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风窗》2006,(1)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中国GDP总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意大利了,排名世界第六位。2004年中国的GDP总量,多增2.3万亿元,增加16.8%。这次经济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的增加,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占93%,原来我们低估了第三产业的规模。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六位,但2003年到2004年,意大利因为欧元的升值,成为第六位,中国成为第七位。这次普查的结果,中国GDP总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这似乎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按照执政党关于中国现代化新“三步走”目标和“全面小康”在经济总量上的战略部署,到2010年,也就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GDP总量应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2万亿美元。按照专家预测,2005年可实现GDP总量接近1.8万亿美元。一般认为,到2010年实现2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对中国并非难事。从以往的五年计划的实现来看,经济增长类指标总是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3.
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1953年人均GDP仅为67美元,1963年人均GDP上升到163美元,10年仅增加不足100美元.此后,韩国实行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转型战略,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1995年,韩国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成功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2011年,韩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15位,亚洲第4位,人均GDP达到2.4万美元.韩国之所以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得益于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崛起与世界经济的内在关系。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世界经济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依靠自身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创造和分享全球化红利,由此实现了经济崛起。在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开始在更深、更高层次上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进一步崛起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中国将会在新一轮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在未来30年中呈现一体化互动发展关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一体化互动发展,既要求中国自身进一步加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也要求国际社会与中国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机制和修复机制,不断平衡与及时修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从而维护好、建设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的一体化互动发展新格局,争取更多的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5.
图说     
《工会博览》2010,(2):11-11
2009年12月31日,人们在美国纽约参加迎新年庆典。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这个拥有世界上最多消费者和覆盖面积最大的经济一体化大市场,涵盖19亿人口、生产总值近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迭4.5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G20小贴士     
《南风窗》2011,(24):48-48
G20集团成立于1999年,20国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G20集团为了应对这场始自2007年的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开始召开领导人峰会。第一次在华盛顿,G20各国形成了同舟共济的共识;第二次在伦敦,G20宣布为世界经济注入1.1万亿美元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从共识到行动,G20受到世人认可;第三次在匹兹堡,发展中国家在IMF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获得提升,标志着新兴国家在全球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走出衰退的世界经济在2011年仍处于复苏阶段。早先给出较为乐观预测的机构,近期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1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产出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将达到78.85万亿国际美元,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26)
正世界经济正处巨大变革之中,危机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但与此同时,全球个人财富仍在增加。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预计到2021年,全球总财富将从目前的约256万亿美元增至334万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将比发达国家更能从中受益。2016年,全球35亿成年人每人拥有的净财富不足1万美元,约9亿成年人的年均财富在1万~10万美元之间。全球百万富翁的数量为3300万,仅占全球成年人口的0.7%。◆2016年全球财富分布  相似文献   

9.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世界上最大的超地区性经济论坛.它横跨太平洋,囊括大洋洲,裹挟俄罗斯.今天,它的21个成员总人口逾26亿,占世界总人口1/3以上,经济规模近2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一半以上.它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轨迹,对整个世界的未来无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头十年,国际形势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之笔。在这辉煌的十年里,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先后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2011年2月14日,日本公布的经济数据证实中国又超过日本,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排行榜上的“榜眼”。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致辞中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遇。在未来5年里,中国货物市场的开放将为贸易伙伴提供15万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17)
正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预计将增加约1.9亿。此外,慢性疾病现在占中国疾病负担的80%以上。无怪乎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也无怪乎根据麦肯锡季刊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经费到202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经济近年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在为科技的卓越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中国参与了与疾病的斗争,而且,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国家将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南风窗》2008,(23):9-9
中国救不了世界一年前,当全球金融风暴开始酝酿时,中国看起来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经济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银行业卷入危机的程度好像也不高,而且有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应急资金。两个月前,当华尔街和欧洲的大银行遇到麻烦时,中国还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1月2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四读通过了“2007年联邦预算法”。新预算既反映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态势和走势,也显现出明年乃至更长时间俄政府经济政策的新趋向。第一,俄经济形势将继续看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新预算确定的宏观经济指标就很令俄国人振奋:GDP将达到31.2万亿卢布(约1.17万亿美元),将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增长6%;预算收入7万亿卢布(约2600亿美元),为GDP的22.3%,增长13—15%;预算支出5·5万亿卢布(约2050亿美元),为GDP的17.5%,增长26%;财政盈余1.5万亿卢布(约550亿美元),为GDP的4·8%。这么大的预算盘子充分显示了俄经济…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07,(7):12-12
中国有意调整高达1万亿美元的外汇存底,将多数资产转为其他货币持有。华盛顿Peterson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Fred Bergsten提出具体建议,认为将其转为日元是中国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吴洪森 《南风窗》2008,(10):94-94
看了这样的标题,读者一定会问,中国不是13亿人口吗?还有12亿多哪里去了?我说中国人口只有4300万,是按照2006年美国人均消费力换算出来的。2006年,美国人均年收入3.6万美元,消费总额为9万亿美元,美国人口3亿,人均消费力为3万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经济总量上看,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从人均上看,正在逼近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生活已然步入小康。但同时,新的问题却不断出现并累积,值得我们认真面对。  相似文献   

18.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3):84-84
愈积愈深的地方债务如同一个隐雷,为未来中国经济埋下危险。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草木皆兵。5月31日,路透社报道称,有多位消息人士指出,中国监管当局准备清理2~3万亿人民币(3080~4630亿美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报道引述与中国领导层有良好关系的消息人士说法说,这是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规模高达3.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30%。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主要收益已不再表现为防御货币和债务危机,而是体现在阻止人民币过快升值,维持出口需求和国内就业的稳定。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积累至海量,中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已大幅下降,成本急剧上升,而且,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全球经济不确定风险的上升,导致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的资本损失风险。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遏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中国修正了2004年GDP总量,使得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人民日报》的社论认为,统计工作的完善,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奠定基础。同时,中国重申,人均GDP在世界的位次变化不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这预示着在多边贸易谈判中,中国的谈判基本立场不会因为经济总量的调整而有改变。坚持享有特殊差别待遇仍然是中国的基本立场。GDP总量的调整,带来了一些宏观指标的变化,比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