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说过,领导工作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就是作决策、作决定,用干部就是影响人、激励人心。吴官正在《闲来笔潭》中披露了他从政生涯中的一些重要经历,从中能够感悟到吴官正的决策和用人方面的领导艺术。决策决断的艺术领导决策是领导工作的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一直认为,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大道至简,毛泽东从自己的领导实践中感悟到,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第一件大事"出主意"重在调查研究,用好"外脑",决策决断。第二件大事"用干部"重在识人选人,关心爱护,用人管人。毛泽东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要抓主抓重,抓住抓好决策和用人这两件大事。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毛泽东一生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格外珍惜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尤其是对令他自己满意的成果更是倍加珍惜。1930年5月,毛泽东经江  相似文献   

3.
正1965年4月,毛泽东在与外宾会谈讲到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经验时,把自己一生用兵打仗的韬略概括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毛泽东对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生动概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指灵活机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则是指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其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我军战略战术的精髓,深刻揭示了战争内在规律,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几  相似文献   

4.
提示:权变不是权术,权变是领导艺术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比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就是权变的典范。这里的"一国"就是坚定的原则,"两制"就是高度的灵活性。邓小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领导艺术也尽得权变之妙。  相似文献   

5.
正"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的提出1950年9月5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当时朝鲜战场的情况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的优势和弱点,并提出了应对方针,即:"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其中,"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以其简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7,(11)
正2013年7月15日,一次重要的军事工作会议在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主持下召开。开门见山,习近平讲了这样一番话:"战略就其本来意义而言,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必须紧紧抓住战争指导这个根本。"讲到军人和军队要"随时准备打仗"时,习近平特别强调说:"战争指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筹划和  相似文献   

7.
正领导科学的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品质、气质和素质,这就是所谓领导特质。一般来说,具备领导特质的人更容易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追随。一代伟人毛泽东就具有两个鲜明的领导气质,一是"虎气",二是"猴气"。这两个气质充分体现在毛泽东一生的革命斗争和成功的领导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90多年来,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做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镌刻着毛泽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彪炳史册的不朽贡献,头两件大事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和完成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出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件大事,是在毛泽东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毛泽东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第三件大事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共元老薄一波日前就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和在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建树的两个不朽功勋。 薄一波说,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为人民办成一件大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毛主席却起码办成了足以影响中国或世界历史进程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姓名,本是一个人的标志或代号,是个体表征自我存在的生命编码.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地考察,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姓名这个编码,还蕴含着取名者的主观要求和意愿.在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中,当他在论及人的姓名时,尤其擅于挖掘人名的深层意蕴,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他借诗中的词语巧代人名的藏名释名艺术,简直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奇妙境地.藏名释名寄厚望黄镇是将军外交家,原名黄士元.那一年,黄镇将军赴布达佩斯.临行前曾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毛泽东缓步走到黄镇跟前,停下脚步问:“黄镇,你原来那个名字黄士元不是很好吗?改它做什么?”“我脾气不好,需要提醒自己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自己能干,更重要的是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干。这就需要激励能力和激励艺术。激励能力是现代领导能力的核心所在,激励艺术是现代领导艺术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中庸领导艺术中庸和谐,是一种智慧的提升,是一门精湛的领导艺术。作为领导者,无论决策、用人、授权,还是谈判、沟通与激励,都要"致中和",善于"执其两端,用其  相似文献   

13.
对《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的几点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的几点说明胡绳同志们:为这次学术研讨会我提供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这篇文章已经在12月1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篇幅也比较长,所以我现在不来念它。我假定同志们已经看过这篇文章,我希望得到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中共高层做出抗美援朝决策之前,中、苏、朝之间曾经发生过几件大事。从这些大事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做出抗美援朝决策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5.
“还是穿旧的好”每当人们走进杨家岭毛泽东的旧居,就会看到墙壁上悬挂着的毛泽东身穿打了大块补丁的棉衣棉裤,结抗大学员讲课的照片,见了这幅照片,有的人也许很难理解,身为一党领袖的毛泽东,连一件象样点的衣服都没有吗?穿得如此朴素是不是太寒酸?其实,要穿得好一点并非不可能,但是毛泽东自觉实践他亲自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我党领导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在陕北时,仅有三件衬衣,穿破了,他舍不得丢,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直到破得实在穿不上身了,他让人把三件补成两件,继续穿。警卫员见此情形,曾多次提…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和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敢打必胜的战略气魄,领导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指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的辉煌胜利。毛泽东在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指导,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统筹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坚持以战止战、以武止戈,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出国作战重大决策;二是力争主动以驾驭战争发展进程,进行科学预置与灵活调整,做好战争准备、开局、转换和收局;三是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紧盯战争之变与对手之变,扬长避短创造新的制敌战略战术;四是发扬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斗争手段,以总体战方式战胜对手。回顾总结毛泽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略指导艺术,对于我们今天赓续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效应对风高浪急、日趋复杂的新风险新挑战,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1947年8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临西北野战军祝贺"沙家店大捷"。毛泽东问大家:"你们晓得这一仗打出么子形势来了吗?"他激动地说:"你们打了一个翻身仗,打出了一派大好形势。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峁了。"他指出:"沙家店一仗以后,我们就要从内线作战转入到外线作战,从被动的守势变为主动的攻势。"遵照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对敌展开战略进攻,从军事上歼敌胡宗南部、西北悍  相似文献   

18.
在苏家坡期间,有一次,毛泽东发现闽西特委炊事员杨冬冬没有棉被过冬,床上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捆稻草,就拐弯抹角地与杨冬冬聊起了天:"大婶,你姓杨,我也姓杨,人家都称我杨主任,那我该称你‘姑母'才对了,我们是一家子人呢."  相似文献   

19.
何立波 《湘潮》2005,(5):4-10
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位著名高级将领,为新中国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1929年古田会议前夕起,刘亚楼就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刘亚楼坚定地拥护和贯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决策及战略构想,深受毛泽东的信任和器重。刘亚楼和毛泽东之间,有着特殊的将帅情怀。毛泽东半开玩笑地对刘亚楼说:“你说留在后方没出息?那好,我10年不准你上前线”1910年4月8日,刘亚楼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8月,19岁的刘亚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4个月后,刘亚楼参加了…  相似文献   

20.
在近三分之二世纪中,我们党大体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另一件是正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两件大事上,分别产生了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毛泽东,一位是邓小平。毛泽东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则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分别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群众说,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感谢邓小平。要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就万万不能把这两位伟人割裂、对立起来,更不能相互排斥。科学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把这两位伟人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和学习。本文试就毛泽东和邓小平思维方式风格的一致性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