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社会发展需要基本的组织载体和平台,但因社会转型而导致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组织方式的改变,使得现阶段我国单位社区出现一定程度的“去组织化”。如何打破单位社区的封闭性,实现单位社区与社区外其他组织单元结合实现再组织化,以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成员动员、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等问题,是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通过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建构了一个由党组织引领、统筹的基层治理组织间网络,其单位社区的再组织化过程就是一个基层治理网络重构的过程。借助网络分析框架,考察学院路街道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尝试揭示转型社会中单位社区再组织化的动态过程,以丰富学界对基层治理网络及其建构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利益、认同与制度: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生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民"原子化"和社区"碎片化"的背景下,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持续生长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保障。基于单一视角的理性选择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或社会资本理论都不能全面地解释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动因。本文在整合这三种理论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利益—认同—制度"的综合性解释框架,说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生长就是农民在利益、认同和制度的混合机制作用下,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与合作的集体行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9,(12)
社会资本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的良好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而作为社会资本组成要素的信任要素则对于社会资本整体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在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中,信任要素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发挥调节效用。一方面,对个人而言,通过构建信任网络集体行动困境得以解决,个人的身份资格和人际互动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对组织而言,信任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更带来了整体社区治理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25)
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基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在从"单位制"向"社会制"转轨的阶段,也暴露出社区居民关系日益疏远,居民交往减少、信任度下降等问题,而关系网络、互惠、信任也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由此可见,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社区治理问题具有先天的契合性,通过对两种社区类型的实证比较,从社区社会资本内在差异的视角进行原因分析有利于深入探讨社区居民关系网络的问题,建构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网络。  相似文献   

5.
基于10省95县(市、区)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民主参与与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负向相关;而社会资本对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在民主参与方面,公民主动接触和政府回应均负向影响农户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程度相当。经过调研发现,此现象的原因是政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农民难以和政府官员直接接触,政府未及时向民众作出应答。在社会资本方面,活动参与、社区安全感、社区信任均正向影响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其中社区安全感的影响程度最大,活动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社区信任影响度最小。另外,农户年龄对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区生活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社区自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之间以社区场域为互动平台,实现着各自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追求,也形塑着不同的社区治理实践模式。不管是调整改革中的上海、沈阳模式,还是正在兴起实践中的北京、广州模式,都反映着社区治理微观场域中,多元治理主体的关系建构和合作互助状态。真正契合当前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可行性模式选择,应该是通过明确边界、积极引导、培育赋权、参与共享,以实现社区治理实践中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式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孙运宏 《学理论》2011,(3):51-52
单位是组织社会成员、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社会单元。"后单位社会"的来临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组织,尤其是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具有填补服务空缺、促进社区善治、提升社区社会资本、推进社区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中,理性选择范武和新制度主义范式等都未能完全地诠释城市社区治理绩效.而社会资本的解释范武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为社会资本核心要义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与城市社区治理存在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培育城市社区中的信任和互惠规范、建立公民参与网络成为生产我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社会政策的运行过程中正存在着一些制约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能促进自组织能力提升的专项社区政策,出现各种有悖既定社会政策的所谓策略行为,难以确立有利于自组织能力建设的评估体系,没能遏制不利于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权力滥用,现有社会政策失去应有的灵活性以及创新性,等等.这些障碍问题的成因可以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在加强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视阈下,要有效克服上述障碍因素,必须选择切实可行的社会政策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政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搞好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政策途径是:探索体现民情的政策制定模式,尽快出台促进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社区政策;避免政策执行过程的策略行为,有效治理社区政策变通中违背政策原理的现象;克服政策评估出现的认识误区,努力发展促使社区自组织能力提升的评估事业;强化政策监控应有的建设功能,坚决遏制阻碍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消极因素;及时疏通社区政策的终结渠道,科学处理政策周期及政策发展出现的障碍问题;优化社会政策系统的构成单元,实现有效促进社区自组织机制优化的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构建和谐社区的润滑剂——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理论作为一个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理论,不仅受到社会学界的重视,也受到来自诸如政治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关注,成为一个应用日益广泛的理论。对中国社会而言,无论是关系社会的评价,还是人情社会的认同,都说明了社会资本的一定存在和运用。社区作为城市的根基,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地域存在,是社会资本聚集或者说是潜藏的地方。而且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一个商业城市,具有良好的市民(公民)社会基础,具有良好的公共生活传统和自治传统。这些恰恰构成了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不仅为社区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本,而且奠定了合作治理的基础,有助于和谐社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H社区为个案,对比了政府绩效考评与居民满意度调查两种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差异,并从显性的绩效评价指标和隐性的社区治理结构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政府的绩效评估重效率,轻效益;重有形,轻无形.这些特点根植于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自治组织处于附属地位,居民评估主体地位缺失.基于此,建议以"强政府、强社会"为目标,确保社区公共服务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大力支持社会组织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活动,积极培育社区社会资本,进而实现政府与社区的合作治理,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论坛》2018,(1):129-136
以社区治理项目为研究单元,对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对参与社区治理项目的价值认同推动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建构合作关系;它们之间的资源互补,与受助者在社区治理中的共同决策是合作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其中,行业协会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公益平台、协调推进、宣传推广的作用。研究说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参与社区治理可以成为企业履行社区责任、发挥社会治理效应的常态。  相似文献   

14.
缺失与重建: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璐 《理论导刊》2007,(5):43-45
社区社会资本的多寡决定了社区活力和凝聚力的强弱以及社区治理的绩效和效率,它包括关系网络、社区信任和社区规范三个基本方面。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普遍缺失,重建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是城市社会发展和社区治理的必然选择。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居民利益的社区化、发展社区非政府组织、构建互动频繁的社区关系网络和平等交换的社区规范是重建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李晖 《党政论坛》2001,(7):30-32
自 1986年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引入城市管理至今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社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作用与意义已经在全社会获得广泛认同 ,并在全国掀起了城市社区改革的浪潮。变革中的城市社区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趋势 ,社区发展与基层民主建构之间的天然联系使之成为城市基层民主培育和发展的一个有力的生长点。在城市社区实行群众自治和民主管理的新形势下 ,探索社区组织与我国城市基层人大即市辖区人大之间相对接 ,尝试在两者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 ,成为完善城市基层民主建构的迫切需要。一、城市…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城市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背景下,不同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解释这一差异需要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作为认识社区公共产品提供和集体行动形成的重要视角,与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基于上海市H街道三个不同类型社区的案例比较分析发现:以社会网络、信任和互惠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资本,能够较好地解释存在差异性的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绩效.在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有力提升居民参与的意愿,推动居民的参与行为,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绩效.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再度发展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已成为共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建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这应成为今后深化农村改革的主题。本文拟从微观的视角,对建立在血缘组织基础之上、具有产业关联性的非血缘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作以初步分析,展示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趋势。古今中外,农户经营是农业生力的经营形式。农户经营的组织载体就是农户,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家庭是血缘组织,维系这种组织的基础是责任和义务。“在具有悠久自然经济的宗法制度历史的中国,血缘群体较之以利益为纽带的物缘群体更能驱使其成员以巨…  相似文献   

18.
面对城市社区出现的新变化,单纯的制度建设显示了其不足之处.而提高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则可以很好弥补制度建设的不足,从而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对社区社会资本的深层检视,我们发现当前城市社区存在信任危机、共识性规范缺位、居民参与不足和社区关系网络弱化等不和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虽然社区是在现代化即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却可以看到自觉地进行社区建构的特征,这也是社区区别于农业社会的自然村落等生活共同体的重要特征。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社区主要是作为"社会救助力量"进行建构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区重建运动中,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社区的建构性特征。为了解决国家重建中的资源不足的问题,联合国于1948年提出"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念,之后又倡导和实施了"社区发展运动",一场自觉的社区建设运动在世界各国开始风行,并切实地推动了社区的兴起和繁荣。20世纪80年代后,原先由政府垄断的社会治理权力向社会转移,标志着多元治理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滥觞。在这样的背景下,仅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已经无力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广泛动员社区以外的政府、公众、非政府组织、民营机构等的力量来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构论、文化建构论、政治建构论对社会资本的生成提出了各自解释,但都是在国家与社会对立的范式中提出命题。以广州市F街公共服务转型为经验文本,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探讨社会资本的建构命题。在"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式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合作中,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社团活动空间与公民参与网络得以构建,跨越私人关系的社会资本得以生发。不同于西方社会,在中国,建构社会资本需同时导入国家与社会力量,进行政治与社会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