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彝家新寨建设,是加快凉山彝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改善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让彝区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重大部署。最近本刊记者走进凉山,深入彝区采访,  相似文献   

2.
加快我省扶贫开发,既是全省贫困群众的期盼,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是四川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打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战”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四川经济升级版,确保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3.
历时8年攻坚,凉山州完成了"三房"改造,让63万彝区群众搬进了新居。接下来,还要让住进新房的彝区群众主动移风易俗,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江志才 《党建》2013,(6):40-40
时下,为了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不少地方都开展“下基层”活动。当然,真正的“下基层”,走到百姓中间,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群众是翘首欢迎的。可有的“下基层”却变成了“吓基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年。毛主席在苏区时,反复念叨“争取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创办了《群众》;解放后,毛主席又为党刊题词“群众”。从2010年第1期起,我们开设“群众”栏目,下设“山乡纪事”、“关注未来”、“编读互动”等子栏目,就是为了向群众寻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关注基层,心系群众,讲述基层群众中发生的那人、那事、那物、那变化。  相似文献   

6.
当年。毛主席在苏区时,反复念叨“争取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创办了《群众》;解放后,毛主席又为党刊题词“群众”。从2010年第1期起,我们开设“群众”栏目,下设“山乡纪事”、“关注未来”、“编读互动”等子栏目,就是为了向群众寻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关注基层,心系群众,讲述基层群众中发生的那人、那事、那物、那变化。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2,(10):45-46
“把来访群众当家人,热情接待;把群众来信当家书,细读真办;把群众诉求当家事,不推不拖;把信访工作当家业,全心坚守。”走进市信访办的接待大厅,醒目的“四家工作法”宣传牌立即映入眼帘,让每名上访群众不由得心生温暖。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4):49-50
要增强贴近群众的亲和力,善于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与群众说话要说得上去,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做得下来,群众的意见要听得进去。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先要“接地气”,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了解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9.
近闻,某省委副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四得说”,即干部要有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让群众“坐得住”;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群众“听得进”;要有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让群众“看得起”;要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让群众“信得过”。细细品味“四得”,让人颇受启迪。  相似文献   

10.
凉山州去年底出台“7+2”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配套文件,打出政策“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进彝区。  相似文献   

11.
赵旭波 《新长征》2009,(3):46-47
前郭县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推动,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几年来的共同努力,通过打造“暖心工程”、“民心工程”、“强基工程”,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7):33-33
“与民争利”还是“为民争利”,这一问题决定着民心向背。时时处处维护“小圈子”“小团体”“本部门”的利益,甚至不惜“与民争利”,就会走向民众的对立面,引发民众的怀疑、质疑和反对;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冷暖安危,想着“为民争利”,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信仰和追随。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25-26
近年来,河南省信阳市推行群众工作“四家工作法”,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之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探索建立群众工作新机制,营造了和谐稳定大环境。  相似文献   

14.
邓春雷  王长欣 《党建》2012,(7):43-43
新疆阿克苏地区党组织在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中,推广向基层群众发放“民情联系卡”和记“民情日记”的措施。在走访群众6万余户中,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仔细记录,能当场解决的就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5.
田茂松 《当代贵州》2013,(26):21-21
“大宣传”要把握大局,谋大事,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大宣传”。  相似文献   

16.
近闻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一次工作总结会上说:“对群众的批评要用加法,对群众的赞扬要用减法。”笔者以为,这种“加减法”提得好,体现了领导干部看待群众声音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所谓“群众工作恐惧症”.就是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群众文化差、水平低.自己直接与普通老百姓接触,有失身份;有的领导干部长期脱离群众,不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是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而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在遭致群众反对时,认为是群众“胡搅蛮缠”、“不讲理”;有的领导干部遇到群众上访,不是主动接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而是用有事、外出、开会等借口搪塞群众。  相似文献   

18.
白杨林 《奋斗》2012,(2):63-63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干工作时喜欢看“来头”。有“来头”,劲头就大;没有“来头”,劲头就小,甚至支乎应付。对此,群众颇有看法。  相似文献   

19.
“农民讲师团”这个让群众亲切而又尊敬的“土专家”团队,用心灵的“钥匙”开启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大门”,在县委的“起跑号令”中,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奔“小康”。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员干部,应切实把群众呼声和情绪当作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信号”,慎重对待,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