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裁判要旨】在他人制造的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上添加形状、图案、色彩形成新的外观设计,如果通过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与外观设计专利权构成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应认定该添加人是侵权产品的制造者,其行为侵犯了外观设计专利权。这属于叠加式侵权,该添加人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山宝宝好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宝宝好公司)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好孩子公司)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法院认为,好孩子公司涉案外观设计专利依法应受到法律保护:宝宝好公司生产、销售侵犯好孩子公司涉讼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一审法院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确定本案赔偿数额50万元并无不当。因此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的终审判决。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对外观设计的保护是对工业品所使用的外观设计的整体所提供的保护,因此在判断是否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时,通常以公告中的图片或照片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再判断两产品是否整体相同或相近似。但是这种判定标准充满着不确定性,也容易造成判决结果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4.
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判断是否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时,通常先考察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相似种类,再基于一般消费者的角度考察两产品整体是否相似,综合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  相似文献   

5.
外观设计与商标同属知识产权的范畴,外观设计取得专利权和商标核准注册之后,分别受到专利法和商标法的保护,应当说,二者在法律上的区分是很明显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外观设计的图案与商标的图形相似,都具有点缀和美化产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种行为同时侵犯这两种客体...  相似文献   

6.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4,(1):14-14
爱国者专利纠纷已出一审判决——爱国者公司拥有双界面存储卡的外观设计专利权,而深圳锐仁所生产的USD视频高清卡与爱国者所持专利一致,并且曾在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等场合大肆推广,严重侵犯爱国者公司的专利权。  相似文献   

7.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探讨□杨建成外观设计专利权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的侵权认定我国专利法对外观设计授予专利采取形式审查制度,被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某一外观设计产品是否真正具备专利法规定的条件,只是一种推定,或者说只是推定其具备授予条件。因而被...  相似文献   

8.
徐新 《知识产权》2009,19(6):55-59
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是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前提和基础。从现有法律制度及侵权判定需要出发,解释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时应当遵循整体性解释原则、区分性解释原则和限定性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9.
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在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五条和五十六条中规定的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第八条中规定:提起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诉讼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从《若干规定》实施至今,已经两年半的时间,下面就该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做一简单介绍。一、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制度的宗旨 我国现行《专利法》第四十条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根据该条规定,我国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审  相似文献   

10.
法律视角中的山寨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寨现象,主要包括仿造名牌的手机等产品、模仿明星去做广告、模仿他人文艺作品和模仿水立方等知名建筑等.山寨手机采用了MTK芯片,绕过了被诺基亚等大型企业所掌握的手机的基础专利,并未侵犯被模仿厂商的发明、实用新型等两类专利权,但山寨手机侵犯被模仿厂商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山寨手机又因具有与品牌手机"相似的标识"而涉嫌不正当竞争、侵犯商标权.山寨明星的广告,因侵犯了明星的商品化形象权等而违法.部分山寨文艺、山寨建筑,侵犯了著作权.  相似文献   

11.
安然  周玲 《法律与生活》2016,(14):22-23
近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一纸《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书》(简称决定书)刷爆了朋友圈.在这份决定书中,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依据《专利法》第60条的规定,判定属于苹果公司的型号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两款手机的外观设计侵犯了佰利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并责令苹果公司停止销售.  相似文献   

12.
产品形状,图案,色彩的关系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所作的表述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由此可见,如何观察“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并分析从该产品反映出来的要素、特点,是准确把握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谭洋 《政法学刊》2023,(2):112-118
我国学界对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是否应当纳入刑事制裁存在争议。美国和英国不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提供刑事制裁,主要的大陆法系国家提供。我国台湾地区最初提供,但之后逐步全面废除。欧盟委员会对是否应当提供刑事制裁经历了从提议到废止的过程。鉴于国际条约并未规定应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提供刑事制裁、各国或地区存在争议、专利权的复杂性与刑事制裁形成矛盾、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容易被侦查且侵权人通常具备赔付能力、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对社会秩序产生不同影响和专利权人之间存在分化的情况,我国未来不应当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提供刑事制裁。  相似文献   

14.
【裁判摘要】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及侵权判断时.应当以图片或者照片中的形状、图案、色彩设计要素为基本依据。在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上.采用与外观设计专利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观设计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被诉侵权产品落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产品在采用与外观设计专利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观设计之余。还附加有其他图案、色彩设计要素的,如果这些附加的设计要素属于额外增加的设计要素.则对侵权判断一般不具有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针对《解释》的规定,就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作出探讨,包括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依据、确定原则与确定方法,发明与实用新型侵权判定中的捐献规则、禁止反悔规则与全面覆盖原则,关于外观设计相同或者近似的认定以及现有技术抗辩与现有设计抗辩。  相似文献   

16.
(一) 专利法是保护专利权的法律,专利权是发明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享有的专有权。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具有一定的适用前提和范围,它由专利权本身的内容所决定。从横的方面来考查,专利一般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我国专利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与此相联系,我国法律所保护的专利权,就应当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所谓发明,是指解决社会生活某一领域(主要是生产领域)一定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山寨现象在文化与经济两个领域的区分,指出山寨现象在商业领域的侵权特征,具体侵犯了企业或个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商标权或者企业名称权,作者认为可以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兜底的法律规定来对山寨现象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8.
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外观设计专利权易与其他知识产权发生竞合与冲突,尤其是与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商业外观的商标权和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合法权益等。伴随着我国司法实践的进展,上述权利竞合与冲突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其他相关知识产权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别,需要在权利客体方面有所区分。借鉴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法律经验,只有法国给予完全重叠的保护,其他国家均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权利客体方面与其他知识产权加以区分。我国应当进一步明晰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其他知识产权之间的边界,将纯属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排除在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之外,例如服装设计、书籍封面设计、动画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小摆设;将纯属商标权保护的标识排除在外观设计保护客体范围之外,例如在实用功能或形状结构上没有新创造的商品包装盒(包装袋、包装瓶)、店面装饰装潢;对实用功能或形状结构有新创造的设计,可选择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或者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否则不能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  相似文献   

19.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发出文件,对有将他人注册商标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以对抗他人商标专用权的现象,作了明确规定。文件指出,商标专用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分别受《商标法》和《专利法》的保护。这些权利的取得,应当遵守《民法通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侵害他人的在先权利。文件规定,对于以外观设计专利权对抗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若该商标的初步审定公告日期先于该外观设计申请日期,在该外观设计专利被撤销或者宣布无效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依照《商标法》,及时对商标侵权案件进行处理。国家工商局出示新…  相似文献   

20.
专利权是一种绝对性较弱、客体不够确定的财产权。侵犯专利权行为的刑事制裁不符合专利权的性质,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立法也对其持审慎的态度。在我国,增设“侵犯专利权罪”存在诸多弊端,因此不应当设置该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