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王旭东厅长,还是在12年前的春天。那时,作为一家法制期刊记者的我,因为发生在湖南的一桩破坏军婚案,采访了时任广州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的王旭东同志。后来,我去广州采访,若有机会总要去拜访这位老朋友。事实上,在工作上和思想上,这位王检察长均给了我很多关照和教益,可谓受益匪浅。1994年,王旭东同志调任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2年后,任广东省司法厅厅长。此时,我也因工作变动,又一次顺理成章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准备代表《中国律师》杂志的广大读者,请他谈谈《律师法》颁行之后的律师业情况。他立即表示,应采访分管副…  相似文献   

2.
律师是独立的诉讼主体,他承担着诉讼中的辩护、代理职能,他代表的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具体到个案中他所代表的就是当事人的利益,他的个人利益与当事人的利益是紧密相关的。这就使律师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有可能背离法律的基本精神。而事实上律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能够忠于事实和法律的,依法  相似文献   

3.
悼海云     
6月1日,当孩子们欢渡自己节日的时候,我的老朋友、首届全国十佳律师——王海云,在昏迷了35天后静静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他钟情的律师事业,离开了他割舍不下的辩护席和那同样割舍不下的当事人。两天后,海云律师的葬礼在他的老家四平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马丽 《法人》2010,(5):68-71
刚刚离开深圳律协会长职位的李淳变得有点脆弱,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离别当天很多律师给李淳发来短信,认识的不认识的,直到现在李淳都没有舍得删——那些短信记录了他推动律师自治工作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5.
6月13日,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孙少波无罪释放的消息像当初他被逮捕,被判刑一样,在律师中及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那些天,有不少电话打来,有询问孙少波近况的,有了解他下一步打算的,有就此事谈感想的──大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都为这起沸沸扬扬争论了一年的“律师贪污案”终于有了一个符合客观事实的,公正的结局而高兴。笔者认为,孙少波无罪释放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是非的范围,它对于划清律师执业中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依法公正地处理律师涉嫌犯罪的案件,对于进一步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党的十…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7,(11):50-50
作为全国律协的一名工作人员,作为《中国律师》杂志的总编,刘桂明曾经为律师界奉献了12年,为此,他对律师事业倾注了一片深情。最近,他将自己对律师这个行业的深情款款、忧思绻绻全部倾注到了他刚刚出版的新作《律师中国》。  相似文献   

7.
律师怕什么     
有一个被取保候审的人告诉我,他去见他的律师,律师慌忙要他写下证明:是他主动来找律师的,不是律师要求见他的,在收好证明条、录好音后,该律师才同他进行商谈。他说这样胆小怕事的律师,还能保护我的合法权益吗?  相似文献   

8.
罗伊·格鲁特曼在《律师和贼》中说:“一名律师是一套餐具。比如一副刀叉。无论上次谁用它吃饭,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在两餐之间进行充分消毒即可”。律师就是这么一个平凡得让人可怜的职业,他和其他职业没有什么两样.除了他的地位低微一些。那些认为律师很有钱、律师有口才、律师很自由、律师很潇洒的说法,无疑是对律师生活的不了解,对中国律师制度和律师现状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9.
张思之的身份很多,但在中青年律师的心中,他却是“患难之交”、“恩师”、“父兄”,是他们在困难、苦闷、动摇时,伸出右手,在胸口触摸到的“良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位年龄还不算老的老律师,最近却遇到了两件尴尬事。某日,忙里抽闲之余不意在某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有位法官和上上下下都搞得很僵,有人劝他要处理好人事关系,他却撂下一句话:“大不了当律师去”。也许别人听了可能不以为然,但我却颇觉尴尬。不料,无巧不成书。春节前一位媒体的朋友告诉我,某法院公开竞聘庭长,一位法官在竞聘中败北。据其讲,败北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而是领导早已内定,竞聘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他在发完牢骚表示不满之后放出言来:“大不了当律师去”。媒体的朋友问道:“律师(这个…  相似文献   

11.
廉立 《天津律师》2004,(2):48-49
一位律师事务所主任向笔者坦言,他最大的失误就是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因为经营律师事务所,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少看了很多业务书,增加了许多支出,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个人生活品质下降。如果他不开所,以自己的创收能力一定会过上比现在要好得多,潇洒得多的日子……云云。  相似文献   

12.
付成励能活下来的结果,包含着公检法“相当大的努力”;他的律师和他会面,多达11次。他们说:“在这个案子中,我还看到了一个女性的伟大。”这位女性,就是受害者程春明的妻子。他们,都是拯救付成励的人。  相似文献   

13.
律师答疑     
《法律与生活》2010,(10):49-49
杨律师:您好!我的爱人在结婚后的第三天,就借了我个人婚前的三万元办理营业执照。我多次向他要,他以“结婚了,就是共同财产”为由拒还。后来,我还发现他以前的两个女朋友在我们结婚前都曾借钱给他,他婚前所欠他人的债务需要我们共同偿还吗?  相似文献   

14.
刘桂明 《法人》2010,(2):71-71
据我个人将近二十年对王才亮的了解,我认为,王才亮应当说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律师。如果说普通,那是因为他与15万律师大军中的其他律师一样,同样具有为国护法、为民护权的专业情怀。然而,他又是一个极不普通的律师。  相似文献   

15.
刘桂明 《法人》2009,(12):71-71
说起张思之先生,早就进入律师行业与现在还在律师行业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对我来说,他是一位令人敬重的律师界前辈,又是一位不一般的老师,作为《中国律师》杂志的创始人(他也曾经是北京市律师协会筹建成员之一及《北京律师》的创办人),他给了我这个第四任主编太多的帮助与扶持。于是,在贪婪地享用他给我们带来的财富的同时,无法企及的我们,只有埋头追赶、卖力追寻、用心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一则十分流行的西方笑话说,一名律师在法庭上睡着了,法官叫醒了他,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反对!  相似文献   

17.
《法人》2009,(3):72-72
可以说,在本文主人公陈文伟律师的发展道路上,我也是见证者之一。 认识陈律师近十年,我始终感觉他就是一个潜心钻研、专心从业、用心做事的律师。从本文的字里行间,又一次证实了我的判断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知识产权界著名律师朱妙春先生执业25年.在认真办案之余,他著书立说,一字一行,用心血与汗水写出了300余万字,已经出版了9部著作。他因此被业界友人誉为“朱妙春现象”。这个美誉不仅指他的认真办案和著书立说,还应该包括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0,(10):56-56
4月30日,我的一位律师朋友永远地走了,他年仅41岁的年轻生命就此画上了休止符。他是一位优秀律师。在送行的人群中,有许多他曾经帮助过的当事人。几十位专程从郊县赶来的农民兄弟哭着说,他们是代表200多位父老乡亲来送他的。另一位年近七旬、手柱双拐的老者,满面痛惜地看着律师未满周岁的女儿,泣不成声。在追悼会上,面对他的家人向友人合泪致谢的场景,我的心犹如被重重地敲击般痛。  相似文献   

20.
当律师的条件或原则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最重要,要有正义感,否则,他就不配当律师。什么是正义感,怎样做才算有正义感?不同的律师或许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但也有一条最紧要,那就是不能一“钱”障目,不见良知。否则,这样的律师不是好律师,也可以说是危险的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