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犯罪.网络犯罪的频发和难以侦破性使网络道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全面提升和优化网络道德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秦总根 《政法学刊》2007,24(5):115-119
网络在为人们提供方便和便捷的同时,也给网络犯罪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作案平台,利用网络实施的网络犯罪已涉及绝大部分社会犯罪现象,给互联网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冲击,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应该弄清当前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公安机关提高侦查、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以有效遏制网络犯罪,使互联网能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的普及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却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犯罪,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文章通过例举一些较为常见的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对网络犯罪的特点进行总结,提出了一些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通过深入研究网络犯罪,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出现,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开始成为困扰人们的社会问题之一。与传统的犯罪形式相比,它的智能更高、隐蔽性更强、破坏性更大。成为新时期网络监管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崔立红  秦野 《犯罪研究》2001,(1):25-29,46
网络在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为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开辟新的犯罪领域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侵犯知识产权成为互联网上一股来势凶猛的暗流.传统的刑事法律受到挑战,迫切需要刑事立法、司法及社会相关各界针对网络上的知识产权犯罪作出及时回应,从意识、法律和技术上有效遏制网上知识产权犯罪的大潮,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人的私权,进而维护社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网络行业的快速发展,涉网络犯罪案件逐渐增多,网络犯罪的新手段层出不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的生活都造成了极大威胁。其中,一些新情况无法完全通过传统的法学理论解决。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当今网络犯罪形式多样,司法实务中关于网络盗窃与诈骗犯罪手段竞合的司法认定,存在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新的娱乐方式日益普及,同时也滋生出新的犯罪方式--网络犯罪,而青少年网络犯罪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制定积极有效的防范对策和措施,预防和打击这种新兴犯罪,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佳佳 《法制与社会》2014,(18):243-244
计算机网络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仅推动科技的发展逐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而犯罪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计算机及网络的产生和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网络犯罪的产生和迅速泛滥创造了条件。因此,研究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及时做好网络犯罪的防范,从刑事法律上进行有效抗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急剧发展繁衍的各种网络犯罪,无疑成为诸多社会现实众多危险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应做好预防准备,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完善立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全人类一起来迎接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日趋成为人类社会生活重要依托的时代,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对社会的威胁也日益加剧.虚拟、便捷、无国界、全球化的计算机网络成为罪犯的最佳犯罪地和庇护所.如何借鉴国际上防治网络犯罪的经验,构建网络犯罪防控机制,已成为我国在发展计算机网络、建构信息化社会所必须应对的课题.本文拟从理论、制度、技术、组织、社会以及国际合作等不同层面探索在全球化视野下构建网络犯罪防控机制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给人们来了巨大便捷,与此同时,网络相关犯罪出现在社会各领域并迅速泛滥。网络犯罪是一种犯罪的新形态,本文从网络犯罪的定义、诱发网络犯罪的原因、网络犯罪的特征、网络犯罪的防范等方面进行了探论。  相似文献   

12.
探析网络犯罪的成因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犯罪已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犯罪的成因,同时提出针对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马文秀  梁晓林 《河北法学》2003,21(4):147-151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网络犯罪亦 相伴而生。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网络犯罪发展出现的新情 况,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立法、司 法及观念等方面提出了规制和预防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检察官》2021,(14):F0002-F0002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业态,同时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新型犯罪的温床,利用或针对网络实施的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滋生蔓延。据统计,检察机关近些年办理的网络犯罪案件数量年平均增幅达34%以上。不同于传统犯罪,网络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一是犯罪手段高度技术化,犯罪样态不断更新迭代;二是组织协作集团化运行,黑灰产业链已经形成;三是网络犯罪主体日趋多元;四是社会危害日益加剧,风险隐患纵深蔓延;五是网络犯罪地域跨境化特征明显。司法机关查处的网络犯罪案件增多,反映出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新的更高需求,也反映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自1969年世界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在美国诞生至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支柱。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以及现有网络协议和软件系统的固有安全缺陷,使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方便和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方面的巨大挑战。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信息非法获取等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FBI统计,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美元①。本文就当前网络犯罪的现状及产生原因试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便捷,与此同时,网络应用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网络犯罪是一种犯罪的新形态,文中网络犯罪的定义、诱发网络犯罪的原因、网络犯罪的特征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重点阐述了网络犯罪的防范。  相似文献   

17.
李睿劼 《法制与社会》2013,(13):258-259
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网络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就在网络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他也同样孕育出了许多新的犯罪手段。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犯罪便是其中之一,由于网络监管的漏洞和操作的便利,犯罪者开始抛弃传统犯罪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洗钱犯罪。本文主要对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洗钱犯罪的手法进行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防范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曾勇 《法制与社会》2012,(19):287-28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交等活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网络病毒、网络赌博、网络诈骗、色情传播等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据统计,网络犯罪的问题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世界上80%以上的网站都存在安全漏洞.本文认为,网络犯罪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已经严重侵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并与现实社会的犯罪问题交集在一起,具有随机突发、隐蔽快捷、覆盖面广和影响性大等特点,给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本文将在网络犯罪的背景下,在对网络犯罪概念和特点描述的基础上,对其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并详细阐述网络犯罪具体的控制措施,以便有效控制和防治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9.
石磊  宋婷 《法制与经济》2009,(12):77-78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大的犯罪空间。本文通过对网络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提出了预防网络犯罪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琪 《法制与社会》2013,(26):289-29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进入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网络也成了人们交流必不可少的平台,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控制不好就会使自己沉迷其中,甚至滑入犯罪的深渊。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增无减,网络的消极效应是引发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加强网络的管理,加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引导,重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疏导,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