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晓韩 《江淮法治》2008,(18):20-20
2008年注定是狂飙过后的深圳楼市极不平静的一年。 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圳楼市“千亿断供”事件,经过全国舆论的质疑和各家媒体刨根问底的追查和报道,发现原来只是一场耸人听闻的闹剧:从各家银行到深圳银监局,均已澄清“千亿断供”的说法。所谓“68人集体断供”事件,也不过是业主们面对下跌的楼价,用来跟发展商谈判要价的筹码,能够真正算得上断供,有名有姓的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例。 这种以给银行断供来要挟开发商让步或者是逼政府救市的做法,未免“作秀”心理过重。这使我们意识到,利益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手段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而对于这种耸人听闻的信息。我们还是要带着质疑的眼睛来观察。  相似文献   

2.
2007年至2008年中国楼市冰火两重天 2007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火爆.2007年,中国楼市有如"走火入魔",以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为代表的一线中心城市房价以平均每月两位数的速度保持了长达半年的高速增长,甚至济南、长沙等二线城市的房价也在节节攀升,似乎更具上涨潜力,让大小开发商们赚到盆满钵满.  相似文献   

3.
陈真诚 《法人》2008,(12):10-11
这些亡羊补牢式的拯救楼市计划出台之后的市场形势表明,其影响力极其有限,房产成交量依然低迷,这显然与救市初衷相距甚远。其实,原因很简单——盯着楼市的眼睛已经疲劳,要恢复市场信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被民间称为“国五条细则”的楼市调控政策3月1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不少潜在购房者连夜“抢搭末班车”,楼市调控仍在艰难行进。  相似文献   

5.
2008年注定是狂飙过后的深圳楼市极不平静的一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圳楼市"千亿断供"事件,经过全国舆论的质疑和各家媒体刨根问底的追查和报道,发现原来只是一场耸人听闻的闹剧:从各家银行到深圳银监局,均已澄清"千亿断供"的说法。所谓"68人集体断供"事件,也不过是业主们面对下跌的楼价,用来跟发展商谈判要价的筹码,能够真正算得上断供,有名有姓的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例。这种以给银行断供来要挟开发商让步或者是逼政府救市的做法,未免"作秀"心理过重。这使我们意识到,利益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手段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而对于这种耸人听闻的信息,我们还是要带着质疑的眼睛来观察。  相似文献   

6.
倪润森 《检察风云》2014,(23):42-42
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深远。2008年经济危机我国央行投入4万亿元救市以及之后进行的一揽子货币政策,对随后几年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让人们看到了过强的经济刺激政策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因此,唯有适度、适量地掌控好经济刺激政策才能为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2008年,楼价的逐步下滑,成交量的萎缩,中国楼市已步入深秋。随之而来的,中国整体城市建设也受到影响。这就为借中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火热发展的中国安防市场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那么,这到底给中国安防市场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中国安防市场是否能经历起这场由炎夏到寒冬的考验呢?  相似文献   

8.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仅仅一年时间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席卷全球,迅速发展成影响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直到现在都无法消弭,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危机到迪拜债务危机,从冰岛经济崩溃到希腊债务危机,无不能看到其阴影。而在中国在经历了2008年股市大幅度下挫后,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但随之而来就是2009年楼市房价疯涨,楼市泡沫越吹越大。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正式房价过度攀升,这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机构应该吸取的教训,对当前的住房贷款政策进行反思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按专家们的结论,2011年楼市不但不会崩盘,再过好几年也崩不掉,最多是在政府“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楼市的十年疯涨,使中国楼市远远地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使中国老百姓的住房痛苦指数位居世界之巅。中国楼市的十年疯涨,透支了中国楼市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上行空间,中国楼市将为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疯涨付出代价。那么,这个问题便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
宋新强 《刑警与科技》2008,(24):154-156
战争可以让一个国家遭受重创,复杂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同样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富化为乌有。石油、黄金、外汇、股市、楼市、期市、危机、资产收益、工湖、通货、赤字、资本市场……这些专业名词越来越贴近老百姓、贴近民生、贴近企业、贴近我们每一个人。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离我们如此之近,面对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我们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  相似文献   

12.
政策对中国这个新兴股市的涨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沪深股市发展的十余年问,各种与股市直接、间接相关的大大小小政策,对当年股市的行情起到的这种决定性作用,可从翻查股市历年K线图得到佐证。请看:1992年5月股价放开涨幅限制,沪深股市即日开始便掀起一波大行情,尽管放开股价限制这项政策对股市来说是中性的,但在当时市场人心思涨的情况下,对股市起的助长作用十分明显;1993年股价折细政策,使股指从近800点涨到了最高1500多点,创下了历史新高;1994年中国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三大救市政策;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政府了迅速进行布置,开始了政府救市的历程,主要内容即为推出了四万亿救市计划,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进行救市。在此过程中,我国政府运用了多种财政手段。我国的政府救市手段之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我们有必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的方式促使我国的财政救市手段应用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在这大事多、难事多、政策调整大、市场波动大的一年里,百姓们日子过得怎样?回首发现,百姓生活有提高,也有丝丝不如意;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5日、3月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分别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年年开两会,今年尤不同。这是在“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的春天召开的两会,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国内盼良策,国际盼援手。  相似文献   

16.
张鑫 《法人》2009,(4):26-26
哈耶克认为,观念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观念可以创造和改变历史。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分析我国的楼市,因为在观念上把住房看成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关系到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命运和国民的生活。近几年来,我国楼市存在一个怪现象,那就是一方面大量房子空置,另一方面房源紧缺、房价不断上涨,以至出现楼市泡沫。原因就在于,在观念上大家都认为房子是可以用来投资(机)的,于是政府炒地皮,有钱的个人和外资就炒房子。全民炒房的结果是房价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7.
在2008年年底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引导下,2009年三四月开始,全同房地产成交量开始逐步攀升。于是,由价跌量涨开始,到价量齐升,直至年末各地价格的大幅上涨,以至引发专家对“泡沫论”的新一轮研究。  相似文献   

18.
1月中旬开始,地方两会相继拉开帷幕。处在调控十字路口的房地产业成为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议案提案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及主管部门拟定的政策纷纷剑指楼市泡沫。其中,北京明确表示“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上海启动经济租赁房政裳研究,海南决心防止泡沫再一次轮回,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则提出大幅增加保障房建设。  相似文献   

19.
龙年春节刚过,人们一上班,就迎来了一系列来自楼市的消息,“北上广”等地出现了零成交、几套、十几套的“最差”楼市成交量,令龙年房地产市场开年就遭遇“下马威”。调控重压下的春节楼市,全国各地的成交数据极为惨淡。从已经发布的成交数据可以看出,重点城市楼市成交量全面下降,成交数据持续走低。不仅成交量惨淡,价格也出现下降。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t月份,北京商品房住宅均价17560元/平方米,比2011年同期的22985元/平方米下调了23.6%.  相似文献   

20.
在楼市继续陷于相持之际,广东佛山近期出台放宽限购的政策,虽然同一天晚间即声明“暂缓执行”,但已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随着近期一些地方楼市交易持续走低,房价呈现出从“止涨”向“下跌”转化的苗头,但调控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多。如何打好楼市调控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