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炤烈 《台声》2001,(12):20-21
居住在上海的台湾同胞,都经常亲切地把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称为“台胞之家”。今年9月,这个“台胞之家”迎接了她的成立20周年,而不久之后,比这个规模更大的“台胞之家”———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也将迎接她的成立20周年了。“台胞之家”,对长年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台湾的我来说,是多么可亲的称呼啊。今秋,正是我离开故乡整整55个年头了,占了我人生一大部分的半个世纪早已过去了。我是我国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作为台湾的第一届公费生,到北京大学念书的。那一年,北京大学刚从昆明的西南联大“复员”回来,我是怀…  相似文献   

2.
庄文 《政协天地》2009,(2):49-51
福州到台湾的基隆只有150海里的水程,从福州的平潭县东澳镇到台湾的新竹不过是68海里,是中国大陆到台湾的最近距离。20年前,一位作家在作了“台湾海峡两岸行”考察之后,用形象的语言写道:“一衣带水,不是楚河汉界;浅浅海峡,有大陆架相连,精卫鸟们是知道的!”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福州,历史上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在闽台文化交流中具有“官方、正统、主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盛志耘 《台声》2003,(1):38-38
记得2001年1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台湾同胞代表在这里欢聚一堂,庆祝“台胞之家”———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20周年。在这里,我见到了居住在上海、山东、广东等地的台胞,大家甭提有多高兴,你问我答,十分亲切。因为我们短则一两年没见面,长则十几年没联络。但令我吃惊的是,这些久没联络的台胞朋友,却能说出我近些年来的工作情况,比如,到甘肃采访了“正林”瓜子的董事长、采访了一位开健美中心的台商女老板、还赴台湾驻点,采访了“经营之神”王永庆……我一边听着,一边奇怪地问:“你们…  相似文献   

4.
周雄铭 《台声》2022,(19):75-76
<正>“一张通辑令,改变了我父亲的一生,也铸就了他几十年的两岸情缘”,日前,福州定居台胞吕力争将家中珍藏了70多年,当时台湾高雄县警察局颁布的一份通辑其父亲吕从周等人的通辑令捐出,并对前来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福建省台联工作人员如是说。吕力争的父亲吕从周,1929年生于台湾高雄。1949年,时年20岁的吕从周在台中农学院就读。当时中共台湾省工委积极吸纳台湾进步青年,加入共产党组织,  相似文献   

5.
潘俊明 《台声》2001,(8):39-41
因工作之便,笔者最近在山西太原先后采访了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几位台胞,他们的年龄不同,经历各异,但对祖国和平统一、两岸加强交流的殷切期盼却那样的一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副教授林美珍女士是一位出生在台湾屏东的大陆台胞,今年62岁,l岁时随父母来到福建,后来父母回到台湾她留在大陆读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目前在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从事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林女士只身落户到山西后,与在台湾的父母和亲人将近40年没有见面。林美珍女士回忆说:“我留在山西工作后,我父母、哥嫂和大部分亲戚…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23,(5):22-23
<正>近年来,厦门市医保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务台胞与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深度结合,让台胞在鹭岛有“医”靠,享受待遇同等化、报销一站化、办事便捷化,助力福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一、待遇保障“同等化”,让台胞暖心就医着力构建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的医保体系,实现在厦参保台胞与本市居民同等医保待遇水平。一是待遇保障实现“全周期”。支持在厦就业的台胞按规定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厦就学或在厦居住且办理居住证的非就业台胞,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与本市参保人员享受同等医保待遇。  相似文献   

7.
现年86岁的台胞华松年教授出巨资建立“华松年助学资优基金会”,不久前在家乡安庆正式成立。这充分表达了这位老台胞的拳拳爱国心,眷眷乡梓情。人们交口称赞华松年教授这一不同凡响的义举!台胞华松年教授,桐城陶冲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到台湾,曾参与撰写“接收台湾报告”。后从事致力粮食增产、策划工商建设等工作,为战后台湾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华教授长期身居台湾,心系祖国大陆。1986年4月,他假借赴美探亲女儿之名,抵日本东京后旋即飞抵大陆北京、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杭州、苏州、湖…  相似文献   

8.
容汉诠 《台声》2011,(3):51-51
我是一位出生于台湾,生活在大陆已近70年的老台胞。至今还记得高山族老祖母教我唱的儿歌:“台湾糖、甜津津,吃在嘴里,痛在心……”这是前辈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亦对殖民主义者侵占祖国领土台湾的悲愤。  相似文献   

9.
李兴魁 《台声》2013,(4):76-76
3月7日,由台盟北京市委、北京市台联联合主办的“‘走进音乐世界,塑造美丽心灵’——2013年在京女台胞欢度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往北京台湾会馆举行。百余位女盟员、女台胞、女台商齐聚一堂,往音乐世界中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似文献   

10.
一位年仅38岁的台胞来到祖国大陆,并在江西投资兴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他就是江西主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顺监先生。谢先生待人很和气谦恭。他不善言谈,当笔者问他来江西的初衷时,他很平静地说:“我生于台湾、长于台湾,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我来祖国大陆投资兴业,既是出于公司事业的考虑,也是出于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我要把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到祖国大陆来,通过创办实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一个企业家,谢先生很崇尚实干,1990年3月,谢先生到江西考察时,看到赣台农业合作开发前景广阔,便决定在赣投…  相似文献   

11.
初识台商陈如龙先生,是在去年底的一次台胞台属联欢会上.他主动“请缨”,为大家演唱,做节目主持人.我问他将演唱一首什么歌?他带有几分神秘地笑道:让我自己来说吧.接着,他便与另外一位台湾朋友一道用闽南语演唱了一首颇有 韵味的台湾歌曲.直到歌毕掌声响起,他才报出歌名——《爱拼才会赢》.一个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与九江非亲非故的台胞青年,居然跑到既非大都市,也非沿海特区的九江来,办起了一家以招商引资为宗旨,兼做国内外贸易的江西英特中介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3)
正"很兴奋。第一次参加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看到大陆太美的景色,随手拈来,不成想还获奖了呢,当得悉要在台湾颁奖时,我更激动得差点睡不着……""今年夏令营时,我作为志愿者,十分荣幸地同不少位台湾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这次能再次到台湾同这些同学见面,真是幸福满满的……"11月19日至25日,全国台联组织2016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中的16位大陆高校志愿者来到台湾,再一  相似文献   

13.
我从省里调到南京市台联工作不久,一天,同事们对我说:“有一位85岁高龄的台籍老兵范天喜,居住在江宁县东山镇敬老院,他孤身一人,咱们是否去看他一下?”我欣然同意。因为对范老先生,我在省台联时就有所了解,他可算南京市最年长的老台胞了,是我们的老前辈,当然应去看望他。我们驱车到了东山镇敬老院。敬老院的领导热情接待广我们,并详细地介绍了范天喜的近况。范天喜老先生在1996年4月转入东山镇敬老院。因为他是离休干部,又是一位老台胞,镇党委和政府十分关心范老的晚年生活,要求敬老院指定专人护理,一天24小时不间断。为保…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2月2022年“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活动在闽举行2022年“走进政协·台湾青年说”活动1日在福州市举行。活动中,台胞们对协商民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表示对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第十届海峡青年节峰会在福州举办  相似文献   

15.
两岸还没“三通”,医疗体制也没有衔接,这让在祖国大陆患病、受伤的台胞不得不忍受诸多不便。如今,厦门长庚医院移植了台湾的医疗服务模式。台胞患者到了长庚,就像回到台湾就医一样。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23,(5):18-19
<正>2022年以来,淄博市认真落实山东省台港澳办“服务台企创新提升行动”要求,大力开展“同心圆”台港澳工作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广泛汇聚社会力量,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服务理念,引导广大台胞台企坚定信心、克难前行,持续推进淄台经济融合发展。一、构建服务网络,切实形成“同心圆”工作合力针对两岸关系形势变化和新冠疫情制约两岸交流的实际,加大为在淄台胞台企服务力度,构建服务网络,完善服务机制,确保台企反映问题有渠道,解决问题有依靠。  相似文献   

17.
周天柱 《台声》2023,(2):81-83
<正>2022年11月19日13时48分,极其可爱、甚受台胞欢迎的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因病不幸在台北市动物园(又称台北木栅动物园)停止心跳离世。虽然“团团”离世已有几月,但回忆“团团”入台前的一幕幕,仍然不禁热泪盈眶。“我们最爱猫熊”我曾多次入台参访,受有关方面的委托,在台期间,我曾不止一次地询问台湾中小学生:“你们最喜欢大陆什么动物?”天真的孩子们睁着圆圆的大眼睛,脱口而出的是同一句话:“猫熊!(台湾称熊猫为猫熊)”若你再追问一句为什么呀?那各自的回答就五花八门:“漂亮、可爱”!“乖,听话”!“猫熊大陆才有”。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4)
<正>幼时离台,却因"老家是台湾的"而影响青春梦"其实,我们这年龄的人,不敢自己讲自己是老台胞呢。我一直强调不要以‘台胞’特殊自居。"张老一开口,便笑称。整个采访中,这是他重复最多的话之一,我可以感觉到张老的谦逊、平易。倘若孩提之年便离台,专注服务台胞乡亲工作大半辈子的老人称不上是"老台胞",我想,除了谦逊,还有张老内心深处的执念,没有说出口的,两岸都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航海节。1991年春节前夕,我被外派到一艘巴拿马籍的远洋船上工作,这艘船奉命驶进台湾的高雄港。在那里,我得知每年的7月11日为台湾的航海节。  相似文献   

20.
吴洪 《台声》2024,(2):52-53
<正>夜幕渐沉,华灯初上,“夜”福州再次拉开帷幕。从福州地铁2号线的祥坂地铁站D口出来,就是福州祥坂夜市,右转往前再走几步,就来到了台胞陈志宏的小吃摊位。“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欢迎大家来祥坂夜市,品尝台湾地道的‘大肠包小肠’……”霓虹灯招牌下,陈志宏一边叫卖一边低头烤着糯米肠、香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