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0年第7期《新观察》杂志上,刊登了毛泽东赠丁玲的一首词《临江仙》;还有宏羽写的介绍文章《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写给丁玲的一首词》。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杂志同时刊登这首词作者的手迹,不是后来抄写的,而是当时毛泽东的亲笔。这页写于陕北的  相似文献   

2.
1957年《诗刊》创刊,毛泽东把他创作的、包括《沁园春·雪》在内的十八首旧体诗词,交由《诗刊》发表。《沁园春·雪》在《诗刊》创刊号上正式发表后,一时注家蜂起,写了许多诠释文章。着重是对毛泽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地点及其有关的史实作了一些阐释。从20世纪50年代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许多注家写的有关这首词的史实考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说法:毛泽东这首词是1945年在重庆写的;毛泽东1945年9月6日,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看望柳亚子时,书赠柳亚子;毛泽东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后,第二天《新华日报》上就…  相似文献   

3.
1930年5月间,毛泽东在江西寻乌作调查时撰写的《调查工作》一文,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现的.1964年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时,将其收录其中,首次公开发表,并改题目为《反对本本主义》,且在注释中作出了详细说明:"《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名著,曾一度散失.六十年代初才重新得到,后经毛泽东同志亲自审定,并在《毛泽东著作选读》一书中第一次公开发表."1991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在第一卷中唯一增补的一篇著作就是《反对本本主义》,又备注说明:"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相似文献   

4.
杨建民 《党史博采》2004,(12):26-28
1980 年第七期《新观察》杂志上,刊登出毛泽东赠丁玲的一首词:《临江仙》; 另外还有一篇介绍文章《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写给丁玲的一首词》;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杂志同时刊登出毛泽东的手迹,并且不是后来抄写,而为当时毛泽东的亲笔。这页写于陕北的不大的纸片,能够穿越四十多年风雨而存在——这段时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为繁复,充满惊涛骇浪,动荡不 宁的岁月——想到这些,读到这页当时的纸片,我们不能不为它得以保存并最终发表而特别惊叹。 一1933 年,中国左翼著名女作家丁玲,在上海遭到国民党特务绑架,此事在文化界引起极大震动。丁玲被绑架…  相似文献   

5.
正"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题为《给彭德怀同志》的六言诗,是毛泽东1935年10月写的。但正式公开发表却是毛泽东逝世十年后的1986年。是什么原因让这首诗时隔半个世纪才发表呢?注释问题导致"不宜发表"新中国成立之前,《给彭德怀同志》曾在一些军区内部的报纸刊登,但从未正式公开发表。1957年2月6日,《东海》(浙江文联主办)  相似文献   

6.
李安葆  程安辉 《湘潮》2005,(10):13-14
毛泽东常以诗词反映革命斗争实践,表达自己的情思。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更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长征: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产期从毛泽东现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以红军长征时期的1935年和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1961年创作的诗词为最多,每年各写诗词达8首。若将长征前夕写的《清平乐·会昌》和长征后期写的《沁园春·雪》算在内,则长征时期写的诗词多达10首。那么,长征时期就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最多的时期。为什么毛泽东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特别多呢?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密切相…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0,(4):F0002-F0002
《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8.
198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10周年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作为纪念。这是一本收录毛泽东诗词最多的集子,共有50首。而且,毛泽东对某些作品原来所写的自注,都附在原作之后一并发表;再加上编者对每首作品都加了注释,这便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毛泽东诗词提供了一个较完善的版本。但编者的注释,仍有不尽之处,也有不确切的地方。一、毛泽东诗词中借用古人诗句,或本古人诗意转化而来的,编者都注明了出处。如开篇第一首《贺新郎》第一句“挥手从兹去”,注释“本于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以此作为注释的体例之一,则尚有未尽之处: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初期,红军老战士李伯钊同志创作的歌剧《长征》上演后,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各方面的好评,特别是剧中出现毛泽东同志的场面时,剧场里掌声雷动,一片欢腾。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和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看了这出戏,纷纷给予好评。有一次,毛泽东同志感到盛情难却,应邀看了这出戏。事后,毛泽东要自己的女儿向李伯钊转达了他的意见。他说:「写革命,写长征我都赞成,但不能拿我毛泽东当菩萨拜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0,(1):F0002-F0002
《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20,(2):F0002-F0002
《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20,(6)
正《实践》杂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创刊于1958年,是全国创刊最早的省级党刊之一。1964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实践》杂志题写刊名和复信。毛泽东同志共题写了两幅字,在一幅中圈了一个"实"字,在另一幅中圈了一个"践"字。现在的"实践"二字就是毛泽东同志亲笔圈定的。毛泽东同志在原信的空白处写道:"送内蒙古党委同志们。毛泽东,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并亲自写了信封,封首写"内蒙古党委",正中书"实践杂志社",落款为"毛寄"。  相似文献   

13.
正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  相似文献   

14.
张兴德 《党史博采》2023,(12):25-28
<正>(一)在毛泽东的诸多诗词中,有两首是看了照片,乘兴而写的“题照诗”,一首是1961年2月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另一首是1961年9月9日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在照片上题诗或为照片题诗,俗称题照诗,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题画诗”。这是一种诗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咏叹画面的意境或借机抒发作者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1,(5)
正1935年10月21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于吴起镇打败马鸿逵的骑兵后,写了一首《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对彭德怀的高度肯定,同时生动地展现了彭德怀的性格气质特征,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与湖湘文化具有高度一致性。心忧天下的情怀彭德怀早年投身湘军时,就在《论立志》一文中写出了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大意是:志不立,吾人无可成之事。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写过这样一首七绝吗?吴美潮,周彦瑜1990年第3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刊登了计小为的《评舒群的<毛泽东故事>》一文。文中说毛泽东在1971年以后写过这样一首七绝诗: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侍臣颜。这导致了一些以讹传...  相似文献   

17.
王恩收 《世纪桥》2010,(4):54-57
<正>1966年6月,毛泽东曾写下了一首七律诗,这首诗在当时是秘而不宣的,直到30年之后的1996年9月,才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刊印发表。此诗写于毛泽东酝酿和准备发动"文化大革命"之时,反映了毛泽东这一时期的复杂心境,同  相似文献   

18.
在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吊挽之作有两首,一首是作于1942年5月的《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另一首是作于1963年12月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依据作者手稿,由权威机构在作者逝世一周年时公开发表。这首吊挽之作在所有已经公开发表的50多首毛泽东诗词中,最难取得较为一致的理解。这不是限于个别词句的解释,而是涉及对整篇作品的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正翻阅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面的注释是这样写的:"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  相似文献   

20.
正50多年前,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殊不知,这首当时下至农村上至城镇,几乎全国都在唱的歌曲是两三个小时写出来的宣传歌曲。这首创作时间最短、流行时间最长、流行的意义最广的群众歌曲,体现了群众的心声,是那个年代的声音,"给群众情感找了一个爆发口"。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词,并发表社论,号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