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焯 《前线》1962,(19)
一定要走出一条路来著名牙雕老艺人杨士惠,出生在北京一个手工艺人的家庭。他的祖父、叔祖父及叔父都是木雕、牙雕的能手。十二岁他开始跟着叔祖父学木雕,作些建筑装饰和镂花木器等,不久,跟着叔祖父学牙雕。他叔祖父在当时是一个好艺人,对他要求也很严格,因而他学得很扎实,为终生技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他天资聪慧,又肯干,因此不到五年工夫,他的木雕、牙雕就都出了师。  相似文献   

2.
四代种田梦     
鲍永福 《实践》2013,(9):37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以务农为主。我的祖父是山西省应县人,因生活贫困于1919年只身来到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村给地主当长工,那时地主用欠了六年的工钱给了他30亩沙板地,从此,祖父、祖母搬迁口外,一头扎在自己的地里种田。从我记事起,祖父一年三季不回家,春种、夏锄、秋收,都吃住在田里临时搭建的简易窝棚里,一直到地冻茬干,祖父才回家避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勤劳善良的祖父就这样以78岁的高龄走完了他的人生路,他的种田梦是苦涩的。到了父亲这一辈,种田稍有变  相似文献   

3.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6,(10)
正祖父是一名老党员,他特爱管闲事,东家闹矛盾了,西家发生纠纷了,他都要管一管。我们村大多数人都很喜欢祖父,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小时候的我觉得祖父有点傻。那年县里分指标去工厂,我祖父却把名额全部给了别人。为此事,大姐、二姐没少和祖父闹,但闹没用,祖父决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还有一次,县里让推荐有学问的人上大学,我祖父推荐了别人,却把有学问的叔叔晾到了一边。因这事叔叔好长时间不和祖父说话。祖父  相似文献   

5.
许进 《世纪风采》2009,(10):31-33
九三学社的首任主席许德珩生于1890年,属虎,是我的祖父。九三学社的第二任主席周培源生于1902年,也属虎,我称呼他周公公。1989年10月17日,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在北京医院北楼202病房举行活动,庆贺我的祖父步入百岁之年。那天早晨,我给祖父穿上了红色的寿袍。  相似文献   

6.
陈瑜 《党建》2021,(8):67-68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有一座苍松翠柏掩映的院子,这里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的故居. 陈潭秋,1896年1月生,湖北黄冈人.他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祖父是前清举人,在当地颇有影响. 1916年,陈潭秋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在那里,他阅读进步刊物,接受进步思想,誓言"要澄清这混浊世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武汉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学生爱国运动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7.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谢觉哉的几件家务事了断分明,令人钦佩。"做一个人民需要的小学教师"全国解放后,谢觉哉的孙子谢金圃,在湖南宁乡一所小学教书。他听说祖父在北京做了大官,便高兴地给祖父谢觉哉写信,希望祖父出面,让他踏上仕途。  相似文献   

8.
童年生活肖劲光大将童年时代叫肖玉成。他的故里长沙市郊岳麓山天马村赵洲港,东临滔滔湘江,西靠巍巍麓山,风景如画。1903年1月4日,肖玉成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肖家祖居乡下,肖玉成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乡间织布的机匠,长年带着简单的行头,走村串户,为人家织布,后来流落到了赵洲港。肖玉成的母亲姓傅,原是傅家洲人。有一年涨大水,傅家洲被淹,为生存,她投奔赵洲港,给一周姓人家做了养女,以后便与肖玉成的父亲结为夫妻。肖玉成有3个哥哥,两个姐姐,刚两岁,父亲和祖父便相继去世,他他们除留下一台破旧的织机外,别无他物。母亲为了抚养六个未成年的孩子,在天马山下租了一块社地(地产  相似文献   

9.
村长     
周建忠 《共产党人》2009,(13):49-50
面对一村之长,强悍嚣张的祖父与懦弱忍让的父亲,深深影响了我对人生的态度。祖父的马刀祖父出生的时候,家里的狗跳到了炕上,因此他的小名叫"狗拴。"祖父  相似文献   

10.
许立传略     
早年投身职工运动许立于1905年1月8日出生于福建晋江县石龟村,小名许经表,侨居国外时名许敬诚,从事革命工作后化名许少东。他的祖父在香港经营小旅馆,后来交给许立的父亲及其二叔轮流管理。许立未满3岁就死了母亲,8岁在家乡进私塾念书,9岁转入村中的毓彬小学。1917年12岁时遵父命随继母一起到香港,1918年进港英当局办的育才书社念书,1921年转入基督教会办的圣保罗书院就学。这两所学校的课程都以英文为主,使他受到了英文的正规训练。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并发展为同  相似文献   

11.
向钧,原名向俊奇,1906年3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平绥乡石洞村(现向家镇山坡衬)。向钧的父亲向理卿早年科举未中,投笔从商。向钧的祖父、外祖父均设馆授徒。向钧5岁便在祖父门下读书。祖父常以谭嗣同变法维新的故事,激发他探求新知的兴趣。两年以后,向钧到离家五里的东山寺小学校读新学。毕业后转入作民高等小学堂读书。新书课文给了向钧许多新知识,使他知道了“孙中山,是伟人。废帝刺,立共和”等许多新事理,  相似文献   

12.
1894年鲁迅13岁的时候,他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为在"高考"中为自己的儿子和亲友舞弊,被光绪皇帝判处"斩监侯"。在省城监狱度过七个春秋,到1900年刑部大赦,才得以出狱。鲁迅祖父的下狱,再加上父亲的牵连病故,使周家彻底破落。这一  相似文献   

13.
1946年9月,周恩来曾在南京接受过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的一次专访。据后来公开发表的文章记述,周恩来在谈起家史时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 1964年8月2日下午,周恩来利用星期天召来在京亲属,和他们谈家史。在这篇由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记录,邓颖超亲笔阅改的《七伯谈家史》上,周恩来说,“我们和尔辉父亲是一个祖父,……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攀龙、号云门,字殿魁。”这是周恩来两次在重要场合讲他的祖父的名或字叫殿魁。 然而经学者考证,周恩来祖父的名字叫“起魁”而非殿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4.
张明 《世纪风采》2008,(7):32-33
张恨水,1895年生于江西广信,祖籍安徽潜山,他的祖父和父亲弃文习武,都很有本领。所以,张恨水常说,他是将门之后。不过,他这个将门之后,却酷爱小说。  相似文献   

15.
1993年11月26日,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丹东为我的先父赵宝城烈士隆重举行诞辰90周年纪念会,并决定将《赵宝城传》列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写计划。革命老前辈薄一波、刘澜涛、伍修权、马文瑞、黄华、郑天翔和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辽宁省政协主席孙奇、副主席林声等为我父亲题词,深切缅怀这位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我的父亲赵宝城,原名赵城壁,字元和,1903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三岔镇。祖父赵世禄清末考中“秀才”,民国以后祖父作为新兴官僚南佩兰的幕友离开故土,长期就职于太原。父亲自幼随祖父在太原读书,1922年离晋赴京,在祖父的帮助下,考入“民国大学”,并寄居在北狮子胡同张作霖、张学良家中。在此期间,他直接  相似文献   

16.
陈复君 《党史文汇》2006,(10):46-49
金城同志要是还活着,今年该是100岁了!然而他离开我已经15年了。我是1945年初和我的同学、恋人黄晓庄一起到延安的。1946年2月10日,我和晓庄的婚礼由金城主持在交际处举行。月下旬,晓庄随他的祖父3代表延安各界人士去重庆慰问在“较场口事件”中被打伤的郭沫若、李公朴等,4月8日,晓庄和祖父及王若飞等在由重庆返回延安时,因飞机失事而遇难。这不幸的消息,也正是金城告诉我的。正是在我一生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刻,他给了我许多关怀帮助和战胜心灵伤痛的力量。1947年,他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1948年3月19日,我们成为一家人。我常常苦笑着说:黄晓…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曾说,他是半个哈尔滨人。该说法有根有据。从20世纪初,深受欧洲排犹之害的大批犹太人陆续从欧洲来到中国的哈尔滨,奥尔默特的祖父约瑟夫·约瑟佛维奇·奥尔默特和他的妻子也于1917年  相似文献   

18.
闵睿 《党史文汇》2023,(6):50-53
<正>李培斌(1965—2015),山西阳高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阳高县马家皂乡司法助理员、龙泉镇司法所所长,并兼任阳高县信访中心主任、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常务理事等职。2011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荣获2012年度法治人物“年度特别贡献奖”。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祖父李大钊,是河北省乐亭县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祖父虽然早早地就走了,但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树立的清正勤谨的家风延续了近百年,传承了几代人。我的父辈都继承了祖父留下来的好家风。我父  相似文献   

20.
王彪 《党史文汇》2010,(10):49-55
为革命大义灭亲,反遭报复1905年4月,王树声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他的祖父靠行医兼教书积累了一些家产,在当地算得上小康之家。王树声六岁丧父,九岁亡母,他兄弟姐妹五人全靠祖母抚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