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对于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和高度透明,坊间和舆论赞声如潮,并普遍视其为战胜灾难的重要原因。相较于以往遭遇灾难时的“掩掩遮遮”。汶川地震时的信息公开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为这一深刻变迁转折奠定制度基础的,正是震灾两周前、即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2.
黄亮 《今日浙江》2008,(11):76-76
《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半个世纪前的朝鲜战场上,魏巍写下了不朽的名篇。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8级特强地震,在大自然的暴虐面前,我们又见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08,(6):64-64
《汶川大地震特辑》编校至今,地震仍余波未平。就在大家慢慢熟悉了每天增长的遇难者数字时,5月25日,突然又传来了青川县发生6.4级余震,造成近千人伤亡、7万多间房屋倒塌、道路通讯再度中断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即5月13日,我报名参加了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5月14日随大队至成都,第二天到达资阳市人民医院,我被分配到外一科并担任任救援队的负责人。5月16日,我突然接到领队电话通知:“通往震中汶川的西线道路已经打通,卫生部命令我们即刻赶赴汶川!”我吃了一惊。马上收拾行装,随大队上车出发。艰险的历程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08,(13):16-18
2008年5月,发生在中国的两件事情让世人瞩目。5月12日,四川汶川突然发生8.0级大地震。另一件事情,这场大地震发生前的11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5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条例是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  相似文献   

6.
5月18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全国广大党员心系灾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  相似文献   

7.
生死不离     
5·12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34岁的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工作人员王平久。5月14日撰写歌词《生死不离》,抒发对四川汶川地震遇难者的哀悼和对被困者的祈祷。当天,这首歌词经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电视直播节目中朗读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此本刊特选此词,以示对遇难者的哀悼以及对受灾地区同胞的祈福!  相似文献   

8.
5月伊始,就有一种莫大的悸动和撼栗,因为去年的5月12日,汶川大震,华夏同心。“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金盛华教授就组织师生针对灾后心理问题,一周内即完成了《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一书的撰写、印刷、出版和传送灾区工作。随后,金盛华教授多次深入灾区,开展多个心理重建项目,为灾区心理救助工作尽心尽力。今年“五一”期间,本刊总编辑曹永刚就职场心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去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王琳达全身心地投入到北川中学的重建工作。在她牵头之下,新北川中学重建项目在今年5月12日,也就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正式动工。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公开条例》甫一实施,就遇上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尔后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在灾难性突发事件和世界人民关注的体育盛事面前,中国政府和新闻界的科学决策和有效传播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8,(4):34-3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历史,在这一刻定格。历史,从这一刻继续。逝者己矣,思者永伤。两月之祭,为铭记,更为重生。本刊特以《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实》大型专题资料,祭奠“5·12”地震中逝去的万千同胞愿逝者安息。更愿生者铭记这一页悲壮的历史在铭记中,我们学会坚强,挺起脊梁。携手前行……  相似文献   

12.
贲学平 《群众》2008,(6):4-5
2008年5月,是悲痛的5月。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那一刻,汶川等地大地颤抖,山河崩裂,房倒屋塌,家毁人亡。地震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惨重损失,截至28日12时,已造成68109人遇难,364552人受伤,19851人失踪。地震发生后第7天,5月19日14时28分,国旗半垂,汽笛长鸣,全国各地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5月19日至21日,是全国哀悼日,神州同悲,举国齐哀。  相似文献   

13.
影像     
《创造》2009,(5):24-25
汶川。地震一周年5月12日,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举行。(左上)  相似文献   

14.
王莹 《民主与法制》2008,(18):50-5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迄今已有数月。其间既有公开汶川震情这样的信息公开样板,亦不乏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却屡屡受挫的公民行动。这种喜忧参半的现实图景,自然反映了不同政府部门民主理念、行政良知的差异,但从更深的层面而言,也暴露了信息公开法制的某种“先天不足”,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保守国家秘密法》等高位级法律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5.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视频会议,于2009年2月17日在民政部召开。“两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两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及协调员分别在主会场和各省分会场参加了会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派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8,(6)
5月18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岛内媒体纷纷以各种形式报道四川灾情。台湾东森新闻.中天电视等均以专题报道形式在不同时段播出救灾近况,《中国时报》、《联合报》则辟出专区和用专刊进行报道。岛内各种赈灾捐赠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进一步稳定,灾后恢复重建已然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七名四川籍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党员以及相关指导老师组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研究小组历时半月,于5月27日完成《关于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思考和建议》的报告,献给正在重建家园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18.
随着5月12日的临近,我国第四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四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动了世界,那场悲惨的浩劫至今令无数中国人记忆犹新。此后,国家将每年的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10,(4):125-127
5月17日~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详见本期“本刊策划”栏目) 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详见本期“经济”栏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27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229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新法将汶川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法制化,制度设计更加细化、可操作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