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永仕 《法制与社会》2010,(19):99-100,106
本文就"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有关争议问题从法学和部分经济学的视角对该并购案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认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是外资企业之间的并购,我国《反垄断法》对此行为有管辖权,该并购案额度上符合申报标准,执法机构有权利和义务审查以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
相关市场的界定是反垄断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的反垄断审查分析中,对相关市场界定的影响因素采纳了产品的性能、用途、价格以及顾客群体等,但仍有不足。有必要综合考量产品市场和地域市场,以达到界定的相关市场近似于事实上的相关市场,更客观正确地适用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3.
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案引起各方争议,本文认为从反垄断法的角度分析,本案不过是正常商业活动中的并购行为,需要经过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审查,但却并不违反我国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国企业在我国早已是遍地开花,外资并购国内企业频频发生,但那些之前已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品牌在被收购后却少有作为甚或销声匿迹。本文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为例,分析了如何更好的健全和运用反垄断手段来限制外资企业在国内形成垄断,并对国内名牌企业的保护和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铭 《法制与社会》2010,(14):80-80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案作为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后否决的第一案,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从本案是否涉及保护主义、反垄断法究竟应当关注什么以及本案对今后我国在海外投资的影响三方面入手,对本案进行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18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是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实施以来根据此法首个否决的相关案例,本案的焦点是民族品牌和反垄断。本文将结合一些数据和事实,对于此件引起国人关注的收购案发表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为了稳住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宝座抑或为了开阔更大的市场,从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合并或并购之风,以争夺剩余权。在新的企业合并浪潮中,跨国公司纷纷实行新的价格和生产战略,加强资本集中,以牟取高额的垄断利益。而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是否构成对中国相关饮料市场的垄断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而该案也将是对我国刚出台不久的《反垄断法》的一个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8.
张鑫 《法人》2009,(4):47-47
过去在与跨国公司竞争的20多年里,不少民族品牌被收购雪藏。尽管现今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未果,但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9.
可口可乐公司2008年9月向中国商务部递交了收购汇源公司的申报材料,次年3月并购案因构成垄断中的经营者集中而遭拒,成为中国反垄断法颁布后首个被禁的收购案。商务部公布的禁购理由遭到了多方争议,有支持者更有反对者。笔者从可口可乐向商务部递交材料到其收购被禁,深入剖析被禁原因,对本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相关市场的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的传导等多方面综合评析该收购案中凸显的兴起中的中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0.
马丽 《法人》2009,(2):82-8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并不是板上钉钉,这家世界软饮料巨头最终能否如愿以偿,还要取决于整个交易的本质与反垄断法精神是否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11.
马丽 《法人》2008,(10):18-20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并不是板上钉钉,这家世界软饮料巨头最终能否如愿以偿,还要取决于整个交易的本质与反垄断法精神是否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执法机构必须具备明确的竞争理念,其中反垄断案件的裁决文本是反垄断执法机构竞争理念表达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与瑞安航空并购爱尔兰航空案的裁决文本的比较研究,探究二者在文本篇幅、裁决内容、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的差异,提出明确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竞争理念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三点理由,均可以进一步完善。通过搭售传导市场支配地位需要特定的市场条件,并且要求搭售品与被搭售品之间在使用或功能方面具有必不可少的关联性,而本案中相关市场缺乏相应的市场条件,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也缺乏必要的关联性。果汁饮料市场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若对于以整体经济效益和消费者利益为关注焦点的反垄断执法而言,并非意味着当然违法。可口可乐的广告投入和品牌影响力,将导致果汁饮料市场的进入障碍提高,这应是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比较合适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吕斌 《法人》2008,(10):32-34
中国商界一向不缺乏新闻素材,2008年9月3日,又一颗“重磅炸弹”袭来——可口可乐和汇源均于当日发布公告:可口可乐公司通过旗下一家全资子公司拟以约179.2亿港元全资收购汇源果汁,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  相似文献   

15.
近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案在商务部的禁止令中落下帷幕。分析此案的性质,不难看出,这是我国《反垄断法》中域外适用制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性步骤。本文在比较国内外相对成熟的域外适用制度及其立法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在这一制度上还存在缺陷,并在综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6.
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被商务部禁止的集中案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需要在相关市场及市场控制力、市场进入和效率抗辩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集中并不会导致强有力的市场控制,果汁饮料市场的市场进入情况也相对容易。集中还可能提高效率,尽管要证明效率为集中所特有并必然给消费者或社会公众带来福利仍然较为困难。商务部的禁止决定存在"合法但不合理"的嫌疑,实则反映了我国公平有效的竞争制度的缺失。要杜绝类似的合理性怀疑,还需搭建更为基础的竞争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7.
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既涉及反垄断法的诸多问题,又涉及到民族品牌的保护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反垄断法的规定和商务部在本案中的具体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以期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经营者集中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吕斌 《法人》2009,(2):86-86
从朱新礼决定把汇源卖给可口可乐的那一天起,外界的目光就从没有离开过汇源:民族情结、外资垄断、企业家责任、甚至国家安全……朱新礼面对着前昕未有的猜测和指责。“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来卖。”——面对公众质疑的朱新礼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反垄断法>对"汇源并购"案具有管辖权,按照规定可口可乐具有申报义务,商务部在反垄断审查时必须要考虑"经营者集中"的几个相关因素.鉴于民族品牌潜在的经济价值,发达国家对民族品牌都给予特殊法律保障.中国民族品牌在跨国并购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国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加强对跨国并购的兼并手段和策略的研究与宣传,善于借助世界贸易的多边贸易体系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要依靠自己的法律体系保护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捍卫自己应得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3月18日商务部发出通报说,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项收购的决定。商务部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