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用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地震灾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灾区饮用水安全,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部署,我部制定了《地震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技术指南(暂行)》、《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暂行)》和《地震灾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技术指南(暂行)》。现发布施行。  相似文献   

3.
《新疆人大》2014,(9):45-45
近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通过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提出了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概念,将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纳入依法保护范围。《条例》以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要目标,对饮用水水源的确定、保护区的划定、保障措施、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08年第14号为加强地震灾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灾区饮用水安全,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部署,我部制定了《地震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技术指南(暂行)》、《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技术方案(暂行)》和《地震灾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技术指南(暂行)》。现发布施行。环境保护部二○○八年五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5.
朱永新 《中国人大》2012,(15):32-32
如何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国际上,有很多国家都有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相关法律。比如,美国国会于1974年通过了《美国安全饮用水法》,从水源一直到供水龙头全过程都有具体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水质安全。而我国现在还没有一部关于饮用水安全方面的法律。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尽快启动关于饮用水安全立法的调研论证,从战略高度思考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硕仁 《中国人大》2012,(15):32-32
要千方百计抓好饮用水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认为,这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之关键,也是根本中的根本问题。水源涵养靠什么?靠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主要由茂盛的森林、草原、湿地等来构成。在我国,多年的采伐导致林区生态功能退化,林分质量较差。目前国家实施的“天保工程”,使得木材采伐量减少很多,但许多地方政策实施力度不够,木材生产量仍然很大。比如长白山林区,“十二五”期间纳入“天保工程”的比例比较低,几大河流的流量继续在减少。因此,建议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国中等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问题进行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大中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林婕 《人民政坛》2013,(12):26-27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子孙后代的大事,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今年6月起,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两组对我省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情况开展调研。11月27日至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我省饮用水源保护情况的报告》。"必须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11月28日下午,在分组审议省政府饮用水源保护情况专项报告时,组成人员发出了共同的呼声。饮用水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水源地保护、自来水厂处理、管网运送、二次供水到终端入户,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部门。怎样"从源头到龙头"全程保护饮用水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请审议。一、近年来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进展及成效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用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10.
国办发〔2005〕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用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经…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用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  相似文献   

12.
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饮用水源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中对生命和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湖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必须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发[2012]7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切实加强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现就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常需要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如何强化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措施 ,切实做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2,(13):18-19
与城镇相比,保障农村的群众饮用水安全则需要花更大力气。6月27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时指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相似文献   

16.
蒋红  秦琴 《人大论坛》2007,(9):24-2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7年8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十一五”期间,要重点解决205个水量不足或水质尚未达标的城市和350个问题突出的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要全面改善设市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做好我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政报》2006,(10):33-35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吉林政报》2012,(22):21-28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公告第63号《吉林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已由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12年3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2012年3月23日(2012年3月23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6,(14):17-20
第一条 为防治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