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一博 《先锋队》2011,(21):51-52
石头是大自然的恩赐,许许多多人类文明的传承都以石头为载体,像云冈、龙门的石窟,不胜枚举的石碑,还有各种石刻、石雕的器物等等。久而久之,通过石匠们的辛勤劳动,石头本身也成了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记载了文化的演进和文明的传承。在壶关县,就有这么一位将石头做成文化产业的艺人,他就是壶林书院、雄伟石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雄伟,他用娴熟的技艺和对石头文化的独到见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碑的香臭     
我常想,人刚生下来本无所谓好坏,只是长大后做的好事多了,就被人们称为"好人";反之,做的坏事多了,则被人们称为"坏人"了。同样道理,石头本无所谓香臭,只是被人派了不同的用途,境遇就大不相同。比如:石头被做成了西藏墨脱县的石锅,久而久之,就成了"香石";如果被用来垒了猪圈或垫了茅坑,久而久之,就成了"臭石"。我突然想到另一种情况——把石头做成了碑,是否也有香臭之别?  相似文献   

3.
<正>苏区时期,胜利县有个地方叫石街(今属宁都县)。石街,顾名思义,就是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街道南北走向,狭长,长大约二三百米,宽约二三米,街道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两排民房,街道北端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关帝庙。1933年3月中旬,邓小平调往中共江西省委担任宣传部长,五六月间,邓小平来到石街乡蹲点,蹲点期间住在石街北头的关帝庙里。邓小平来到石街后,走家串户,看望红军家属,帮助缺劳力的红军家属做农活,与石街群众  相似文献   

4.
一块小小的石头能给人带来平安,能使人化险为夷,听起来,这是一桩不可信的奇闻.人们不会相信这种石头的存在,就像不相信世间会真的存在上帝一样.但抗日名将蒋光鼐将军却有一枚镶有这种石头的金戒指,人们美其名为"化险石"戒指.在"淞沪抗战"70周年纪念日,蒋光鼐将军的子女把这枚宝石戒指捐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献仪式上,蒋光鼐将军的子女成为记者们的照相机聚焦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24):16-17
有学者在解释法治这一概念时,说法治就像“石头剪刀布”。为什么说法治像“石头剪刀布”?理由有三条:事先有公正的规则,即“石头剪刀布”,这一规则不偏私任何一方;不同的主体发生利益碰撞,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规则解决;通过这一规则所发生的结果,无论对你有利或者不利,你都必须服从。  相似文献   

6.
北京香山卧佛寺西北半公里左右的樱桃沟,不仅林茂石奇,景色宜人,而且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沟里水源头旁有一块很大的圆石头,人称“元宝石”。元宝石右边有一块两丈多高的青石,石上长着一棵松树,香山人把它称作“石上松”。沟下边的河滩里有一种黑石头,叫“画眉石”,也叫“黛石”。相传,曹雪芹就是因元宝石、黛石和石上松引起的灵感,才写出了那部不朽的文学巨著《石头记》——《红楼梦》  相似文献   

7.
雷雨前     
茅盾 《党课》2011,(12):125-126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像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傍晚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绰号 毛泽东小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小名,也可以说是绰号,叫"石三伢子",意思是石头三娃子,这是他的外祖母给他起的。为什么要给他起这么一个绰号呢?那是因为毛泽东的母亲前面生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毛泽东出生后,外祖母怕再有闪失,便按当地给孩子取贱名易养活的风俗,带他去拜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位于后山龙潭沱边,  相似文献   

9.
网闻摘录     
正南山顶上滚碌碡在山东沂蒙山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南山顶上滚碌碡——石(实)打石(实)。南山,是这里的一座石头山;碌碡,是用石头制成的圆柱形农具。这句话的意思是,让碌碡在南山顶上滚一滚,就能检验材质是否过硬。  相似文献   

10.
母亲石     
梁衡 《学习导报》2010,(6):64-64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  相似文献   

11.
<正>一颗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块铀石,可以平庸无奇地在石头里沉睡下去,也可以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在世上厮混日子,也可以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我的身边就有一位甘为铺路石却处处影响着  相似文献   

12.
母亲石     
梁衡 《新湘评论》2010,(6):64-64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  相似文献   

13.
入蜀有感     
李平安 《党建文汇》2009,(11):33-33
“我戴的翡翠手镯是5000元‘赌’来的石头加工成的,同样品质的翡翠手镯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里卖19万元。”抚摸着腕上的翡翠手镯,青岛城阳国际工艺品城副总秦郑感觉五味杂陈。这就是“赌石”:切开前,石头一块;切开后,可能分文不值,也可能身价暴涨百倍,  相似文献   

14.
刘勇 《前线》2013,(4):79-79
“头怎样才能‘浮’在水面上?”面对这个近乎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答案五花八门:“把石头挖空”、“给石头绑上木块”、“用火山石”等等。也许这些都可行。此外,笔者想到另一个办法,以很快的速度“打水漂”。当然,“打水漂”的石头不能太大、太重,否则就扔不出快速了。最好是小一点的薄片样石块,使劲往坑塘河池水面上斜着掷去,石头就会在水面上跳着向前,不会马上沉入水中。这一现象,古代大军事家孙子早已注意到,他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这里的势,做速度解。古往今来,智勇之士无不讲求速度,并以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兵贵神速”,“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强调的都是速度。武术搏击、体育竞技之胜负,往往也在于速度。速度不光能让石头漂浮起来,还能让卫星上天、高铁迅驰。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则从电视中看来的新闻。 某城市有一对退休夫妇。他们看到城市里下岗职工那么多,想出一点力。于是,每个月花几十元钱,订了几份报,又把自家的炕板拿出来,刷上黑漆,做了两块黑板,把报上的招工信息抄在黑板上,挂到墙外街头。来看的人还真不少。有的企业招工,也到他们的黑板上来登一条,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一来二去,这对夫妇家门口成了一个很热闹的地方。地方政府、妇联、劳动部门受到启发,都到这条街上来设了办事处。这条街就成了就业服务的一条街。  相似文献   

16.
南诏之光     
有个叫大理的地方,盛产一种石头,一种充满幻想图案、天然而成的美丽石头,人们把它叫做大理石。世界上的大理石,虽以意大利的为最多,但却以大理的最为奇美。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大理石,但知道大理石的人未必都知道大理。大理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诏文化是大理历史的重要篇章。现在的大理,已经是一座充满现代色彩的城市,但  相似文献   

17.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都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一个小女孩看到了.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雕刻家说:石头里本没有天使,但我是用心在雕刻.用心雕刻,石头也能变天使.  相似文献   

18.
南京有一位名人,他的名字是由四块叠起来的石头组成,他就是黎磊石。 黎磊石和南京这座城市太有缘份了。孩提时代他在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念过书。游府西街是一条与中山东路平行的狭窄的小街,两边低矮的房屋、三四米宽的马路,短短的小巷买在是太不起眼了。可是黎磊石永远也忘不掉这里。他后来工作的南京军区总医院就座落在中山东路。  相似文献   

19.
在17.6万千方公里的贵州高原上,山地占97%,喀斯特地貌占73%,世世代代生活在“石头王国”的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石文化”。在贵州省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40处文物古迹中,属于“石文化”系列的就有80多处,占1/3强。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74岁的陶谦逊是十师一八三团的一名退休教师,由于对额尔齐斯河奇石、玉石的深入研究,多年下来,陶老已经成了北屯地区首屈一指的"石头专家"。走进陶老的家里,刻意装修的展示台里,千姿百态、玲琅满目的美石、奇石摆放在树根精心雕刻的摆台上,石头图案中既有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也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像,而各色柔和的玉石则搁置在水池中、鱼缸中,每一块看起来都是细腻柔润、清亮灵动。"玉有水才灵。"陶老这样解释。"怎样才能捡上好石头?"每每遇到别人这样问陶老时,他总会笑眯眯地说:"那就看你跟那石头有没有石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