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赛亚.伯林《自由论》的第五部分内容进行再思考,分析了伯林对待穆勒的自由主义的阐释并对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问题进行论述,同时思考了伯林的知识与自由的关系,并以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来说明自由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伯林用价值多元论为自由主义提供新的论证后,既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欢呼,也受到了学界的质疑,使得价值多元论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一议题,成为西方政治学、哲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领域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伯林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反映了他的思想变化,同时也说明了用价值多元论为自由主义提供论证的努力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贡斯当的“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是近现代西方消极自由理论的重要基础;伯林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以个人自由为出发点,落脚到制约国家权力的宪法制度设计上;德沃金和罗尔斯的自由理论返回法的形而下,试图寻找国家权力在个人自由实现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可行路径;中国传统自由观强调权力与自由的关系,以严复为代表的近现代自由话语开始触及自由的主体性、平等性等法治要素。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立场出发的自由理论及其实践表明,“人民自由”吸收借鉴经验自由主义和理性自由主义合理因素,吸取中国传统自由观优秀基因,整合自由与平等、自由与公正、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形成了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力同生共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序格局。  相似文献   

4.
沈贤元 《学理论》2013,(22):70-72,75
伯林的一个著名解释,是将卢梭的自由概念归类为积极自由。在这个归类中,伯林的一个重要依赖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的"迫使他自由"这一主张。但是,卢梭所谓的"迫使他自由"的语境与主要意图,与伯林区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时所依赖的区分标准,并不吻合;卢梭对自由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他对平等的坚持。  相似文献   

5.
柳敏 《学理论》2009,(23):94-95
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欧美政治哲学界享有大师级的盛誉。作为一名西方自由主义学者,他对苏联的文学艺术进行了深入批判,认为苏联时期的文学艺术与俄国传统文学艺术相比是整体退步的、僵化的。  相似文献   

6.
宋书超 《学理论》2012,(14):11-12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一种思潮,自由主义最核心的理念及价值追求集中体现在自由主义关于自由、平等及民主的看法上。相对封建专制主义,自由主义关于自由、平等及民主的追求反映了贵族"负责任"的品格,在社会的危急关头求新求变,避免了社会走向崩溃;而相对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种主义如激进主义等,自由主义提倡的消极自由观、机会平等观及代议制民主政治则深刻地反映出了西方的"节制"这个贵族气质。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张东荪民主观的核心要义,亦是作为其追求和探索理想政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对自由的理解上,他除了深受十七八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突出的表现在区分了自由与自由主义,并指出自由主义在界定上有广狭之分,倡导文化的自由主义,限制政治的自由主义。这些思想毫无疑问对我国现阶段的民主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薛涌 《瞭望》1989,(29)
提到自由,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约翰·密尔的《论自由》,它是由霍布斯的《利维坦》所开启的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发展到极致时产生的一部自由主义经典。在密尔的时代,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已发展到了高峰,伹同时它的根基也开始松动。因为,密尔所代表的自由主义,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其基本的预设(或称前提),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获得了自由的个人,在理性的指导下,不仅可以过一种于自身有益的生活,而且可以增进人类的福祉。实质上,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也是源于此。他的那只“看不见的  相似文献   

9.
考量罗素的自由观,可以从罗素关于自由的内涵、自由的价值和自由的限度这三个方面的论述展开。根据对其理解的阐释和分析,可知罗素受传统自由主义尤其是霍布斯、密尔等人的自由学说影响比较深刻,很多观点都继承了经典自由主义的衣钵。  相似文献   

10.
近代自由主义发展经历了从二元自由主义到第三种自由主义,柏林二元自由观是自由主义的代表思想,哈贝马斯是现代第三种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试图大致先从时间梳理柏林等人思想和其背后的自由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再按照起源、发展、融合三个阶段讨论自由主义思想及其本质,试图帮助理解中国语境下的自由主义哲学思想,并理解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第三种自由哲学思想如何转化为政治理论,及相应的在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中的跨文化运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密尔著作中的自由原则和功利原则的认识颇有分歧,以致出现了"两个密尔"的误读.密尔不仅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也是一个功利主义者,而且是将其哲学基础一以贯之奠基在功利原则之上的自由主义者,他的自由原则与功利原则是相互涵摄的.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鼻祖,但是"自由"一词却并非始于严复.近代中国传统话语的转变过程中,"自由"语词的生成为严复译介和阐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严复对自由概念的诠解,对自由之基础和条件的分析为中国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严复自由思想中存在的一些话语转向,又使他在学界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3.
伯林虽是现代性语境中的思想家,是自由主义(也是现代性)的代言人,但其价值多元论却具有后现代性意韵.从后现代政治学视角来解读伯林的价值多元论,这种多元论思维在政治学研究中实际上开启了一种反基础主义的政治理论叙事方式.他对普遍人性论和一元论理性主义的批判,与后现代政治学对政治学的现代性基础的消解是一致的,在理论旨趣上与2泄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多元"、"差异"、"冲突"等后现代理论范式是相契合的,其多元的政治思考方式与后现代政治学的差异政治观又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自由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在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大多数自由主义者对民主持一种否定性的态度,认为民主与自由存在冲突。托克维尔作为自由主义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近代民主政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托克维尔提出民主是历史的潮流,民主政府的好处在于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民主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病,在许多方面是敌视自由的。因此,自由主义者必须学习如何将自由与民主调和起来。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这个标签实际上指代着两种极为不同的思想流派。政治新自由主义主张用政府干预来调节市场经济,以促进所有公民的自由,而经济新自由主义则反对政府干预,认为市场经济才是保护个人自由的最可靠的屏障。两种新自由主义也有共同之处,即它们都是某种国家发展战略,都认为国家发展的目标是保护和促进个人的自由,并认为保护和促进个人自由是最有效率的国家发展战略。这种共同的观点就是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西方人之所以走上自由主义的道路,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公元5世纪以来的西欧社会一直存在着君主与贵族之间的制衡和世俗国家与天主教会之间的制衡。自由主义只是在这些制衡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制衡,即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制衡,或者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自由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托克维尔提出民主是历史的潮流,民主政府的好处在于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民主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病,在许多方面是敌视自由的.因此,他提出自由主义者必须将自由与民主调和起来.托克维尔关于民主的探索与反思对于进一步加强民主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2021,(2):43-51
所有权、自由、平等、功利是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四个关键词,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所有权与正义、自由与正义、平等与正义、功利与正义这四重向度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权利悖论"进行了立体化分析,深刻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和资本逻辑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指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不过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主体双方意志自由、契约自由的观念体现,他们服务于且遮蔽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实本质。与自由主义正义观不同,马克思从超越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人类社会这一全新的理论视阈和价值基点来重新思考自由、平等、正义的真实实现,从而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社群主义:改变抑或取代西方自由话语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主义的出发点是个人,强调个人自由;而社群主义的话语中心是社群,注重公共利益。自由主义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仍居主流地位,目前社群主义只不过是对自由主义片面性的一种矫正,它还未能取代西方个人自由的话语。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个人本位恰恰是中国历史与现实语境所匮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资源,对中国当下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针对性的匡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可以做任何不损害他人事情的权利,是人所固有的、不能剥夺东西,而自由又无处不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个人自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现实的资产阶级社会严重阻碍了人的自由,必将被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新社会所取代。自由主义拒斥他人强制,主张秩序的自然生成,反对社会革命和制度设计。将两者作比照,有利于更好理解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也能够为推动当代中国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思想启发。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义式民主是一种形式民主,这一特征体现在:民主必须受到自由原则的约束;自由主义争取的平等始终只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主义把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方法与手段.可见,民主在自由主义理论中只是一个工具性的角色.社会主义诉求的实质性民主与自由主义建构的彤式民主有所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日的与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追求的是实际民主权利的平等.从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之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民主与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主义民主的不同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