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关于人权问题的产生理论界普遍认为:人权概念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以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贵族和教会的斗争中,力图抹掉封建制度的神圣灵光,把国家和法的问题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为此,资产阶级“自然法学派”以“自然状况”来论证自由、平等是人人享有的天赋权利.此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从“自然状况”论中引伸出“天赋人权”的口号,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从而成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主要理论依据.自此,人权概念始被明确载入西方各国宪法.  相似文献   

2.
穆楣 《中国妇运》2010,(3):41-42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发展资主义经济和掌握国家权力的思想运动,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以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大师高举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主张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旗帜,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唐才常思想的民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的民主性 ,其程度各有不同。在政体问题上 ,一些论者认为他们都主张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度 ,唐才常也是“君民共主”论者。其事实并非如此。本文认为唐才常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专制、倾向民主共和政体的民主民权思想 ,这在当时维新派中是独步一时的。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鼓吹“德先生”和“赛先生”,人为“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从而竖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针对当时封建军阀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妄图复辟帝制和提倡尊孔读经的逆流,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大旗,明确提出打倒孔家店、反对专制的战斗口号,向代表封建文化的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为了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主权利,就必须提倡科学精神,破除迷信,反对盲从和武断。  相似文献   

5.
《人权》2001,(1)
从严格意义上说,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理论概念,“人权”最初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提出来的。 17世纪,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政治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确立自由竞争和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洛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系统地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洛克断言:“人类天生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在他  相似文献   

6.
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举起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批判封建神权和宗教迷信,打破各种形式的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做得比较彻底。但资产阶级一旦掌握了政权,仍然需要利用宗教。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深刻地揭发了天主教的罪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伏尔泰说,为了约束“平民”,保证“秩序”,“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出一个上帝来。”不过,一般的说,资产阶级的上帝,是不反对科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始宗教起源于祭祀,由于幼稚的人类对自然界怀有朦胧的敬畏、希望和神秘感而产生的。人类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希望造神。希腊神话所包含的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具有异乎寻常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所谓“人人平等”、“一律平等”,均是指任何公民或“一切”、“所有”公民无一例外地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为了反对封建特权而提出的口号。它最早是在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中,作为资产阶级法制的一个原则被确认下来的。从《人权宣言》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规定  相似文献   

8.
“法津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口号虽然是舶来品, 但它与我国古代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精神上是一致的,曾经在反对封建特权,推进资产阶级民主制中起过相当作用。但也许正因为这样,在“文革”之初,对口号本身及其倡导者进行了“革命批判”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一贯以“博爱、平等、自由”来标榜资产阶级国家是最“民主”的国家。其实,打着最“民主”旗号的内幕却是肮脏、罪恶! 资产阶级国家虽然与封建国家不同,它取消了封建的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然而,资本家拥有工厂、矿山、农场、商店、银行,而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不得不受资本家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实际上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财产,保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所以,这里并不存在真正的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公民不能有任何触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行为,否则,他们就会出动军警、  相似文献   

10.
<正> 巴黎公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当年恩格斯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节日将到处永远都是3月18日”,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个光辉的节日。 (一) 19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展开,无产阶级已日益意识到自己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织工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和争取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下,发动了两次著名的起义。里昂起义标志着法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848  相似文献   

11.
<正> 人权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口号,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特权和神权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当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它所提倡的“人权”立刻就暴露出其固有的阶级性和虚伪性。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权思想。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两大不同社会制度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仅要在外交工作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外交”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且要在思想理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批驳资产阶级人权观,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反动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一个古老而新的概念。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以它作为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的思想武器。近年,西方垄断资产阶级以“人权卫士”自居,大搞“人权外交”,在人权问题上制造了种种混乱。国内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与此遥相呼应,借此否定无产阶级专政,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人权问题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总是在民主问题上大作文章,他们打着“争民主”的旗号,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大肆散布“社会主义民主不如资本主义民主”的谬论,从而蛊惑人心,制造混乱。对此,必须加以批驳和澄清。一、从民主的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这就是说民主  相似文献   

14.
巴贝夫平等思想探析岑燕坤巴贝夫的平等思想,是未成熟的无产阶级利益的表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赞巴贝夫的著作是“表达过无产阶级要求的文献。”①他的平等思想“成了法国无产阶级的所特有的战斗口号。”“是“从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③既同资产阶级平等...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法文化史中,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及与之相应的行政法学诞生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之际。从其文化渊源上说,行政法学根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对“对人的粗野无知,忘却了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的封建特权制度的批判以及风靡整个革命时代的“理性主义”,“自然法”、“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及“社会契约论”等学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自由商品经济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宰以及民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便成为以制衡权力、保障民权为核心的行政法学得以产生和  相似文献   

16.
王建华 《人权》2008,(1):52-53
公民对权利的需求犹如鱼之于水,植物之于阳光。缺乏阳光的植物很难茁壮成长,没有水的鱼儿就会死亡。近代历史上,权利对推动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功不可没,它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武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权利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是普通人权还是资本特权──评“天赋人权”说邹元江"人权"最初是资产阶级在其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提出的口号。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曙光,结束了对人性禁锢害的中世纪黑暗,新兴的资产阶级勇敢地举起了"人"的旗帜,用人性来对抗神性,以天赋人权...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以谁为本?说来话长。中国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春秋时期即提出了“民为邦本”、“以人为本”的口号,这从表面上看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但实际上由于存在着鲜明的阶级分野,存在着剥削制度,广大劳动人民处于被剥削压迫的地位,难以享受人的尊严与价值,不在“为本”之列。在欧洲中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里,作为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这里的“人”无疑指人类,指全体社会成员,而当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根本没有做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本。  相似文献   

19.
自由、民土、人权 ,这三个概念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其中 ,自由主要是作为哲学范畴出现的 ,民主和人权主要是作为政治范畴出现的。政权在民、民主共和与契约思想 ,是西方古代的民主思想 ;在近代西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 ,资产阶级高举自由旗帜 ,宣扬天赋人权 ,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人权思想 ,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总的倾向是阶级调和、福利主义和参与主义 ,不对政治现象作阶级的或社会的分析 ,抹杀资本主义民主、人权与社会主义的民主、人权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封建迷信,分别是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两个概念的省略。毛泽东曾经提出反封建反迷信的概念,是指提倡民主,反对封建;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著作中,在有关宗教工作的文件中,从未使用封建迷信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