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警务合作。是指国家以及地区警察机关之间,根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参加的国际公约,在惩治国际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相互提供帮助、协助和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国际警察事务交流是国家间国际合作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李松梅 《政法学刊》2011,28(5):89-92
随着近年来跨境犯罪的增加,粤港澳警方的刑事警务执法合作体系的构建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刑事警务执法合作的内容与机制已经初具模型,对中国区际刑事执法合作的研究具有示范性意义。司法实践主体在代为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情报交流、缉捕遣送通缉犯、追缴和移交赃款赃物、刑事案件管辖移交、学术交流等合作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完整的粤港澳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丽娟  严军 《法制与社会》2010,(21):161-16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社会控制腐败犯罪最重要的国际刑法公约。公约在第48条"执法合作"标题下,对国际反腐败领域的执法合作做出了详细规定。我国执法机关与有关国家执法机关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加强务实合作,在反腐败执法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4.
许细燕 《政法学刊》2011,28(4):104-111
中国的区际警务执法合作是在四个互不隶属的法域、三种不同的法系、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中进行,尽管各法域的历史过程有所不同形成了文化区别,但都植根于中华文化文明,所以,构建过程中依赖共同文化底蕴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经过30多年努力地孕育和开拓,从相互隔绝到接触、碰撞、磨合,达到今天的互信,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际警务执法合作机制,并基本适应了维护各地社会治安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印子 《法商研究》2020,(2):18-30
执法合作困境源于"条""块"分割的执法管理体制和一线执法主体组织位置的特定性。执法协同模式在党政体制内统筹执法资源、促进执法合作,但具有明显的法治缺陷。执法体制改革推行的综合执法模式,尽管回应了基层法治的制度需求,却存在权责配置不合理、执法管理不到位、执法机制不完善等不足。在现有行政组织法架构下,从制度层面提升执法合作能力,以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支撑综合执法,为专业执法部门设置前置执法和执法衔接上的法律责任;整合次级执法单元,以执法奖惩机制提升执法激励,以执法规范化管理降低执法行为的法律风险,以执法信用制度和治安信息联通机制解除警力依赖;嵌入政治化的治理机制,推动地方党委领导综合执法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争议专属经济区因国家间权利主张冲突而产生,维权行政执法具有强化行政管辖权、维护海洋权益等积极意义,但为了履行国际义务、适应海洋战略以及服务周边外交政策,在考量违法行为主体、性质与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我国海上执法主体应在争议专属经济区内对执法方式和强度进行自我克制和约束以开展适度性执法。而适度性执法需要遵循比例、平等以及对等原则,并从限定主体、选择方式、降低强度以及避免武力使用等方面加以实施。我国在争议专属经济区内的维权行政执法实践体现了适度性,但应继续推进适度性执法,并开展与其他当事国间的海上行政执法合作。  相似文献   

7.
社区警务是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在警务实践中的折射。社区警务体制以和谐警民关系为内核,要求警察主动依靠民众、服务社区、提前预防犯罪。当前的社区警务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弊端,社区警务理念与实践脱节、体制上存在欠缺等。在社区警务建设的渐次推进过程中,须培育起全警警务理念、主动警务理念和民生警务理念,并着力解决警种联动、警社合作和目标管理考核问题。社区警务建设离不开警察职业素养和执法权威的内质支撑,须以民为本,型塑警察职业素养,提升警察责任心和使命感;培育社区民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重建警察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8.
论警务合作     
在国内国际的新形势下,开展跨区域警务合作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在国内,为了抓紧整治社会治安问题、实现警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开展了多种跨区域警务合作.目前,中国跨区域的警务合作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仍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提高改进的地方.在国际上,中国的力量越来越明显,彰显出了人口大国的风范.特别是作为一名公安大学生,更应该针对外在的形势并针对自身的特点,努力为国家警务合作作出应有贡献,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安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的立法评析与实施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法学刊》2021,(3):119-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建立规范统一的海警法律制度,明确海警机构的职责和执法原则,细化海上执法合作的相关规定,凸显对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保护。但对管辖海域的范围和争议海域的执法权限缺乏明确规定,对外国军舰和政府船舶强制执法的规定有待改进,有关海警机构与其他部门执法合作的规定有必要细化。它为中国海警的执法活动提供法律依据,为海洋资源开发和渔业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为应对海洋危机提供制度约束,为推动海上执法国际合作提供指引,同时也引起日本、美国和菲律宾等国的关注。在实施《海警法》的过程中,争议海域执法需谨慎使用武力并重视证据保存,出台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对部分法律条文作补充解释。同时还要重视《海警法》的解读与宣传,争取舆论制高点,提升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禁毒执法安全合作是澜湄五国应对日益严峻的流域毒品犯罪的主动选择。澜湄国家各个效力位阶的禁毒合作法律规范都在不同程度上滞后于流域禁毒合作的实际需要,国际法的权威性不足、双边条约覆盖面窄以及各国国内法刚性规定间的冲突,成为流域禁毒执法安全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应以周边国家融通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全方位增强禁毒法律规范的实效。具言之,推动完善相关禁毒法律规范的顶层构建,提高合作纲领的权威性,完善国内禁毒法体系,使国内禁毒法与国际禁毒法接轨;同时丰富双边条约的内容,扩大条约覆盖范围,压缩法外之地,以期为澜湄国家禁毒执法安全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方岩  吴鸿驹 《政法学刊》2012,(4):109-114
国际以及区域警务合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情报合作的重要和基础作用,我国两岸四地间的区际警务合作也同样如此。"情报主导警务"战略的实施以及以"金盾工程"为基础的"大情报体系"的建立,为推动两岸四地情报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成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四地警务合作的良好契机。两岸四地警务合作情报体系的构建尚须解决主体不一、情报信息系统化以及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基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恐怖主义最新态势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造成了新的威胁与挑战.东南亚在我国反恐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显,中国与东盟应当在反恐协调指挥机构、网络信息安全防控、边境反恐联合执法与跨境追击恐怖分子等方面建立和强化执法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区域警务合作是国际警务合作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基本作用在于符合警务便利原则,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跨境犯罪,有利于促进区域警察联合与交流,有助于合作各方共同协调行动完成其特定的共同使命。当令世界,区域警务合作有几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如欧洲联盟模式、申根协定模式、北欧模式、东欧模式、东盟模式,这些区域警务合作模式各有其特点。其成功经验具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国际警务合作,是指国家以及地区警察机关之间,根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参加的国际公约。在惩治国际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相互提供帮助、协助和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国际警察事务交流是国家间国际合作的组成部分。国际警务合作现状随着跨国犯罪的变化,国际警务合作的范围、形式、手段也在相应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警务合作更加紧密,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多边合作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2004年已达182个。其通过总部、地区总部、成员国国家中心局等三级组织网络在全世界有效地实现了刑事犯罪国际合作,在打击跨国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没有国际刑警组织,打击跨国犯罪就举步维艰。各国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合作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以个案形式开展联合侦查。如我国破获的上海锦鲤鱼贩毒案和广州自动尼龙伞夹带毒品案等;二是利用情报开展侦查。  相似文献   

15.
为规范干警执法执纪行为,提高干警队伍的战斗力,我们尝试在全监范围内推行了干警警务督察记分管理办法。自2000年8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警务督察,以事实说话;严格管理,规范执法”。实践表明,它有利于增强干警工作责任心,有利于规范干警执法行为,有利于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通过以1999-2018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国际警务合作文献为数据基础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探究国际警务合作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期掌握国际警务合作研究的历史演进和重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在此领域开展研究,提高国际警务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以警务信息化科技为支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制度"新模式,推动了公安执法监督工作转型升级,切实规范了民警执法办案行为,有效预防了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执法公信力。公安机关应顺应警务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科技+制度"新模式,确保民警执法办案规范,积极预防民警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孔令驹 《河北法学》2004,22(6):90-92
"人性化"执法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文化抽象,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价值内涵。其执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法权要求,其执法运作是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手段和目标归宿,其执法结果有助于社会人文警务力量的培植与提升。警务执法必须围绕"人性化"理念,开展相关可行性设计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世界警察》2023,(6):12-13
应新西兰警署邀请,2023年4月23日至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派团访问新西兰,同新西兰警署举行第十一次中新执法合作工作组年度会晤。在友好、务实氛围中,双方回顾总结了上次会晤以来中新执法合作情况,深入分析跨国犯罪形势,并就下一年度双边执法合作达成广泛共识。双方认为,过去3年,中新两国执法部门共同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成功开展多次打击跨国犯罪专项行动,有力打击犯罪团伙,有效维护两国人民和机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20,(1):121-128
美国循证警务培训具有课程内容科学、教学方法灵活、培训机制健全的特点,国内警务执法实训课与之相比,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训体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因此,借鉴先进理念,发展完善国内警务执法实训课程可从以下方向入手:建立公安执法规范化研究中心;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开放融合;利用科技赋能,升级实训中心;建立实战模型,引入沉浸式体验;收集评价指标,注重反馈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