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其重要意义体现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是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两种改革路径:"权力清单"模式和"负面清单"模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建立健全以下保障制度:建立行政审批公开制度,健全行政审批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行政审批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2.
××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增强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纵向联动不够,横向部门间资源共享难,监管的手段和办法还不多,地方承接审批事项能力有限等问题。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要依据本地实际加大差别化试点的力度,继续深化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认识,做好行政审批权力下放和承接的相互衔接工作,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规范权力运行,建立督查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简政放权已成为当前地方政府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从最近三年的实践看,地方简政放权改革取得了新进展。在政府自身层面,通过组织机构重组与调整、内部结构优化、流程再造,提高运行效率;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层面,通过行政审批改革、投资审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教科文卫新领域改革实现简政放权;在政府与社会关系层面,通过优化服务,将政府职能向社会分权。但实践中仍存在部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部门间协同机制不完善、权力下放不同步、"最后一公里"存在"梗阻"、事中事后监管方式薄弱的问题。推动简政放权改革需要致力于推动法治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持续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发挥网络优势、规范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诞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与构建服务型政府一脉相承。以十八大为节点的后改革时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展开。在传统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推进和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突破路径依赖、利益博弈和生态制约的冲突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改革逻辑从精简转向整合。地方典型案例表明,地方政府开始更加注重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运行、组织服务、信息技术等多位一体的系统性改革和整体性治理。从长远看,这一改革内含的社会分权机制和基础性权力增长机制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纵深推进需要进一步实现四个转变:从碎片化改革向整体性设计转变,从权力本位向责任和服务本位转变,从过程导向向效果导向转变,从制度改革向制度与技术的融合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变相审批、对非许可类审批项目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出现了分离化的倾向。本文重新梳理了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出现分离化的原因,从立法的角度提出了规制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7.
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旗手"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目前的改革实践来看,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对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权力清单核心的行政审批清单的推行虽然取得了进展,但却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政府各部门做到权责明晰且一致;提高被放权主体承接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监督机制。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解决"病灶",简政放权才能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8.
行政审批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方面,必须在从传统的官僚制层级审批转变为无缝隙的立体服务型审批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新的审批模式和一整套有别于传统的制度原则,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浙江省湖州市行政审批改革为学界研究地方政府管理与服务创新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可以通过湖州案例,研究行政审批的转型过程,来探讨行政审批改革的路径选择;进而提出地方政府管理与服务创新可以通过行政审批改革的路径回归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路径。大数据的储存与处理、查询与分析、执行与应用等方法,广泛运用于审批事项的申请、审批流程的优化、审批的全过程监督、审批后监管方式的革新等,预示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侧重于探索决策的艺术性管理,即将演变成为更强调顶层设计的技术性操作。但在实践中,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之间尚存在差距,多数地方政府仍处于"期望膨胀期",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意向性特征明显,实质性探索不足,存在概念滥用和过度炒作等问题;理论中,对于大数据技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如何运用的具体分析还有待破题。本研究基于申请、审批和监管三个制度环节的探讨,认为大数据驱动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是可能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政务公开、信息共享、财政保障、人员培训、隐私保护等多方政策的支持和呼应。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改革中定位和重塑政府权力是21世纪国家构建和国家治理的重点议题。浙江K区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省级试点,通过重塑政府的审批权力,在提升国家实力和制度能力方面做了创新性探索。通过依托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对政府审批权力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定位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创建涉审中介功能的"四联"机制、创新行政审批集成式改革审批流程四项创新举措,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