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与台湾两省区经贸合作的前景与对策李亚非自198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经济促进政治”的方针深入人心,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发展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至1997年初,祖国大陆累计引进台资项目超过3.5万个,总投资额超过630亿美元,两岸...  相似文献   

2.
1996年的年底,大概是杨美祺来祖国大陆最累的一个年底了。从1988年在上海浦东投资办福海木业有限公司至今,她仅用八年时间,就在祖国大陆相继成立了21家木业联合体。现在,包括台湾三夏木业在内的22家企业统一由大福国际有限公司领导,杨美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股票预计明年在香港上市,准备工作年底必须完成。快乐的女老板今年47岁的杨美祺祖籍湖北,却生在香港,长在台湾,持有英国护照,拥有美国绿卡,是最早一批在祖国大陆拓展事业的台商。她自我介绍说:“1971年我在台湾海洋学院念书时,满脑子是做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梦,可我…  相似文献   

3.
朱晓颖 《台声》2023,(1):64-65
<正>“这几年,我看到整个祖国大陆在快速发展,而我刚好也参与其中,并深获祖国大陆给予很大的帮助、关怀,我由衷感到幸福,这无疑加深了更多台胞的认同,增强了更多台企在大陆永续发展的决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让更多台胞能够参与整个祖国大陆的发展建设,为推进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台湾青年卓胜笳在观看二十大报告后的心得。5年多来,卓胜笳在南京不只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彩,近年来抖音和直播等快速崛起,作为“80后”的他也不落人后。对于他而言,在大陆的飞速发展下,不断学习,是个必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5.
宜周 《台声》2002,(11):1-1
最近,由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乡亲组成的民间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举行了第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来自祖国大陆各地的乡亲代表,认真总结全国台联第6届理事会5年来的工作,选举产生了全国台联第7届理事会及领导成员。长期以来,全国台联和各地台联发挥乡情和亲情的优势,广泛联系台湾岛内外的乡亲,积极开展两岸民间的各种交流交往活动,反映台湾乡亲的愿望和意见,向台湾乡亲介绍祖国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介绍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团结海内外广大乡亲反对各种“台独”分裂言行。同时,在服务好生活在祖国…  相似文献   

6.
李钦麟 《台声》2003,(10):34-34,35
在2000年夏天,我辞去在台湾的工作,毅然决定赴大陆攻读中医学士,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决定,因为祖国大陆的中医药水平非常之高,所以我抱着极高的期望来求学,希望能一窥中医药专业的门径。  相似文献   

7.
1997年11月,我以化工部计划司司长的身份,出席了在台湾举行的"海峡两岸化工科技与产业研讨会",向台湾化工界介绍了祖国大陆化学工业发展的成就和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20年来,祖国大陆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台湾化工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正是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两岸间的经贸合作发展十分迅速,也使得台资进入祖国发展一浪高过一浪。以化学工业为例,台湾著名的中国石油公司、台塑企业集团公司、东帝士集团、奇美实业、国乔、和桐、台桐、台肥、李长荣化学公司等大型企业都与祖国大陆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特  相似文献   

8.
马万义 《台声》2000,(1):16-17
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从两岸实际进行的经贸往来看,目前两岸贸易额已经占到台湾对外贸易的十分之一以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两岸经贸合作,包括工业合作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的今天,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却显得相对不足。在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祖国大陆方面已多次表示,鼓励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9.
许朝阳 《台声》2010,(10):68-69
近年来,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学子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跨越海峡,在祖国大陆各地高校求学深造。其中一些台湾学子在学成之后选择了留在祖国大陆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尹赛楠  张玲 《台声》2023,(2):66-67
<正>“在祖国大陆种出台湾的茶叶,就像祖辈们远赴台湾生活,而自己如今又回到这片土地,落叶归根,一脉相承……”从当初对茶一无所知,到如今与“茶”相伴二十载,42岁的台商二代黄启荣,也从那个初出象牙塔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两岸茶文化的“传承者”。黄启荣的父亲黄群和,出生于台湾台中,最初在岛内从事建筑行业。“受台湾经济危机的影响,父亲于2000年选择来到祖国大陆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弘 《台声》2001,(7):10-11
我是一个跟着共产党走过半个世纪的台湾知识分子。在纪念中国共产党 80华诞之际,回顾走过的历程,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同在祖国大陆居住的众多老台胞一样,我这个 77岁的老人的经历可以分三个阶段:我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台湾生活了 21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度过了 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工作和生活了 52年,抚今追昔,无比兴奋和激动。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全台湾人民欢天喜地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家家户户烧香祭祀祖先牌位,告慰祖先台湾已回到祖国怀抱,结束了当亡国奴的悲惨生活,庆幸往后可…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两岸关系》杂志社的编辑告诉我,台湾朋友很想知道祖国大陆有关传销的政策。我曾担任过司法部律师司司长,国家商标局常务副局长、现在公平交易局工作,在台湾有很多朋友,我乐意向读者朋友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首先,我还是介绍一下公平交易局吧!台湾有“公平交易委员会”,祖国大陆有公平交易局。我们这个局是国  相似文献   

13.
两岸经贸关系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已开始形成互利互补的经济格局,对祖国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未来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会对现行的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两岸经贸关系现状贸易方面:1979年祖国大陆公布了《关于开展对台贸易暂行规定》,揭开了两岸贸易的序幕。经过20年的发展,据台湾统计,两岸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7000多万美元增加至1997年的244亿美元,19年内增长了316倍,共计达到1058亿美元。即使是在1998年,两岸因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总体对外贸易出现萎缩的情况下,两岸…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 一、1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在北京开幕 这是台湾优良农产品(CAS)商标在祖国大陆正式注册后举办的一次重要展会,也是帮助台湾农产品拓展祖国大陆市场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由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和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5.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商温世仁先生在谈到目前台商在两岸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他们所处的处境时说,过去10年台商在大陆真的做到了两岸双赢。如有些技术,产业在台湾已经没有竞争力了,但移植到大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祖国大陆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台商过去30年所累积的技术、经验,还有经营概念,造成两岸双赢的格局。 事实上,祖国大陆的市场很大。我们常这样分析,首先看它是重内销还是外销。过去,我的资料做外销几乎没有问题,因为在台湾本来就做外销,到  相似文献   

16.
宜周 《台声》2002,(4):1-1
2002年3月,初春的北京,迎来了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召开。8日下午,江泽民主席来到人民大会堂台湾厅看望人大台湾团的全体代表,参加台湾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与代表们话家常、议统一。代表们围绕加强对台工作、发展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议题积极发表意见,直接向江主席反映台湾同胞的心声。江主席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解答了各位代表关心的问题,并深刻阐述了祖国大陆方面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台湾代表团,是由居住在祖国大陆各地的3万多名台湾省籍同胞,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盛志耘 《台声》2001,(9):18-19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赴台驻点记者,我于6月29日至7月29日在台湾整整工作了30个日日夜夜,及时将台湾每天发生的新闻传回北京而身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此次有机会能在台湾岛内和听众朋友亲密接触,更是我的意外收获。失散多年的姐姐找到了 “我失散多年的姐姐找到了!”这是台北听友陈小姐这些天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陈小姐气质高雅,热情开朗,我与她相识在1989年。当时两岸关系刚刚解冻,与祖国大陆隔绝近半个世纪的台湾同胞希望了解祖国,希望得到更多的资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常常会收到台湾听…  相似文献   

18.
台湾学生祖国大陆求学热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学生赴祖国大陆求学,早自几年前即已开始。每年4月初,国家教委在北京、广州、香港、澳门举行本科、硕士、博士班招生,台湾学子集中在京港两地应试。据统计,仅在京10余所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包括进修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有Zto多人。今后,每年还将有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北京读书,掀起求学热潮。祖国大陆大学学术地位高、学费便宜近年来,台湾学生赴祖国大陆读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加。祖国大陆学术地位高是其中重要原因。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术地位在亚洲名列前茅,不比世界级名校差,学费也便宜,今台湾学子慕名而来。因向往祖国大…  相似文献   

19.
一位年仅38岁的台胞来到祖国大陆,并在江西投资兴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他就是江西主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顺监先生。谢先生待人很和气谦恭。他不善言谈,当笔者问他来江西的初衷时,他很平静地说:“我生于台湾、长于台湾,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我来祖国大陆投资兴业,既是出于公司事业的考虑,也是出于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我要把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到祖国大陆来,通过创办实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个企业家,谢先生很崇尚实干,1990年3月,谢先生到江西考察时,看到赣台农业合作开发前景广阔,便决定在赣投…  相似文献   

20.
赵辉 《台声》2007,(7):42-44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祖国大陆高等院校求学的台湾学子越来越多。两岸不仅文化背景相同、语言相通;祖国大陆经济的日益强盛;以及祖国大陆相关部门陆续推出的一系列照顾台湾学生利益、鼓励台湾人才就业的政策措施,都吸引着岛内学子纷纷来到大陆高校求学深造。近日,《台声》杂志专访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大光先生,他就20年来台湾学子求学大陆的情况及台湾学子所关心的求学问题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