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2,(10):4-5
李小敏:社会管理创新要防止碎片化倾向社会管理创新要注意防止表面化问题、碎片化倾向、盆景化现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对"创新"有一个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不能把创新的理解绝对化、狭隘化。创新就是提升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做法,使之更加行之有效。创新,应该是建立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通过对  相似文献   

2.
1991年8月,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国第一家少年案件综合审判庭,这是继上海长宁区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改革后的又一尝试,被最高人民法院誉为"天宁模式"。二十多年来,天宁法院始终依托少年综合审判"天宁模式"的基础优势,紧紧围绕"关爱、科学、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延伸审判功能,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能动司法,在保障权益、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上取得了积极成效,逐步形成了"权益保护全面化、工作制度规范化、刑罚适用轻缓化、社会和谐使命化"的少年审判格局,走在了全国法院系统少年审判工作的前列。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与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明华 《法制与社会》2010,(26):202-204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是政法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  相似文献   

4.
2009年底,中央提出了推进包括"社会管理创新"在内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内蒙古实际,深刻认识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切实发挥司法行政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伦 《中国司法》2011,(8):55-58
劳教(戒毒)场所规范化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教(戒毒)场所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又是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新方法、提供新经验,从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新突破、取得新实效。  相似文献   

6.
张晶 《中国司法》2011,(5):32-3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7.
高巍 《中国司法》2012,(12):26-28
社区矫正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以往在我国社会中重刑主义的监管理念较为盛行,这使得矫正对象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缺乏一定程度的社会关怀和社会沟通。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空前变革的转型时期,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社区矫正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社会职业——"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主动性"的工作方法,将社区矫正对象转变为社会的正常人员,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如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所强调的那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8.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简称"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就是司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一种探索。当前,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司法行政部门探索建设"中心"正是顺应了民众的呼声和期盼.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市探索构建市、县(市、区)、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山东省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系统总结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国内外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已有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领域,统筹兼顾,坚诗源头治理,从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入手,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突破,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程新友 《检察风云》2011,(13):68-70
近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问题,提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关键在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大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亦于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虽然不直接从事社会管理,但在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的同时.检察机关应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工作重点。规范检察建议管理,积极、充分利用检察建议.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李佳 《法制与社会》2010,(32):195-196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时代对政法机关提出的新问题,没有前人经验可以进行借鉴,创新必须要有新思路。在此,本文根据中央政法委提出在全国政法机关推行"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以其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视角,探索民行检察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转变的理念,分析民行检察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把握的发展趋向,并结合实际提出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措施和建议,以便使民行检察工作在新形势下更加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潘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0,(30):193-19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公安机关作为人口管理的主要部门,应在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通过社区警务建设、加大警力保障和支持、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分级重点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着力构建"社会人"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张德才 《中国司法》2012,(10):26-29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理念,大力实施"法务网格工程",主动将司法行政职能与宜昌市社会管理创新"一本三化"新格局有效对接,初步建立了以网格为基础的司法行政工作新体系,探索出了强化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行政与法》2012,(3):48-51
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势必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由统治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转变。本文阐明并厘清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管理与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艾娃 《检察风云》2011,(16):52-53
2011年5月27日,在上海市综治办召开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交流推进会"上,来自奉贤区现代农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陶建雄的交流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如何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从解决源头性、根本1生、基础性问题入手,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这是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任务,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对推动司法鉴定工作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管理,推动司法鉴定体制机制改革与发展,提高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司法鉴定制度功能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斗  陈琼  李利亚 《法制与社会》2011,(26):226-227
面对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新形势新任务,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工作中,应当摒弃"就办案而办案"、"重打击轻预防"、"重任务轻创新"的思维定势,坚持强化服务经济大局意识,注重服务经济大局的方式方法,增强服务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化解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人民调解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院、司法部实施意见》),构建人民调解新机制,培育人民调解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