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家寿 《长白学刊》2008,(2):137-140
一国文化安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会给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我国文化安全造成一定的冲击。构建我国文化安全战略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以新安全观为基础建设和谐的中国-东盟文化安全观;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用"墨子"思想应对文化安全所带来的问题;坚持文化"走进东盟"。  相似文献   

2.
王勉  闫祥岭 《今日广西》2008,(20):19-19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作为中国连接东盟的桥头堡,广西正在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产业合作探路。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9,(17):4-4
8月18日,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南宁主持召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发展座谈会指出,要研究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给广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习好研究好运用好发挥好自贸区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10,(19):F0002-F0002,1
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风起云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动作,广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高层声音     
《当代广西》2009,(21):15-15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举办地,是中国对东盟进行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所以,广西将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历史机遇来加快发展,推进全方位的开放。  相似文献   

6.
蓝锋杰 《传承》2011,(1):88-88
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是广西抓住自贸区建成机遇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区域合作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7.
文梦妮 《桂海论丛》2010,26(5):104-10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给广西沿边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广西沿边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和扩大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为加快广西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把广西建成与东南亚一体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东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是把广西建成旅游大区,发展广西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广西对外开放水平尤其是对东盟国家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0,(18):48-48
营销创新已成为广西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营销创新,广西企业能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东盟市场占有率,在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机遇中“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10.
陆阳 《桂海论丛》2004,20(5):50-5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建立,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面临机遇和挑战,要以自贸区为平台,抓住合作环境改善、经贸投资地域和领域扩大等机遇,克服产品竞争力弱等不利因素,运用经贸对象和领域的合理选择、投资策略的调整等办法,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拥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古迹和雄伟壮丽的山水风光。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都是极为宝贵、富有强大吸引力、能够永续利用的旅游资源。广西应与东盟国家合作开发民族文化旅游。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和各行各业的发展繁荣,从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分享到应有的贸易份额。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广西迎来了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机遇。如何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市场建设,已成为广西各级政府以及人事主管部门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就人才市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以及发展对策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孔德军 《当代广西》2007,(22):44-44
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发展,西部大齐发逐步深入,玉林市纳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4+2”格局,博白县作为玉林的南大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呈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因此,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和谐博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赵海滨 《人民论坛》2023,(17):100-103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加快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显得格外必要且日益紧迫。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文化符号。进入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取得了重大进展,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格局,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顶层设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加大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杨和荣 《当代广西》2004,(13):31-3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步实施,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落户南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广西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西工业要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从长远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09,(22):31-31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全面建成,广西农产品贸易面临着不少机遇,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广西与东盟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在资源、市场和生产技术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广西具备拓展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今日广西》2010,(3):26-2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月1日全面建成。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自贸区建设会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融合的“加速剂”。  相似文献   

18.
袁智军 《当代广西》2010,(19):14-14
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一个产业、企业的兴衰往往系于某次机遇,展望未来10年到20年,上汽通用五菱乃至广西汽车工业面临着新一轮城镇化、消费升级、低碳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建成等一系列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过去我们觉得东盟只是一个遥远的政治概念的话,那么,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尤其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落户南宁,今天东盟已走到我们面前了。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帮助广大读者认识机遇、了解挑战,本刊策划了这期《走进东盟》专题。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南博会也将年复一年地举办。因此,关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南博会的报道,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本刊将持续关注这一话题,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20.
王军  陈义才 《当代广西》2011,(20):F0003-F0004
2010年,东兴市牢牢抓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东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大机遇,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荣获2010年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