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24日,农八师一四二团四营十七连困难职工汪粉琴一家终于告别住了多年的危房,欢天喜地地搬进了面积为70多平方米、宅基地和自用地“两地合一”的新房。据了解,继2000多户职工告别危旧住房后,今年,一四二团又有370多户职工将陆续住上水、电、路、林、电视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 为了彻底改变团场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团党委把危旧住房改造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全力以赴抓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2.
经过七年的团场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建设,农八师以团部为中心的小城镇已基本建成,在连队建房的一点五万多户实行了两地合一,职工发展庭院(自营)经济已初见成效,涌现出了一批新颖有特色的发展园区。 请阅读第十五页的《民心工程深入人心》一文,此文将为您讲述农八师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是如何进行危旧住房改造以及他们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棚户区改造(以下均简称为“棚改”)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2011年,湖北省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已达99,98%,其中武汉从232个片区中选取了38个片区纳入改造规划,黄石市计划5年内改造棚户区13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5)
<正>近年来,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镇二号村全面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逐年强化提高,稳步发展,成效显著,全村的面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大力开展危旧住房改造工程,特别对生活较困难户的住房改造,由村里投资、投劳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全村共改造危旧房11户、32间,投入资金60多万元。二是为让村民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里新打深170米的自来水井2眼,并实行了电控管理,建了保险卫生的井房。三是对原有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至2002年的4年间,在兵团的大力支持下,地处边远的农十师,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牧团场危旧住房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可喜成绩,农牧  相似文献   

6.
党务资询     
《天津支部生活》2013,(3):33-33
如何管理人户分离的社区党员?问:在城市危旧平房拆迁改造中,一些社区党员由于等待回迁,临时在外租借住房,有的则是集中异地安置,户口和组织哭系出现了人户分离的情况。请问,对这部分社区党员应怎样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农九师一六三团七连职工蔡清云同婆婆李元英10年如一日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婆婆把媳妇当作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媳妇把婆婆当作自己的母亲关心备至。婆媳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去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让婆婆住上好房子,蔡清云报名参加危旧住改造。4月份动工后,旧房拆了,一家人只能暂时住在帐篷里。蔡清云与婆婆商量,让婆婆到她女儿家里去住一段时间,待房子建好后再接她回来。婆婆问蔡清云是不是嫌弃她了?不想要她了?  相似文献   

8.
2004年,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党委十分重视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积极采取优惠政策扶持自营经济,把发展自营经济和职工危旧住房改造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人动手、户户从业、家家增收”的局面,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形成职工的收入大田承包一块、畜牧养殖一块、庭院一块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9.
“请问上个月连队更换花场电线费用是多少?请问连队今年危旧住房改造拖拉机推地基用了多少个班次?”在农一师十五团一连的会议室里,来自各地号的职工代表20人正对刚刚公布的连务进行评议并提出了质疑。这是十五团在全团各基层连队中推行连务公开评议日活动的一个缩影,职工们高兴地称之为:“亮底交流会”。 近年来,十五团把连务公开当作促进连队民主管  相似文献   

10.
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示范小区,完成了3000多平方米、150余户职工的危旧住房改造,走访慰问了200多户特困、离退休、下岗职工。这组可观的数字代表了农二师二十九团工会在开展送温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2005年该团工会在各基层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扶贫帮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团场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1.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东北三省实施振兴战略中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东北最为庞大的安居工程。本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文献来源、文献内容角度对棚户区改造主题的文献资源进行分析,时间跨度为近五年,资源来源为CNKI数字资源。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见棚户区改造专题研究具有地域性,涉及范围广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意义重大,对于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12):39-43
进入2010年,无论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有媒体据此认为,今年或将成为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户的圆梦之年。然而,经济适用房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各地因经济适用房而频发的“丑闻”、“夹心层”群体“住不到”“住不起”“住不好”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项政策存在的漏洞,而目前启动的公共租赁房建设,更让中国站在了住房保障模式转型的节点上。  相似文献   

13.
张瑞冰 《实践》2011,(7):34-35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实现全民“住有所居”目标做出的重大决策。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1000多亿资金,先后实施了廉租住房建设、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6项工程。  相似文献   

14.
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怎么抓、抓什么?笔者认为: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抓的,而且是要真抓实干的。 一、人民群众首先要的是物质的需求 民以食为天,物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兵、师党委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统揽总体工作,使职工群众亲身感受并得到实惠。如:危旧住房改造,团场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3,(10)
<正>走进兴国县埠头乡垓上村铭恩社区,只见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环绕整个社区,一排排联体新房拔地而起,整齐划一;老人小孩在广场休闲、嬉戏,脸上挂满了笑容,整个社区处处呈现一派和谐景象。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中,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成为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兴国县埠头乡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  相似文献   

16.
谈起农五师八十一团扭亏为盈,由衰变兴,职工全部脱贫,团场发生巨变时,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提起团长冯焰,正是他带领一班人勇于改革,把职工群众挂在心上,才使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0年,全团6.51万亩棉花,在遭受特大风灾的情况下,总产籽棉2402万公斤,皮棉单产140.5公斤,全团实现社会总产值18310万元,实现利润2170万元,劳均收入10747元,全团无一户职工亏损挂帐,并为410户职工进行了危旧住房改造,有264户  相似文献   

17.
入春以来,在八十九团农工中流行起这样一句顺口溜:“给金给银不如给片林,送钱送物不如送棵树”。树苗在当地竟成为时尚礼物,被农工当作馈赠亲友的佳品。 该团一位姓陈的育苗专业户说:自开春以来,已有100多位农民到他的苗圃买走了1500多棵苗木作为礼品送亲  相似文献   

18.
周湘智 《学习导报》2012,(12):11-12
住房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住有所居”是老百姓的急切愿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暖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来办。仅去年一年,全省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46.6万套,今年又将开工38.77万套、竣工15.15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万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保障性住房60多万套。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农六师一○一团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了十项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达到了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目的,2002年,该团自营经济纯收入近2100万元,从业户均纯收入近6700元。这十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是: 1.团场根据连队居民区建设和危旧住房改造,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为职工联体划分两用地,共为1622户职工划两用地2571.04亩,户均1.58亩。 2.团场抽挤出100余万资金,支持农牧连队职工打机井,使所有连队都通上了自来水,为职工庭院种植和养殖的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大批被人们称为“土财主”的农工开始变“洋”,如今的农二师三十一团随处让人们感受到崭新的气象。漆楚军上班进果园,下班住楼房漆楚军原是六连的一名业务干部,2003年团对基层单位进行体制改革,漆楚军下岗后买断30亩香梨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