(25):63-64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爆发之后继而引发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这场危机已大大缓解,在后危机时代,中国仍可从次贷危机中借鉴经验教训,更好地应对住房信贷市场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剖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阐述中国住房市场现状,提出了后危机时代完善和规范中国房贷市场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张茉楠 《求知》2014,(4):28-31
<正>回望令人难忘的2013年,全球经济在经历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洗礼,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的冲击之后,终于露出复苏的曙光。然而,发达经济体增长格局的反转与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大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持续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Quantitative Easing,即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转向,并引领全球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个新的金融大调整时期。  相似文献   

15.
杨元华 《党政论坛》2008,(23):38-39
去年8月,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场危机会引发如此深重的全面危机,也没有想到会对经济产生如此深远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对这场危机进行重新思考和再认识。这次次贷引起危机不仅是信用的破裂,更是美国金融机构赤裸裸的欺诈,是市场过度发展后隐藏问题的外露。从全球经济来看,这场危机是金融全球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调整期.当前宏观调控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大幅度下滑和解决经济深层次矛盾面临两难的选择.因此,必须统筹政府与市场,跟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农业、服务业与工业,投资、出口与消费,物价稳定与消费需求扩大等之间的关系,确保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真正的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哲学面对的是怎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世界而言,当今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就中国而言,当前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这是在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中,中国迅速走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中国哲学所要面向的"中国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当代中国面对的迫切问题很多,贯穿其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调整结构方能治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日益开放的经济体内,过剩的流动性与结构性问题叠加,可能诱发深刻的经济危机中国经济近年来一直呈“高增长低通胀”态势,随着经济结构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理想的运行状态能否继续保持面临极大变数。因为结构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总量指标会发生变化。因而,必须对长期的结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井采取切实行动推进结构调整,否则宏观形势不仅不会乐观,甚至可能诱发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19.
张茉楠 《求知》2015,(2):23-25
"新常态"是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规律认识的深刻把握,而未来宏观调控和政策框架也必须围绕"新常态"的新特点和新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一、2014年全球经济的弱复苏和大分化当前,世界经济凸显出以下主要特点:1.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问题是21世纪的一个时代问题,全球现代化过程中,各国都遭遇现代性危机,这主要包括:主体理性被过分夸大,传统普遍性的知识和价值体系被瓦解,人被工具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助于中国避免现代性危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对先进思想的包容、对普遍性原则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真正自由的维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克服现代性危机主要是做到科学性、客观性、历史性、本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