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5,(10)
<正>近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复,这是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其出台,使"中三角"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2015年4月中旬,记者一行相继到湖南长沙、湖北武汉、江西南昌等地进行采访,用最直观的感受探讨"中三角"现状与发展。近日,涉及湘鄂赣31市1.21亿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被国务院批复,这是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7月30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决议》。《规划》勾勒出了未来10年海西城市群建设蓝图。这是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3.
金中梁 《今日浙江》2013,(10):28-29
拿出一张浙江地图,沿着四个角对折,两条折线的交汇点,就是金华。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金华被称为"浙江之心"。2011年2月,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中,省委、省政府把浙中城市群定位为"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把金华—义乌都市区作为"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参与  相似文献   

4.
梅宪宾 《人大建设》2009,(11):38-39
中原城市群之规划 2003年,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决策,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2006年3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10,(7):52-52
最近,山东省发布了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10年,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5,(10)
<正>"宜荆荆"三座城市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相互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非常有利于建立一小时交通圈和"日常都市圈";而且三市文化上非常接近,这样的城市群在全国非常少见。此次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即"中三角"发展规划里面重点突出了"三核",即分别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在"三核"之外,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带是另一亮点,该城市带与"三核"城市群既紧密相联,又略有区隔,但都是"中三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张达华 《政策》2012,(5):60-63
鄂湘赣三省《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于年初正式签署,为推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三角"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提升三地旅游业发展空间,促进三地旅游结构调整,共同打造城市集群  相似文献   

8.
<正>《"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又一次明确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因此,围绕城市群的形成、特性、认识误区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对于引导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10)
<正>环鄱阳湖城市群,是"中三角"除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外的一个重点发展区域。其经济发展、科教文化的竞争力虽整体靠后,但资源环境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环湖观之,其周边有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它们统称为环鄱阳湖城市群。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它是以江西  相似文献   

10.
国函[2016]43号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送审稿)的请示》(发改地区[2015]3209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  相似文献   

11.
宜昌、荆州、荆门三地在湖北省地图版块中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三地资源互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彼此间高速公路、铁路、水运互通。这种地理位置的邻近性成为构筑城市群的重要基础。2003年9月省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群体效应,更好发挥其对省域西南部地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相关规划要求,在新的鄂西南地区(此概念较以前有所扩大,除了原来的宜昌、恩施、神农架之外,还"扩"进了荆州、荆门)建设以宜昌为中心的城市圈。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还明确要求,"建设宜荆(州)荆(门)物流圈,形成辐射鄂西、连接渝东、湘西的区域物流中心"。湖北省政府2010年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抓好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同时,逐步形成"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等新的城市群。至此,构筑宜荆荆城市群由研究性概念转变为现实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10)
<正>政策落地,中三角城市群中涉及到的主体城市纷纷以"跑步"姿态进入中三角发展的改革大军。而民生改革的基调,有了日前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刚性支撑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社会民生的联合驱动显得更有底气。民生保障对老百姓来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是实实在在改善自身生活的指挥棒。基本民生就是一张保障生存和基本发展的"安全网",既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面向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的"网底",也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2)
正国家新近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地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江苏沿江地区被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核心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顺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的大趋势,发挥南京特大城市带动作用,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长江两岸高铁环线和过江通道为纽带,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5,(10)
<正>《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的出台,既是探索中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形势所需,也是未来中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必经之路。中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号角吹响以来,一直以循序渐进的步调搅动着中三角地区的产业联动。新鲜出炉的《规划》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对区域间产业一体化推进工作的重视,调整产业结构,挖掘和适应新常态下跨区域间产业的携手共进,对重新激活市场活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迟 《群众》2017,(13):12-1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江苏谋划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八个城市协同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是顺应城镇化建设发展趋势、适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立足当前、惠及长远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10)
<正>一度"东顾西盼"的安徽,已确定与"中三角"无缘。专家指出,江淮城市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经济联系方向更倾向于长三角。2015年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也决定了安徽的"西向"努力彻底画上句号,短暂推热的名词"中四角"迅速走进历史,"中三角"成了"铁三角"。安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一条横贯东西的长江水道,使其与湖北和江西交界,也与江苏和浙江毗邻。于东于西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向东:合肥与南京,是中国直线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之一,如今高铁一个小时的车程,高速两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7,(13)
正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发展新要求、城市发展新趋势的战略举措。泰州将主动策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城市经营效率,努力建设特色明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为融入和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城市建设新定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泰州建设Ⅱ型大城市的  相似文献   

18.
张晓春 《前沿》2014,(13):109-113
城市群对未来城市群经济和城市群规划建设具有探索性理论架构作用。通过城市群和城市群经济概念的界定和阶段性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分析,对未来城镇规划建设,推进城市群经济集合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社会结构功能和文化制序分析证明:文化使人之所以为人,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和文明方维,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逻辑坐标”。因此,制度经济将成为一个国家未来城市群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和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资讯     
《人民公安》2021,(5):4-5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相似文献   

20.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5,(9)
<正>《澳门日报》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在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之际,一个旨在加快中部崛起的规划近日出台。经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其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指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面积约31.7万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