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把握全局,主攻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突出抓好以下方面:第一。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量新型农牧民组织的涌现,改变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农牧民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坚持农牧民组织建设的多样化方向,充分认识农牧民组织建设的深刻意义,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杜梓 《实践》2004,(7):16-17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农村牧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在农村牧区各项工作中,就要以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好推动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01,(11):11-11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呼盟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当前农村牧区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深入研究当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农牧民增收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进一步明确调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近年来,九江市各地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做创新农村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敖旭鹏 《实践》2010,(7):18-19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全面解决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的社会环境和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加快农村牧区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践》2009,(4):4-5
2月中旬,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8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分析形势,研究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今年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是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历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黄河40年一遇的凌汛和局部旱、虫、涝、火等自然灾害以及三鹿婴  相似文献   

8.
盖州是一个农业大县,营口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几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抓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与经纪业滞后的矛盾日益凸现。尤其是农牧民“种养什么,怎样种养好,卖给谁能赚钱”的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牧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立足工商职能,大力培养发展农牧民经纪人是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牧区、富裕农牧民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必须把解决当前农村牧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农牧区基层干部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牧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一是要适应当前农村牧区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切实解决农牧区经济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巴盟是一个农业大盟,按照盟委提出的“农牧业为本,工业立盟,科教先行,产业化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全盟的农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牧民人均收入提高较快。但是,随着农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带领农牧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2.
通辽是农业大市和农业人口大市,农牧业是我们的命脉产业。发展现代农牧业,对通辽来说,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解决农业问题要在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要在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民问题要从转移、减少农牧民上找出路”的要求,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思维来谋划农牧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3,(10):15-16
正蓝旗围绕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夯实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工程,坚持以“232”工作机制推进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一、坚持强化“两项机制”,落实农村牧区基层党建责任 一是强化基层党建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了旗、苏木镇(场)、嘎查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机制,落实承诺制、问责制、分析制、通报制、考核制“五位一体”的苏木镇(场)党建责任体系,并延伸到嘎查村党组织。推进苏木镇(场)、嘎查村两级党组织“双向承诺”,并与工作实绩挂钩,今年苏木镇(场)党委共承诺95项,嘎查村承诺344项,涉及生态保护、农牧民增收、活动阵地、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开展了“落实苏木镇(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话党建”活动,在旗电视台开设了《上都党建》栏目,  相似文献   

14.
一、把握在农村牧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农村牧区党组织是农村牧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牧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牧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牧区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切实搞好农村牧区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牧区基层.  相似文献   

15.
要言     
胡锦涛: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9月6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广辟农牧民增收渠道,形成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要加快培养新型农牧民,发挥广大农牧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红 《理论研究》2008,(3):27-28
我区农牧民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鲜明的特点:建立经济性民间组织成为农牧民的首要选择:农牧民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对基层政权的依赖性很大;农村和牧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发展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嘎那 《实践》2007,(11):52-53
积极发展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曹国颖 《世纪桥》2010,(3):28-2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对于帮助提高农民收入、组建合作组织及实现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论研究》2009,(6):48-51
正蓝旗农村牧区党组织建设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基层党建模式,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牧民稳定增收和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是具有普遍性的,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过程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互动共进中的一种表现,表明农村牧区党组织应根据农村牧区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石涧 《实践》2008,(3):27-28
内蒙古人均耕地面积和草原总面积居全国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畜牧业生产基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工业对农牧业的支持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牧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牧区全面进步,进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围绕这一主题,新春时节,本刊记者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陶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