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3,(2):2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它以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次伟大变革。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于理解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种新飞跃具体表现为它形成了关于发展的新的主题,产生了关于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把握住了关于发展的新的立论基点。  相似文献   

3.
董欢 《唯实》2008,1(1):32-35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它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强大的生命力,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并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新的内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见,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把它同科学发展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承担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因为它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当做科学来对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适应中国国情的特点和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内容。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认真研究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2,(31):58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就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就其思路来讲,新民主主义论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着逻辑的一致性,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为以后的社会主义者进一步探索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在探索东方国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方面,新民主主义论的思路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一致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白东伟 《世纪桥》2010,(1):24-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包含了一整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本文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发展的三个理论层面进行分析,从而深化对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社会建设性纲领,它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滥觞,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一笔巨大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比较明显地继承和发扬了列宁主义,尤其是列宁主义的新经济政策。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更多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趋向上来看,是由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政党观即毛泽东关于政党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它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发展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指导中国共产党执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政党观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和发展。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了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原则;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对实现我国的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科学理论体系总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归宿,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不是一般意义上发展观。它的理论蕴意比一般发展观更为宽泛、更为深厚。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理论形式,对其理论蕴意的研究,要像研究《资本论》那样,从多方面对其作深刻挖掘和科学阐释。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新型文化观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研究文化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对近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科学总结和创新发展。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对国外文化的开放性之高度统一,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升到全新境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化发展繁荣中愈益彰显其真理品格与历史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发展,也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科技理论和战略思想浅析游在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理论体系和战略思想,它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闪烁着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总结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基本经验,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前进的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姚宏志 《党的文献》2007,7(4):43-46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它根据中国社会矛盾性质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转换,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前奏,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内核",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本土化"第二波"浪潮中的最后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