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高校学术越轨行为,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活动中的越轨行为和学术管理活动中的越轨行为两种类型.高校学术越轨行为与高校场域惯习有关.对高校学术越轨治理应该围绕着两个基本问题展开,其一是价值重构,核心是重塑学术研究道德;其二是制度重构,核心是加强法律规范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思想原因和情境原因等等。这些影响着越轨行为发生的种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有机联系,它们是常常有层次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辨证统一体,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越轨社会系统。只有通过分析这种复杂的特殊的社会系统,我们才能了解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是如何进行越轨行为的。本文按照“越轨原因结构”理论,从越轨行为发生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方面来对当代我国青少年流动人口越轨的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围标行为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典型的越轨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实践中,政府和市场对越轨行为的立场截然不同。用默顿的结构紧张理论来分析越轨行为是一种有效范式,即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冲突和紧张是导致越轨的根源。通过对G市建筑市场中围标行为的调查与分析,进而对默顿的结构紧张理论进行新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出现的失范和紊乱、封建迷信思想的侵袭、病态社会心理等导致了思想领域集体越轨行为的产生。反叛性的集体越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必须加强社会控制,把集体越轨的危害降到最低,使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或组织为维系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利用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调 整。越轨行为是人们违背或偏离社会规范的对现存社会秩序具有破坏性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 为。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可归纳为政权控制、法律控制、道德控制、纪律控制、习俗性控制、舆论 控制等。  相似文献   

6.
准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夕越轨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越轨行为集中表现为酗酒滋事、破坏物品等形式;解释该行为主要有宣泄说、社会控制说、标签透视说、从众说、边际说等理论视角;为妥善解决这一难题,准大学毕业生需加强自律和心理调适,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社会应积极提供舆论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7.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性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重要的性社会规范行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表现、特点、危害性及原因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预防性越轨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处于互联网巨浪冲击的最前端,网络世界的各种诱惑,极易使其脱离现实社会,沉浸于网络世界。缺乏现实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制约,导致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出现,最终形成网络越轨行为。从犯罪社会学视角出发,利用社会解组理论、控制理论、社会化理论、亚文化理论、标签理论等对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网络越轨进行直接控制、强制控制、自我控制和职业控制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设定的警察行为之应然,警察伦理规范被信守的前提在于其自身的现实合理性。这种合理性除了它所蕴涵的价值精神合乎社会发展规律之外,还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基本要件:(一)警察伦理规范必须是国家和社会价值期待的真实体现;(二)警察伦理规范必须具有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准则体系;(三)警察伦理规范必须植根于客观的社会道德现实。这不仅有助于警察伦理规范之应然向实然的转化,也有利于提高当代警察伦理道德建设的水准。  相似文献   

12.
公安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首要的是认识和观念问题。为此,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确立公安工作为创建区域和谐社会公共安全而努力的警务战略,具体按照强化一种观念、明确一种战略、增强一种能力、选择一条路径、坚持一种模式等“五个一”要求,实现公安工作尤其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相适应、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应在现实的历史基础上作出具体的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凸现了个人发展和个人权利要求,也使社会公平与正义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社会价值,于是,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在政治上达成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相对平衡。为此,应在民主制基础上建设集中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威政府,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现阶段,面对权力高度集中的事实,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设政治前提。  相似文献   

14.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辩证处理好充满活力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在我国现阶段,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机制,才能让一切社会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充分涌流,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法规范在认识上被充分确保与整个社会系统维持一种同一性关系的最关键点在于刑法对社会同一性予以自我确认,而这种自我确认的实现途径就在于将适时性作为刑事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适时性原则,主要是指刑事立法要遵循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以确认与社会保持同一性的原则。其价值蕴涵反映出刑法对社会同一性自我确认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行业协会自治权的法律定位与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 ,行业协会自治权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权力已经开始对社会和国家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 ,行会自治权演绎出两种生成路径 :一是政府主动培育下形成的行会自治权 ,二是市场经济推动下民间自发生成的行会自治权。行业协会自治权生成路径的二元化直接导致了其属性的二元化。现阶段 ,行业协会自治权、公民权、行政权在法律属性上应当处于平衡地位。只有在此定位基础上才能建构真正的行业协会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权力与私权利关系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法治意识土壤中存在公权力偏好,在公权力和私权利关系上存在倒置、虚化和随意化现象。这种意识在制度层面导致宪政政体中政府和社会关系界分和设置的混乱,在机制层面上导致司法不能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中立裁判者,从而导致法治之"法"的权力依附性和法治之"治"的落空。作者认为对于后发性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来讲,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权力和权利观,在宪政体制中界定好政府和社会的制度关系,进而确立符合法治目的和运作特点的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在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来劳动力资源的同时,其中少数人的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也使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之所文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现存制度有所缺失,不能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稳定、安全的生存空间。应当在摒弃歧视农民工思想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我国刑事法制背景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张重点在“宽”,而非“严”。面对轻微犯罪大量发生造成的刑事立案总数居高不下,暴力性恶性犯罪愈演愈烈,给“命案必破”的工作目标带来压力,新型的社会越轨行为不断涌现,给公安执法实践带来困扰的局面,公安机关应该在科学界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上,从执法理念更新、程序解读、实体运用等三个方面探讨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