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正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为探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出了突出贡献。大革命时期积累了领导军队的丰富经验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和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推翻反动势力;而此时孙中山也在屡败屡战后学习苏联革命党的治党、治军经验,在苏联的帮助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决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在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北洋军阀、争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这一共同目标基础上走到了一起,建立了统一战线。但是,由于两党性质不同,建党宗旨和阶级基础不同,在共同建立的统一战线内部必然存在矛盾。这种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在两党军事合作中也有表现,但由于当时两党合作共同反帝反封建是主流,而军事上以国民党为主体组建国民革命军,共产党只处于辅助地位的格局也已确定,因此,两党在军事问题上的矛盾是合作中的矛盾。因此,其特点不是军事对抗,而只是在国民革命军内部的磨擦。  相似文献   

3.
党的七次军事战略转变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军的军事战略转变,是毛泽东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指以战争形式划分战略时期的两个战略时期之间的变化。军事发展的历史说明,军事战略转变既是国家或政党关于战争形式、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等发生的变化,也是军队和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全面变革现“象。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创建自己的军队进行革命战争到执政以来的70年间,已进行过数次军事战略转变,人民解放军在这些战略转变中也随之发生了数次变革。一、由国内游击战争到国内正规战争的转变和变革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自己的军队,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经…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党派作为中国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密切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斗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回顾这段时期民主党派与中共积极合作的历史、总结以往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崔雯 《党史文苑》2010,(7):21-22
中国共产党从来就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党。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了对外开放。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历史,有利于我党从中吸取对外开放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是国民党当局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的两个主要手段。军事"围剿"是"杀死政策",经济封锁是"饿死政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不仅在军事上展开了殊死搏斗,而且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货币战、食盐战和贸易战。货币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和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要内容,由全国各抗日派别和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参加的共同反抗日本侵略的政治、军事联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团结一切民族抗日力量,发动和取得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8.
抗战后期美国与中共合作的基础是脆弱的刘德喜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美国与中国共产党一直势不两立。但是,在抗战后期,双方之间却发生了合作。那时,美国派出记者和军事观察组来到中共边区政府延安访问,寻求与中共联系及合作。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后,中国共产党也正式决定...  相似文献   

9.
长江局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周恩来对国民党军界和中间实力派做了大量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军事和政治合作的主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共产国际对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事理论的探索、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积累诸方面有着重大影响,从短期看它直接影响着党在大革命时期军事运动的政策走向,从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共产党最终独立地创建人民军队,走上武装革命的道路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光银 《党史文苑》2006,2(10):11-14,67
本文认为共产国际对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事理论的探索、军事人才的培养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积累诸方面有着重大影响,从短期看它直接影响着党在大革命时期军事运动的政策走向,从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共产党最终独立地创建人民军队,走上武装革命的道路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江局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周恩来对国民党军界和中间实力派做了大量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军事和政治合作的主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这就是驰名中外、彪炳史册的"黄埔军校".然而,对曾负"西北黄埔"或"第二黄埔"之誉的中山军事学校和中山学院,却为人鲜知.它们同样是大革命时期两党合作的产物.在革命史册上写下过光辉的一页,故应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党外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的优良传统,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合作历史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在政权领域的合作,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实行了"三三制"的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仍然保持了这一传统.取得全国政权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党外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15.
许峰 《学习论坛》2012,(10):14-17
同心思想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与各民主党派同心合作的历史和实践中: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实现了从争取各民主党派与之同心到领导各民主党派与之同心;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同心合作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理论探索和成功实践。为了发展经济,解决财经问题、支援战争,提出了军民兼顾原则,使军事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了发挥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提出军民一致作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为了改善军民关系,从提出军民合作到双拥运动,再到军民打成一片,最终达到党政军民的团结。他的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机构的创建离不开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但共产国际政治策略的转换对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产生了一定的干扰,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者们最终经受住了复杂而残酷的斗争考验,在中国革命军事斗争史上写下了辉煌夺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与美国一直势不两立。但是,在抗战后期,双方却有过一段合作。那时,美国派出记者和军事观察组来到延安访问,寻求与中共的联系及合作。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后,中国共产党也正式决定与美国进行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合作。双方在抗战后期的联系及合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中共与美国在抗战后期确立的相互联系及合作政策的思想基础却有很大不同。 当时,美国确立与中共联系及合作的政策并不是要实行主义上的合作,而是要实行主义上的排斥。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当权者认为,只要中国共产党放弃了  相似文献   

19.
杨世春 《世纪桥》2012,(23):14-15
在百色起义时期,邓小平的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军队;重视在军队中开展政治工作;坚持军事统战工作等。  相似文献   

20.
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故世称“黄埔军校”。该校于1924年5月成立。规定学制三年,后缩为六个月。1925年起,还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