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全国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初见成效自1998年5月《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的意见》中要求工会“逐步建立职工法律援助制度,设立法律援助基金,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和工会工作者提供法律援助”,到1999年6月,全国已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省、市,以及广州、大连、宁波、葫芦岛、张家口等30余个地、市总工会成立了法律援助机构,设立了法律援助基金,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这些职工法律援助机构对经济困难的职工、工会干部提供法律帮助,减免收费,保障他们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受到职工欢迎,扩大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工会加大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力度,相继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为职工和工会组织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为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建立健全工会法律援助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13,(9):36-38
2013年上半年,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深入成都、南充、广元等市及所属部分县(市、区)工会,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全省工会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一、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四川省县级以上地方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机构203个,组建率100%;省产业局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机构34个;建立乡镇(街道)职工法律援助机构699个。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3640名;专兼职律师、法律顾问710名;职工法律援助志愿者8736名。  相似文献   

4.
《重庆工运》2005,(4):42-43
一、职工法律援助热线。北碚区总工会建立了“职工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开通职工群众法律援助热线电话:68215148(连通全国职工法律援助电话“12351”),北碚区所有企事业、机关单位职工、下岗失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及基层工会组织有关协调劳动争议、劳动安全保护、劳动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维护需要咨询或求助,均可直接拨打。  相似文献   

5.
工会法律援助工作是国家法律援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工会法律援助制度既是贯彻 中央关于群团改革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法律规定、加强工会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维 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特别是群团改革以来,工会法律援助制度 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运行机制有待完善、资金保障仍显不足 等问题。研究认为,应从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协作机制、培育人才队伍、创新工作机制、拓宽经费渠道等方面 入手,创新发展新时代工会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时代风采》2009,(11):24-24
日益受到职工欢迎、社会关注的工会法律援助有了全国统一的“规矩”。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008年8月11日正式印发了《工会法律援助办法》,明确规定“工会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无偿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8,(10):23-24
2008年8月1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工会法律援助办法》。本刊全文刊登《工会法律援助办法》,以便各级工会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2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强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并规范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通知》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要求:一、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工会组织要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重视和开展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困难职工是特…  相似文献   

9.
最近,山西省总工会对全省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对2012~2013年申请省总工会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的100例困难职工、农民工的深入访谈,以及对全省100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职工的问卷调查,我们认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工会系统应率先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秦中忠法律援助制度,简言之就是对需要得到法律帮助和维护其合法权益、而经济条件又不具备的公民给予援助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必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建立这项制度的社会呼声也越来越高。工会...  相似文献   

11.
《工友》2008,(11):20-23
工会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补充,是维护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是促进企业、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减压阀。那么,工会干部、法律工作者在怎样做这项工作呢?  相似文献   

12.
全总举办工会职工 法律援助师资培训班王敏 为贯彻全总十三届二次执委会和全国工会法律工作会议精神,尽快建立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制度,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近日,全总法律部在中国工运学院举办了“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及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师资培训班”。来自28个省市地方工会和13个全国产业工会的71名法律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以法律援助制度为主,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为辅,重点突出。培训形式采取讲授与答疑相结合,大会交流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学员小结与主办单位总结相结合,学员普遍感…  相似文献   

13.
9月14日中午2时,西南大学“1+1”帮困助学2006年资助金发放仪式在石柱县教委举行。副县长王杰主持了捐赠仪式,县教委助理调研员陈祯祥同志代表县教委介绍了西南大学“1+1”帮困助学项目实施的做法,西南大学工会副主席秦燕,代表西南大学全体教职工向石柱县捐赠贫困学生资助金102600元。受助学生代表石柱中学初2008级8班学生宋建琴发言,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跃光、县委副书记艾亚军等领导同志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相似文献   

14.
西门 《时代风采》2014,(22):24-25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维护职工权益,2007年6月,通海县总工会、通海县司法局共同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站设在通海县法律援助中心,县总工会设立职工法律援助工作接待室,具体法律援助事务由法律援助中心承办。涉及到职工、农民工的工伤索赔、劳动争议、社会保险、工资待遇、报酬追讨等问题。成为法律援助的主要内容。 据通海县司法局副局长李宗福介绍,近一年间,工作站共办理涉及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500多件,为受援对象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过程中,一部分职工生活遇到了暂时困难;维护经济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责无旁贷。为此,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加强工会法律援助机制建设,努力在增强法律援助效果上下功夫。第一,建立机构,形成网络。建立工作机构,是搞好法律援助服务的组织保证。以铁路系统为例,最好在铁路分局(总公司)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在站段(公司)建立法律援助小组,在车间(或班组)设立法律援助员。中心与小组要坚持定期向当地政府主管法律援助工作的司法行政部门汇报,经常与当地其他法律援助机构取得联系。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内外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运》2014,(8):18-20
自《中华全国总工会2012-2014年推进职工法律援助工作规划》(以下简称《法律援助三年规划》)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工会扎实做好工会法律援助工作,切实有效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国各级工会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4万个,有法律援助工作人员4.3万人,工会法律援助志愿者6.4万人,相比规划实施前的2011年,分别增长了55.6%、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12,(2):18-20
2011年1月,四川省总工会法律部在新浪网注册“四川工会法律援助”微博,通过微博平台发布工会维权信息,向网民宣传工会法律工作和法律知识,并积极与网友进行互动。这是工会系统首家官方微博。随后,“四川工会法律援助”微博在腾讯网也通过实名认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运》2009,(6):59-60
广西梧州市总工会宣教部张彩萍、马华来稿,介绍了该市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做法。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部分企业、工厂的减产、裁员和倒闭,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日益突出,表现形式多为拖欠薪金或克扣工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得不到及时治疗、长期超时工作不支付报酬、违法解除合同不支付补偿等。很多农民工在讨薪、工伤维权过程中,经常被通过法律维权的高成本吓退。对此,市总工会一方面委托市司法局培训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律师,  相似文献   

19.
全国工会法律工作会议发言摘登建立职工法律援助中心为困难职工提供帮助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吴申耀:上海市总工会1997年8月12日率先在全国工会系统成立了第一个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并设立援助基金,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活陷入困境、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无经...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在病床上采访了全国“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石柱县林业局长刘长胜。他因连夜到重庆市跑林业项目,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手部受伤而在病床上指挥全县林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